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觀音竟然是男兒身

觀音竟然是男兒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7:56:14

觀音竟然是男兒身(觀音明明是一個威猛男子)1

提起觀音菩薩,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西遊記》中那個慈眉善目,手持淨瓶,腳踏蓮花的女神,她是慈悲和善良的化身,在中國人心中,觀音菩薩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求雨、求子、求平安都可以拜觀音,觀音可以說是國民度極高的神仙。

即便國民度超級高,但是在觀音菩薩的身上,還是有很多我們所不了解的冷知識:比如,觀音是從印度引進的神仙。再比如,觀音其實是個男的。

觀音竟然是男兒身(觀音明明是一個威猛男子)2

01

在古印度婆羅門教傳說中,觀音菩薩是轉輪王的大太子,通常以手持蓮花,身着王族服飾,帶着華麗頭巾,蓄有短髭的形象出現,或是站着或是盤腿坐在坐墊上。但是觀音菩薩更多是和釋迦摩尼以及彌勒菩薩一同出現,被稱為“三聖像”。

《法華經》中稱呼觀音菩薩為“善男子”,《華嚴經》也稱其為“勇猛丈夫觀自在”,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觀音在中國就成了一個慈眉善目的婦人呢?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最遲也是在東漢時期,傳入時稱作“觀世音”,到了唐朝為了避唐太宗的名諱,就将“世”省略,稱作觀音。魏晉時期是佛教的發展時期,由于連年戰争,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為己任的觀音菩薩就成了生活于水深火熱的人們的精神領袖,漢傳佛教在發展中形成了慈悲智慧、平等圓融、普渡衆生的精神和教義,這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性本善産生共鳴,突出了觀音救苦救難的屬性,使得中國人民對觀音更加崇拜。

與印度文化中以男性代表慈悲相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用女性形象來表現慈悲。這就不難理解在古人心中,觀音既然是一個救苦救難的神仙,那一定是一個面容和善的女神。不僅如此,佛教在進入中國之初,要想得以更好地傳播,就必須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古代中國推崇“以孝治天下”,初來乍到的佛教深谙這一特性,便賦予了觀音慈母的形象。觀音菩薩普度衆生,如慈母疼愛自己的兒女一樣疼愛信衆;信衆崇拜觀音菩薩,就如孩子對母親一般,既敬仰又渴望得到呵護。“慈悲”“救難”與“慈母”形象完美結合,正是觀音被女性化的主要原因。

在《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還出現了“送子觀音”的說法,書中記載“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衆人愛敬。”觀音既有“送子”的能力,那人們自然會将觀音與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相聯系,于情于理都是說得通的。

雖然印度佛教中的觀音菩薩是男性,但在他多達33個化身中也有不少女性形象:比丘尼、優婆夷、長者婦女、居士婦女、宰官婦女、婆羅門婦女、童女。也就是說,觀音菩薩的形象可以根據現實需要而進行改變,并沒有嚴格的男相女相之分别。這就使得觀音在中國的女性化更加有理有據。

觀音竟然是男兒身(觀音明明是一個威猛男子)3

02

形象的轉變是需要時間:從莫高窟中保存的觀音像中可以看出,魏晉早期的觀音形象多是男子,身材高大威武,留有形似小蝌蚪一樣的胡子;到了魏晉後期,觀音的形象逐漸中性化:細長眉眼,面部柔和安詳,手掌豎直,衣飾簡潔,無過多繁缛裝飾,胸部平直,沒有胡須;唐人李百藥在編寫《北齊史》時曾經提到:北齊武成帝卧病期間,曾夢見觀世音來到他身邊,“觀世音是位亭亭玉立的美婦人。”

到了唐代,觀音形象的女性化基本可以确定下來了。尤其是在武則天即位後,佛教的地位上升,僧人為她的登基積極宣傳造勢。《大雲經》卷四記載:佛對淨光天女說:“舍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統領處四分之一。……汝於爾時,實是菩薩。為化衆生,現受女身。”各種文學作品也将觀音描繪成亭亭玉立的女性形象:唐代皎然的《觀音贊》“慈為雨兮惠為風,灑芳襟兮襲輕佩。”

還有妙善公主得道成為觀音的故事:妙善公主是妙莊王第三個女兒,因為拒婚被妙莊王懲罰。妙善公主一心向佛,妙莊王就摧毀寺廟殺害尼姑。後來妙莊王重病,妙善舍眼、斷手救其父。妙莊王很受感動,自己也皈依了佛教,而妙善自己也得道成為觀音菩薩。

經過曆朝曆代的演變,觀音菩薩的形象已經定型:面帶笑容、慈眉善目,永遠平易近人,又莊嚴肅穆,無論來自哪裡,無論原型如何,觀音已經成為了中國人民心中的一個無法替代的文化符号。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澈冬澈 制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