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濟南天橋區文化積澱厚重,葡萄軟月、泺口醋、侯氏社火臉譜、和聖文刀……種種精湛的手造作品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記錄了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變遷。本期要介紹的天橋手造作品是濟南烙畫。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即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燙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型”。
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這門藝術在很好地繼承了老一代烙畫藝人技藝的基礎上,運用最傳統的烙畫工具、材料、特殊的繪畫技法和熟練的火候,創作的作品既有國畫的韻味、油畫的質感和水彩的透明,又有版畫的視覺沖擊力,體現了這個古老畫種在塑造新時代題材時,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繪畫語言及藝術魅力,讓人們觀後為之驚歎。被國内外行家譽為“木與火的藝術”“中華一絕”。
烙畫這個古老的畫種,到現在演變成符合時代需求的一門獨特藝術,它真正體現出中國民間美術的藝術創造力,它所展現的無數題材豐富、貼近生活的作品,是人類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對推動民族美術的發展有着積極的影響和貢獻。因此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重視和保護,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濟南烙畫代表性傳承人李慶芬緻力于項目傳承與保護。2019年,通過濟南市知名傳承人招募工程,招募學員20餘人,學員來自各行各業,學有所得,收獲頗豐。其中,學員黃召全、瞿岩為天橋區美術教師,學成後均在學校設置了濟南烙畫校本課程,使更多師生了解并喜愛上這門傳統藝術。
在2019年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能大賽上,美術教師黃召全及學生作品榮獲金獎1名、銀獎2名的驕人成績 ,探索了依托招募工程獲得活力傳承的有效路徑。
(天橋區融媒體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