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君子擇友而交擇鄰而處

君子擇友而交擇鄰而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21:48:46

君子擇友而交擇鄰而處?在家不知帶孩子玩點啥,寫作業經常鬧“家庭大戰”;拜托老人帶孩子被嬌慣;不想讓孩子太累又找不到更好的教育途徑;孩子性格孤僻、自卑、沒有主見,家長源源不斷地付出愛,收到的卻總是孩子的消極、反抗和叛逆……教育孩子的迷茫困惑如何破解?,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君子擇友而交擇鄰而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君子擇友而交擇鄰而處(擇鄰而居易子而教)1

君子擇友而交擇鄰而處

在家不知帶孩子玩點啥,寫作業經常鬧“家庭大戰”;拜托老人帶孩子被嬌慣;不想讓孩子太累又找不到更好的教育途徑;孩子性格孤僻、自卑、沒有主見,家長源源不斷地付出愛,收到的卻總是孩子的消極、反抗和叛逆……教育孩子的迷茫困惑如何破解?

沈陽有一群勇于嘗試的家長,他們“擇鄰而居”“易子而教”,探索出一條家庭教育互助小組之路。在遼甯家庭教育公益基金的支持下,如“河畔新城社區家庭教育互助服務隊”形式的互助小組,在沈陽幾個區自發成立了。

“擇鄰”

放棄熱點學區房

“易子而教”源于《孟子(離婁)》。大意是:父親教育兒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道理行不通便會動怒,一動怒,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自然就做不好教育了。

兩三年前,這群打算“易子而教”的家長,一咬牙集體搬家來到渾南的一個園區。朋友同事都納悶,隻聽過買“學區房”的,沒聽過買“鄰居房”的。

搬到一起,孩子們就有了共同的生活環境。雖然每個孩子剛進入這個環境時都支楞八翹的,但慢慢地自願遵守這個環境中自然形成的規則,因為不守規則就沒人帶他玩。嘲笑别人,就沒朋友;聊閑散漫,就等着挨收拾;拼音不會念,有大孩子教;想買東西,自己賺錢;練習算算數,得了獎金去商店算賬……在團隊裡滾幾圈,閱曆就豐富起來,好壞對錯,小屁孩兒分析起來頭頭是道。

當孩子發生糾紛時,十幾對爹媽一緻秒閃,遇見原則錯誤都一樣的橫眉冷對。有的孩子自卑膽小,家長們就尋找機會多鼓勵,有的孩子總愛炫耀,家長們也能一緻不捧他的場。慢慢地,孩子們也習慣了,誰也指不上,就得靠自己。這樣的生态環境讓孩子們變得更加獨立、主動,不再“打着不動,牽着不走”了。

用家長崔甯的話來說,他們這樣做是因為認識到了“孩子是自己的孩子,不是學校的、老師的、補課班的,所以家長要勇于承擔起責任,先解決好自己身上的問題,進而影響孩子,再幫助孩子找到适合的學習方法。而不是簡單地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學校、老師,或是花錢買更多的培訓課程”。

改變

“閉上嘴睜開眼”

家長互助小組要求家長們入門先做到6個字——“閉上嘴睜開眼”。睜大眼睛多觀察,閉上嘴巴多留意,寫觀察日記,看孩子是怎樣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的,看孩子身上存在哪些問題,思考家長該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影響到孩子,進而解決問題。

“閉上嘴”,就是多餘、無用的管教話語不要說,盡量不從家長角度出發去幹預孩子。但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為此,這群家長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用一個月時間堅持“閉上嘴”,做不到就不能“畢業”。

有的孩子沒有主見,家長們一起觀察分析,發現孩子媽媽總是事無巨細地囑咐孩子,連出門該說什麼話也替孩子準備好了,就讓家長“閉上嘴”,凡事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意見;有的孩子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家裡人人都捧着她,孩子在外面就愛表現,接受不了批評,家長就要“閉上嘴”,減少不必要的誇贊,鼓勵孩子分析自己的表現。家庭互助組定期讓孩子們聚在一起開展活動,活動中家長集體“閉上嘴”,更不能做拉“偏架”的事兒。

對孩子分數的态度,是家長改變的關鍵點。他們不會被連串的課外補習弄得精疲力盡,也不會為了一時的考試分數而劍拔弩張,更不會每天為了陪寫作業弄得面紅耳赤。他們的減壓不是無目的的,不是為了眼前的成績,而是為了孩子長遠的發展。

以前侯昕丹全職在家帶老大還覺得忙不開,自從融入家庭教育互助組後,通過自我學習和提升,她現在既能兼顧工作還能帶倆孩子,而且不像以前那樣總覺得焦頭爛額。侯昕丹說:“其實就是以前沒掌握對方法,沒有培養出孩子的自主性,什麼都瞎操心,自己忙亂,孩子不買賬。現在我懂得分清事的輕重緩急來處理,孩子也有了自主性,生活自然就忙而不亂了。”

夥伴

互助互動共同成長

現代家庭多數還是獨生子女,有限的課外時間大多在忙着上課外培訓班,孩子找不到固定的玩伴影響人際交往能力,讓很多家長犯愁。在家庭互助教育環境中,通過統一設計的集體活動,孩子們可以進行充分的互動,要找小夥伴玩,随時在群裡呼喚一聲就行。上班族接孩子難的問題也被家長互助小組迎刃而解。大家住得近,孩子們又多在一個學校,一個家長有空就可以把幾家的孩子接到一個家庭,一起學習或玩耍。

家長互助小組集體帶孩子出去玩的方式也很特别,不是普通的旅遊或去遊樂場消費,而是把孩子帶到大自然中,不允許自帶玩具,讓孩子們自主找到玩法。崔甯說,給孩子們機會,他們能想出許多能玩的點子,觀察采集植物,捉迷藏,撕名牌,或者找根樹枝綁根線釣魚等,可開心了。

家長們還創建了一個可供孩子們發展興趣愛好、學習探究的實踐基地。二層小樓裡有昆蟲、音樂、詩詞、木工、太極、中醫等多個興趣小組,樓外50多平方米的小院裡有種植區、昆蟲觀察區等實踐園地。每個興趣小組都有專業人士指導,這個學習模式也得到了教育專家學者的支持。家長李俊竹介紹說,指導老師不是單純地教孩子某個學科知識,而是由一個點引向全局,引導孩子們自主探究,讓他們的腦子動起來,同時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發掘孩子特長,激發孩子自身能量,幫助他們形成适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每年,這群家長還會組織去長白山地區考察昆蟲等主題遊學調研活動。遊學前,孩子們要花不少時間學習各類昆蟲知識,比如如何找到某種昆蟲、如何采集制作标本、如何作調研報告、野外安全技能等。遊學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形成了自主探究意識,學會了自主探究方法,鍛煉了集體協作能力。

不把分數作為追求的最大目标,保護和培養孩子主動性,一直是這群家長十分重視的事。在教育實踐中,家長們也發現,隻要學着“放手”“減壓”,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孩子在學習上很少讓家長犯愁和焦慮,反而更自覺主動了。

(作者系遼沈晚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15日第9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