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三駕馬車具體是什麼指标

三駕馬車具體是什麼指标

汽車 更新时间:2025-01-15 21:35:41

三駕馬車具體是什麼指标(三駕馬車如何拉動5.5)1

本刊記者/徐天

新一年,中國将設怎樣的GDP增速目标?從去年末至今,學界對此探讨已久。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除了2020年受疫情沖擊中國沒有設立GDP增速目标,近些年來中國的增速目标從未降至6%以下。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設在5.5%左右。

一切早已有迹可循。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的經濟發展面臨“三重壓力”,分别是“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會議以“穩”作為最主要的關鍵詞,要求2022年的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穩”依然是關鍵詞,出現了76次,穩增長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經濟學家劉元春告訴《中國新聞周刊》,5.5%的增速目标可以實現,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格局之下,加上全球經濟出現長期停滞,中國經濟處在極為關鍵的轉型期,經濟環境複雜,實現這一目标仍需攻堅克難。

調低GDP增速目标

2022年的GDP增速目标會調低,這在此前已是市場和學界的共識。問題在于,調低多少。

中國去年的GDP增速是8.1%,遠超預期目标,但從各季度的表現分析,經濟增速呈明顯的下行趨勢。2021年第一季度增速達18.3%,到第三和第四季度時,增速僅為4.9%、4%。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曾預測,中國經濟在2022年有望保持5.8%的增速,但也必須做好下滑到4.9%的準備。

劉元春指出,5.5%的目标在市場預期的高線,有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并且,中國的潛在經濟增長速度仍然在5.5%~6%之間,目标取了潛在經濟增長速度的下線。另外,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按照GDP每新增1%可以帶來180萬到220萬就業規模進行測算,中國确實需要5.5%的增速來創造足夠多的就業機會。同時,這一數字還暗合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标。根據測算,為實現2035目标,未來十餘年的平均增速應在4.8%,“十四五”的平均增速在5.3%。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已經進入新的經濟周期,一般來說,如果外部環境沒有太大的惡化,疫情防控得當,不像去年下半年出現政策的大起大落,包括房地産政策管控、運動式減排等,經濟周期會持續五到七年,且進入穩增長的階段。

将投資作為重要抓手

中國經濟需持續向上走,這并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

從“三駕馬車”來看,今年外貿壓力大,形勢複雜嚴峻。去年,中國以美元計的貨物貿易出口全年增長30%,增速創2010年以來新高。但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訂單回流、防疫物資出口、“宅經濟”等階段性因素共同推動了去年外貿的高增長,而今年則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全球疫情反複,經濟複蘇勢頭不穩,外需有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原材料、大宗商品的供給尚未恢複正常,供應鍊瓶頸短期内難以緩解。

消費在2021年的勢頭同樣很好,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4%,在三駕馬車中發揮了主拉動作用。不過,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向東指出,去年消費是在前年低基數上的恢複,從兩年平均看,消費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特别是受疫情持續影響,生活服務消費還比較低迷,旅遊、住宿、電影票房收入等相比2019年還是負增長。姚洋也認為,今年消費如何啟動仍然是大問題。疫情仍在多地散發,目前恐怕需寄希望于五六月份時,疫情更穩定、防疫政策有所調整,消費尤其是生活服務消費會回轉。

從剛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今年初已施行的政策看,投資成為三駕馬車中最重要的抓手。投資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證明。李稻葵分析,去年下半年,投資增速的下滑是造成中國經濟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基礎設施投資和房地産投資增速迅速下滑,二者去年11月的同比增速都較去年初下降了超過30%。從去年第三季度看,投資對GDP的貢獻為-0.03%,成為拖累實體經濟複蘇的主要因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指出,當政府投資較為顯著地擴大時,企業訂單、銷售收入會明顯增加,企業投資和招工也會再度活躍,拉動居民就業和收入,經濟因此可以進入正向循環。所以,發揮政府投資的帶頭作用非常重要,這是中國解決三重壓力之“需求收縮”的關鍵環節。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同樣指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撬動民間投資。

基建是政府投資的熱門去處。張立群指出,新建項目會和過去有所不同。第一個百年中國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第二個百年則重點解決好不好的問題。中國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也面臨從有到好的跨越。

基建投資的提速已表現在具體的政策和市場上。2021年,專項債發行速度低于預期、年底甚至有結轉。去年12月,财政部向各地提前下達了2022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46萬億元,專項債發行和使用進度加快。到今年1月,下達限額的三分之一已全部發行完成,用于交通、市政、産業園區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領域。

劉元春認為,去年專項債發行遇到的問題之一是項目儲備不足。當前“十四五”規劃出台施行,基建尤其是新基建提供了大量有效的項目。另外,地方政府換屆之後在基建方面的積極性也有所提升。當前更需擔心的問題是,如何避免投資帶來的重複建設、産能過剩,以及投資資金的可持續性究竟怎樣?

政府投資錢從哪來

去年年末,黑龍江省鶴崗市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原因是,鶴崗的财政收支面臨嚴峻的形勢。這并非偶然現象。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寫道,“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加大”。在這樣的局面之下,近兩年來,基建投資持續低迷。

由于地方債尤其是隐性債務負擔較重,地方政府對融資包括對專項債都不是很積極,融資能力明顯下降,同時收支平衡、有效益有現金流的項目嚴重不足。劉元春也表示,很多地方政府都不願為也不能為。今年,政府投資已上升到政治任務的高度,亟須解答的問題是,投資資金從哪來?

疫情以來連續兩年突破3%的赤字率,今年小幅回調至2.8%。另外,今年減稅降費的力度很大。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姚洋指出,政府全部收入大約在20萬億出頭,退稅減稅的金額占比超過10%,對地方财政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數字。

部分地方的财政是否會因此面臨更局促的局面?劉元春認為,從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并不是如此。赤字率雖然較去年下降了0.4%,但根據他們團隊的測算,今年名義GDP的增速将在9%左右,最終财政赤字規模較去年仍會有所提升。另外,張立群指出,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将依法上繳近年結存的利潤、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财政支出規模會比去年擴大2萬億元以上。今年可用财力會明顯增加,新增财力會下沉基層,主要用于落實助企纾困、穩就業保民生政策,促進消費、擴大需求。

同時,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增加約1.5萬億元、規模近9.8萬億元,增長18%,為多年來最大增幅。這些資金也将支持基層做好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三保”工作。

而對于政府投資,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與去年持平。另外,去年專項債結轉至今年使用的額度較大,今年安排預算内投資資金6400億元,較去年增加300億元。張立群說,今年政府投資基建的資金量明顯增大。

同時,作為财政收入重要來源的房地産市場已有複蘇信号。中原地産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累計出台房地産調控政策超過80次,相比往年以調控收緊為主,今年的調控基本以穩定樓市和釋放政策松動信号為主。信貸政策也在持續寬松,廣州、蘇州、南京部分銀行下調了房貸利率,菏澤、重慶等地部分銀行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二成。

不過,姚洋認為,無論是基建還是房地産,都還是在走過去的老路。房市很容易再度吹起泡沫、再度調控收緊,走不出循環怪圈。在他看來,新的道路已有别國實施過,即給收入較低的人群直接發放補貼,刺激消費。

姚洋指出,7億人,每人1000元,總計7000億元,遠低于專項債的3.65萬億元。而且類似消費券的乘數效應,補貼發放可以帶動更多的消費支出,效應放大三到五倍。以發放7000億元補貼來計算,乘數效應在2.1萬億元到3.5萬億元,“每一個經濟單元都能獲得收益,經濟才會重啟”。

從理論上說,投資确實是雙刃劍。投資在短期内是需求,中長期看是供給。如果要改變供給過剩、需求不足,最終的出口是消費。但劉元春和張立群都認為,消費是慢變量,消費的提升取決于很多深層次參數的調整,不見得立竿見影。

而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劉元春指出,促進消費還存在諸多短闆。包括不知道哪些人群消費邊際效應更好,并且發放補貼存在公平問題。另外,投資基建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政績工程、稅收提升,消費則沒有這種作用。而且,消費需要政府真金白銀地投入資金,投資隻需政府規劃項目、投入啟動資金,之後通過信貸配比撬動民間投資,來産生杠杆效應。

因此,中國在宏觀調控中十分擅長利用投資,有工具,有利益,也有動力。今年,中國仍然選擇了這條路,通過政府投資撬動民間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其最終效果如何,仍需拭目以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