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8 01:22:22

原創 安斌 東西兒童教育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1

如果評選中秋古詩詞中的No.1,相信蘇轼的《水調歌頭》一定會當選。

這首詞有多脍炙人口呢?

《水浒傳》第三十回“可唱個中秋對月對景的曲兒”,唱的就是這 “一支東坡學士中秋《水調歌》。”

可見早在宋元時,這首詞就已經廣為傳唱,中秋詩詞No.1,可謂實至名歸。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這首中秋古詩詞的絕唱。

01

起得突兀,問得離奇

先來看上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我拿着酒杯遙問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月宮裡,今晚是一個什麼日子?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2

這個開頭仿佛天外流星、奇峰突起。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上來就問了一個奇特的問題。

人在内心有郁勃不平之氣的時候,就會想要追問蒼天。

這首詞前有一個小序,交代了寫作背景: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蘇轼寫這首詞的丙辰年,正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自請外任密州,仕途上正不得志。

中秋之夜,喝得大醉的蘇轼,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蘇轍字子由)。

正是在這種心情下,他向青天發問。

而問題也很離奇:

月亮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3

接着又問,“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

“天上宮阙”就是指的月宮。從明月誕生到現在,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裡今晚是什麼日子?

真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能于常人不疑處有疑,這大概就是天才非凡的氣魄吧。

02

欲去還留,人間值得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我想借着風力回到天上,又擔心瓊樓玉宇的月宮太高,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自己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人間!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4

人間今夕,天上何年?天上是否勝似人間呢?那隻有上了天才知道。

于是作者接着說,“我欲乘風歸去”。

“乘風”兩字大概相當于《西遊記》中所說的騰雲駕霧。

“乘風歸去”,很有一種飄然若仙的感覺。

為什麼是“歸去”呢?

原來,蘇轼受道家的影響很深,常有出世登仙的念頭,早就把天上當做自己的歸處了。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5

接着話鋒一轉,“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人世間有許多的不稱心,詩人幻想到月宮中去過逍遙自在的神仙生活。

隻是月宮雖是瓊玉做成的,皎潔空明,但位置那麼高,氣候必冷,去了恐怕會受不了吧。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6

詩人刻意找出天上生活的缺陷,是從反面表達對人間的留戀。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其飛往高寒的月宮,還不如留在人間趁着月光起舞呢!

一正一反,更表露出他對塵世生活的熱愛。

03

對月懷人,無理有情

現在來看下片。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月兒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窗戶,照着不眠的人。明月不應該有什麼恨事吧,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别之時才圓?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7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這裡失眠的人既指懷念弟弟的自己,又泛指那些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人。

月圓而人不圓,多麼遺憾!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詩人竟埋怨月亮起來:明月您總不該有什麼恨事吧,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别的時候才圓,這不是要加重人們的離恨嗎?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無理的埋怨,但當情感沖破了理智的藩籬,才更加顯出情感的真摯。

我再給大家舉一個“無理有情”的例子: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8

杜甫在被安史叛軍俘虜後困居長安,感傷國事、思念親人,在萬般愁悶中寫下兩句詩: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砍去了月中的桂樹,月亮的光輝應會更加清澈皎潔吧!

兩句憤激的無理之詞,正體現了情感的炙熱。

04

樂觀曠達,溫柔敦厚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人生本就有悲歡離合,月兒本就有陰晴圓缺,好事自古就難以兩全。隻希望世上的人都能安康長壽,即使相隔千裡也能共賞月圓。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9

自《詩經》以來,中國古典詩詞講究“溫柔敦厚”

溫柔敦厚,《詩》教也。

——《禮記·經解》

所謂溫柔敦厚,就是“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感情有所節制。

在這裡,蘇轼的情感沒有陷入哀傷,而是筆鋒一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别而感到憂傷呢?

關于中秋節的古詩小學生必背(孩子必背中秋古詩詞No.1)10

最後,“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樣子,這裡指嫦娥,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

但願人們年年平安,即使相隔千裡,也就能夠共賞明月。

最終,整首詞歸于樂觀和曠達。

唐代詩人王勃有兩句詩: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假如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這是離别之際對友人的寬慰,也是溫柔敦厚的美學的體現,與“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有異曲同工之妙。

EASTWEST

寫在最後:

跟蘇轼的很多詞一樣,這首《水調歌頭》充滿他特有的曠達、樂觀。

我不禁想問:為什麼蘇轼總是能這麼樂觀?

答案可能正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一句。

蘇轼似乎總是能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假如不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一個人可能會變得頹廢,變得破罐子破摔;也可能會變得狂熱,變得愛走極端。

曆史上有很多頹廢的人,他們或者隐世逃遁,或者放浪形骸;也有很多狂熱的人,他們或者追求極緻的道德,或者追求絕對的真理。

蘇轼的可貴正在于他能直面現實,樂觀曠達,雲淡風輕。

這是一種力量的體現。

畢竟,脆弱的心靈無法接受黑白以外的顔色,隻有強大的内心才能擁抱陰晴圓缺。

文章圖片:采集于網絡,僅作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圖片作者所有,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