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宗客家打鑼鼓

正宗客家打鑼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22:55:53

晉南威風鑼鼓,2006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晉南威風鑼鼓,早名為“鑼鼓”,俗稱“家夥”,流行于山西省晉南地區的一種民間打擊樂藝術形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 晉南威風鑼鼓起源于堯舜時期,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表演起來鼓聲如雷、粗犷豪放;钹音清脆、蕩氣回腸;鑼鳴镗镗、排山倒海,融音樂、舞蹈、技藝于一體,富有民族特色,體現民族精神,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稱。

正宗客家打鑼鼓(發現非遺之美晉南威風鑼鼓)1

四千多年前,堯建都平陽(臨汾市古為堯都,世稱平陽)。堯有兩個女兒,取名為娥皇和女英,他們一家人都住在羊獬村。堯在曆山招賢時,見一農夫吆喝着一頭黃牛和一頭黑牛耕地,并在木犁的扶手上挂着一個簸箕,随時敲擊,而不是拿皮鞭驅打牛耕地。詢問原因後,堯王感到此人心地善良,若封帝為王,定會愛護百姓,就把兩個女兒許配給了他,此人即舜。

正宗客家打鑼鼓(發現非遺之美晉南威風鑼鼓)2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娥皇和女英要回羊獬村省親。到了農曆四月二十八,曆山人就會帶着鑼鼓隊去羊獬村給堯王拜壽,并接姐妹倆回曆山。在這接送的過程中,兩隊的人馬都要路站兩列、敲鑼打鼓以示威風,比比誰家的鑼鼓更有魄力,表示對娥皇、女英的歡迎與尊重。久而久之,這種敲鑼打鼓的形式就被人們稱為“威風鑼鼓”。

正宗客家打鑼鼓(發現非遺之美晉南威風鑼鼓)3

晉南威風鑼鼓有着廣泛的群衆基礎,富有傳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強烈現代化意識,對曆史的延伸、銜接和發展,對于民族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展,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随着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晉南威風鑼鼓由于自身創新不夠、表演者老齡化、後備專業人才流失,以及市場活力不夠、演出費用低等問題,導緻晉南威風鑼鼓受到沖擊,逐漸落沒。

正宗客家打鑼鼓(發現非遺之美晉南威風鑼鼓)4

(責任編輯/姚澤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