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超市競争越來越重要

超市競争越來越重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2 19:59:56

超市競争越來越重要?家樂福在哈爾濱兩家門店關閉的消息,近段時間成了不少人的“熱議話題”之一,有人覺得“外來和尚好念經”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有人懷念大型超市過去的“高光時刻”而針對近年來一些實體超市逐漸衰敗、退場,還有人認為實體超市或将逐步被零售市場所淘汰……,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超市競争越來越重要?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超市競争越來越重要(超市業的後來者們)1

超市競争越來越重要

家樂福在哈爾濱兩家門店關閉的消息,近段時間成了不少人的“熱議話題”之一,有人覺得“外來和尚好念經”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有人懷念大型超市過去的“高光時刻”。而針對近年來一些實體超市逐漸衰敗、退場,還有人認為實體超市或将逐步被零售市場所淘汰……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社區超市、便利店,消費目的明确、可以節省購物時間的專業超市,今天下單明天收貨的社區團購,有人幫你試穿、試用、試吃的直播電商……一面,在B端的零售市場,各類新型消費渠道層出不窮,不斷地擠壓着傳統超市的生存空間;另一面,C端消費者需求不斷演變、升級,也讓超市漸漸淡出了一些人的高頻消費場景。當下,超市業的“後來者們”如何留住消費者?

01

大型超市的逐步“退場”

被看作“一個時代”的結束

“把手裡的購物卡花了,雖說剩下的門店也能用,但離家比較遠,沒必要還得搭着油費。”日前,市民邱女士在家樂福國展店内“搜尋”可以購買的商品,對于家附近這個大型超市的關閉,邱女士并沒有表現出不舍。“手頭500元的購物卡,半年多就用過兩次,現在卡裡還有300多元。” 對于卡裡為啥至今還剩了錢,邱女士稱,沉的東西不愛去超市“搬”,而且購買頻次不高,購買頻次高的生鮮産品,自己又嫌棄超市賣的種類少、新鮮度不夠。

工作人員正在整理貨架

日前,記者探訪了家樂福國展店。雖然是工作日的上午,店内卻人頭攢動,收銀台排起了長隊。“多數是為了清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從門店即将關閉的消息發出後,個别時段的客流量反倒比平時多了起來。記者在家樂福國展店内看到,很多貨架已經空置,部分區域拉上了“此區域禁止通行”的隔離帶,一些商品零零散散混雜在一起,擺在貨架上等着顧客買。有些工作人員或忙着将超市過道中間的展架運走,或是對剩餘的商品進行清理、擺放。“沒賣完的商品我們将返回廠家”,對于部分剩下的商品,超市沒有給出“腰斬”式的折扣進行清倉。

家樂福國展店部分區域已經“限行”

公開信息顯示,2002年哈爾濱第一家家樂福門店在太平橋開業,最多時在全市開過7家門店。此次,一下關停兩家門店,對于一些消費者來說感到“惋惜”。“家樂福會展店開門第一天我去了,來購物的市民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排隊結賬至少半個小時。”市民左女士回憶,當時她上大學,那時候和同學休閑娛樂項目之一就是逛超市,這周去家樂福“掃一遍貨”,東西吃差不多,下周坐着超市的免費班車去沃爾瑪再溜達一圈。“那時候超市樓層多,滿眼都是商品,給人很大的沖擊感”,左女士感慨,現在很難再找到有三四層經營區域的大型傳統超市了,大型超市的“一個時代”結束了。

02

“家樂福們”的困境

近段時間,包括家樂福在内的連鎖大型超市在外地關店的消息層出不窮。相關媒體報道稱,家樂福廈門最後一家店(中華城店)也将于8月31日關閉,将徹底退出廈門;永輝超市位于福建福州的浦新店和西園店分别于8月22日和24日正式停止營業;沃爾瑪武漢鐘家村分店将于近期關閉……近年來,以大賣場模式為代表的超市業态,似乎已經走到“懸崖邊”。

據相關消息稱,此次家樂福在哈爾濱關店的原因是受經營戰略調整、場地租金和市場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兩店關閉後不再進行原址新開。對于這些超市關店的原因,大部分經營主體歸結于場地租期已至,“水漲船高”的租金已然讓“家樂福們”無法續約。“一般賣場的租期在10年至20年,在過去的20年正是大型超市的‘黃金時代’,如今租約開始陸續到期。”一位零售行業從業者向記者透露,與20年前相比,目前場地租金要高出三至四倍,外加人工成本的大幅增長、經營狀況不佳,出現了“老牌賣場”租不起的現狀。對于“租不起”,究其根本原因是近年來大型超市“生意蕭條”所緻。

家樂福國展店部分貨架已空,一位顧客仍在尋找可買的商品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超市業态調查快報》顯示,2021年,67.1%的超市企業銷售額同比下降,72.2%的企業淨利潤同比下降,68.39%的企業客流量同比下降。從各大型連鎖超市公布的财報中,也能看到“家樂福們”遭遇的困境。公開數據顯示,永輝超市2021年遭遇業績虧損,營收同比下降2.29%;當期虧損39.44億元,遭遇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資産負債率也大幅攀升至同比84.47%;被蘇甯收購後的家樂福2021年上半年虧損了7.7億;擁有大潤發和歐尚的高鑫零售,截至2021年9月底的半年中淨利潤下滑了86%。

03

“百貨為王”、粗放經營

讓“老牌大賣場” 跌下神壇

上世紀90年代是“老牌大賣場”的“高光時刻”,家樂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并迅速“遍地開花”,帶來了“大賣場”這一新業态。“當時零售業是以‘百貨為王’,消費者從未見過琳琅滿目、‘堆積成山’式的商業銷售模式,逛超市就像逛景點一樣。”據哈市一位從事零售行業十餘年的業内人士介紹,90年代中期,零售業更多的是百貨模式,大型超市具備渠道優勢,一方面其商品價格相較傳統商場更為便宜,外加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新購物體驗,在當時,傳統超市得到衆多消費者青睐;另一面,傳統超市設置入場費、上架費等收費項目,從商品供應商處可以進一步提高利潤空間。

“大賣場模式就是以量來刺激消費者感官,給人帶來‘各個角落都要逛遍,什麼東西都想買’的感受,從而滿足自身的好奇心與‘占有欲’。”該業内人士稱,由于要将大量商品擺放在賣場中,給人以視覺沖擊感,在當時,大型超市占地面積多在1至3萬平方米,就像當時友誼路的沃爾瑪超市,經營區域覆蓋了四層樓。這種大賣場式、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必然會讓經營主體支付更多的租金、聘請更多的工作人員、消耗更多的水電等費用,進而經營成本也必然較高。與此同時,在過去,零售市場業态較少,人們可選擇的餘地也相對較少。大賣場相當于打造了一個商圈,大型超市往往能覆蓋方圓幾公裡的小區,以至于通往周邊各小區的“免費班車”成為了“大賣場們”的标配。

家樂福國展店即将關閉的消費傳出後,消費者來“掃貨”

“現在誰還會為了買台小家電進超市,還會為滿足好奇心逛大賣場,‘百貨為王’的時代已然過去了。”對消費者來說,包括大賣場在内的傳統百貨超市曾經最大的吸引力是商品齊全,消費者可以一次買到采購清單上的所有商品,且這些商品價格實惠,質量有保證,線上消費普及後,上述優勢已經喪失殆盡。如今,渠道優勢、高性價比、班車便利等讓大型超市“引以為豪”的優勢逐漸喪失,線上零售取代了部分線下“逛超市 購物”的需求。近年來,線上零售高速發展,拼購、社區團購、直播等線上消費模式層出不窮,讓衆多消費者特别是年輕人,逐漸将購物陣地向線上轉移。尤其是疫情的發生,一方面對零售業造成了重創,另一方面也促使電商、社區團購等線上零售得到進一步發展,電商經濟讓一些大賣場業态的超市“節節敗退”。

與此同時,小區附近的社區生鮮店,開在辦公樓裡的便利店,家樓下的綜合性倉買……近年來不斷地蠶食着大型超市的市場,瓜分着大賣場的客流 ,逐漸地改變着“家樂福們”勾勒的消費格局,消費者購物的目的地由“集中式”向“分散式”改變。占據有利位置再請個好店長就能賺錢的紅利期早已過去,大賣場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已然“廉頗老矣”,不再适合市場需求。

04

講“人效”、求“米效”,

超市的“後來者”學會“精打細算”

商品吸引力、服務能力弱,大賣場傳統盈利模式的弊端、選品管理的落後逐一暴露出來,粗放的經營模式已然不靈了。相反,一些超市正是看到了“老牌賣場”的前車之鑒,開始學會了“精打細算”。

“比優特門店經營面積隻有三四千平方米,但并不耽誤超市的銷售額增長。”說起用“小面積做大經營”,黑龍江比優特商業集團董事長助理劉文亮告訴記者,門店面積雖然比大賣場小一半,甚至更多,但超市并沒有減少商品品類,而是減少了單品的個數。“過去人們沒見過大賣場模式,因此大量商品給予人的視覺沖擊很重要。随着市場發展,消費升級,讓大量商品占據大量空間的銷售模式已然不适應市場。”劉文亮告訴記者,比優特在 “米效”“人效”上做文章,重視經營面積的規劃、人工上的管理,雖然門店經營面積小,但銷售額卻是一些大賣場的兩倍。

超市經營面積小,商品卻很豐富

從“做大、做強”到“做小、做精”,本土超市近年來持續在“小”“精”上進行着探索。把超市開在居民家門口,涵蓋繳費、銷售半成品、代收快遞等服務内容的“社區超市”将更能迎合周邊消費者的需求。家得樂集團總經理張清國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型零售行業在擴張版圖時,将大超市轉化為小型社區店,是一種溫和的轉型手段,“社區超市”在将觸角伸入社區内部的同時,更加增進了超市與消費者的黏度。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1)》顯示,2020年超市百強企業門店中,七成是小型社區門店。此外,實體超市新開門店越來越多向主營生鮮食品的小型社區門店轉型,面積從兩三百平方米到一兩千平方米不等,平均面積約九百平方米。

超市經營面積小,商品卻很豐富

另一方面,實體超市也正在“去中心化”,從“以自我為中心”向“與市場各業态互動”轉變。“過去大賣場在選址時會選擇大型的商業樓,采取整體租賃再分租給百貨、餐飲等業态,現在則多選擇‘進駐’的模式。”業内人士告訴記者,過去傳統大賣場是一個商圈的中心,人們往往逛完超市也會”光臨“樓裡的其他業态,這些業态依附超市生存。超市一旦退場,其他業态也難逃厄運。而現在,很多超市選擇進駐大商場,與商超内的其他業态相互依存。“逛完商場逛超市,逛完超市去吃飯。我們和商場内其他業态相互引流。”哈市多家進駐商場的超市相關負責人稱,“去中心化”讓超市看到了更多的客流與銷售額。

在市場占據優勢地位,讓沃爾瑪和家樂福率先在中國市場向供應商收取入場費、上架費、陳列費、堆頭費等,其後,中國本土超市也基本沿用這種收費方式。這種收取費用的模式也被叫作“上遊盈利模式”,不管商品銷售情況如何,先收費,最終還可以将賣不出的庫存退給供應商。這就導緻了哪種商品利潤高、向哪些供應商收取的費用高,哪種商品在進入賣場時便有了“優先權”,而消費者對這些商品到底喜不喜歡,大賣場卻沒放在第一位上。

比優特超市一門店引進智能稱重台增強體驗感,消費者可以自助稱重不用排隊

現在,很多超市看到了這個弊端,而轉向“下遊盈利模式”,不收取入場費、上架費等,對所有商品的銷售情況負責。采取“買手制”,對産品的選擇更為苛刻,按照市場趨勢與消費者喜好、需求,對商品精挑細選。在零售市場發展的各個階段,抓住消費者的需求,就是抓住了市場。

05

向着消費者而“生”

自身盈利模式的欠缺,線上渠道的打壓,“内外夾擊”下,一些“老牌大賣場”選擇關店甚至是退出冰城市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始終向着消費者而“生”。

近年來,一些實體超市不斷探索經營方式,除了“節流”以外,也尋求着“開源”,在營銷模式上謀求着創新。利用微信私域流量引客流、開展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模式、多人拼團降低消費支出、小程序線上下單配送到家……消費者喜歡怎麼買、在哪買、買什麼,超市就怎麼賣、去哪賣、賣什麼。在一些“小而精”的超市中,總會看到外賣小哥忙碌的身影;在貨架上,民生基礎品、網紅爆品、季節性商品也在不斷更新叠代,一些出走于線上的消費者又回來了。

傳統超市在商品“新奇特”上下功夫,讓年輕的消費者“回歸”

讓消費者回來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一些實體超市看到了未來的道路要“對商品負責”“對消費者負責”,更看到了,超市業态由“百貨為王”向“生鮮為王”的轉變。“支撐大賣場利潤的多種品類逐漸被其他渠道分流了,賣場唯一剩下的高頻商品隻剩生鮮。”在業内人士看來,實體超市對于生鮮商品的銷售占有絕對優勢,能摸到、能聞到、能嘗到,這是線上渠道無法實現的。做好生鮮就是為實體超市搭建了一條效益的“護城河”。在大衆點評上,很多消費者對一些大賣場生鮮商品的評價是“壞水果和好水果堆在一起,店員不及時分揀”“把品質較差的蔬菜藏其中搭售”。大賣場式的粗放經營,為“後來者們”敲響警鐘。将采購隊伍細分、采取地産直采模式、生鮮不僅要新鮮還要品種豐富多樣……生鮮生意已然成為了“救命稻草”,傳統超市對于生鮮、食品的投入正在成為行業共識。

超市在生鮮上“做文章”,既要新鮮還要豐富

時下,一些超市堅持向着消費者而“生”,煥發着新活力。他們讓消費者看到的不僅僅是商品有多跟随市場發展、追随消費者的喜好,更讓他們看到了超市中的“煙火氣”。商品從流水線搬到了貨架,踮起腳尖也可能夠不到的貨架最上層,“工業化”氣息濃厚的大賣場中隻有買與賣。現在,超市更願意和你“唠家常”,一鍋鍋剛出鍋熱騰騰的包子、你選海鮮我幫你烹饪的排擋、你說放啥就放啥的卷餅現吃現做……如今,繼實體超市走上“小而精”的道路後,又開始和你一起“過日子”。這些總在和消費者“套近乎”的超市業“後來者們”,正在講出和“老牌賣場”不一樣的“故事”。

記者李佳琪文/攝

來源: 哈爾濱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