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甘地是印度國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現代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創始人。他的精神和思想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非暴力”的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争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組織。
聯合國在2007年6月15日的第6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聖雄甘地的誕辰日,定為“國際非暴力日”。設立非暴力日的目的是希望各國反對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
今日“同生人”大咖磁場
暴力隻是一種手段,愛與和平才是更偉大的力量。人類的崇高是在于對生命、對他人遭遇的敏感和關懷。
我們印象中的甘地形象大多都是一個半裸身子、骨瘦如柴的老人,如古代苦行僧的一般。但是甘地也曾經年輕過,也曾經英俊、富有朝氣。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于一個笃信仁愛、素食、苦行的印度教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規蹈矩。從小學到中學,甘地一直平庸無奇。
19歲時,甘地赴倫敦大學學習法律。在這裡,西方文明曾短暫地引起他的仰慕與自卑,但恪守印度教教義的他最終走出了這種盲目崇拜。随後,他取得法學學位及律師資格。
學成歸國後,他開始在孟買從事律師業務,卻在第一次替人打官司時就因臨陣怯場而失敗。當初遭挫折的他聽說有個來自南非印度人的案子要處理時,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南非之路。
在南非這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的英國殖民地,甘地遭受了一系列的歧視與侮辱。拿着一等座車票的他曾被白人趕下火車。但也正是在南非,甘地走上了領導南非印度人反種族歧視的道路,他的非暴力學說在此初步形成并得到實踐。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他乘坐三等座遊曆印度各地,了解這片在英國殖民統治桎梏下的土地。次年,他開始發表演講,宣傳自己的主張,召集群衆從事非暴力鬥争。
在數十年的鬥争實踐中,甘地與人民的關系日益密切,他的思想也甄于成熟。此時的他早已脫下了洋布制成的西裝,換上了親手織造的麻布衣服,有時他甚至赤裸上身,宛若一名苦行僧。他還力圖打破種姓制度的藩籬,與“不可接觸者”談笑如兄弟。而他越是姿态卑微,追随他的人民越是愛戴他。他發起群衆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立法機構、法院、學校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一運動一呼百應,很快形成全民反帝鬥争風潮。
這場聲勢浩大的非暴力鬥争,将英國人從“文明人”的位子上拉下來,失去了道德的制高點。手無寸鐵的印度民衆前赴後繼,竟使全副武裝的殖民者無可奈何。
當鬥争轉為暴力沖突之時,他會選擇暫時中止全民抗争。倘若民憤難以用言語澆熄,他則會用絕食抗議來讓民衆平靜。而多年絕食的結果使他的健康受到嚴重摧殘。
後世對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政治思想褒貶不一。尤其是同樣曾經飽受列強肆虐,但最後通過民主革命取得獨立的中國來說,這種思想過于消極。
事實上,這種鬥争思想是印度特殊國情導緻的。印度國内宗教林立,語言繁多,居民成分複雜,既缺乏民族凝聚力,宗教氛圍又極其濃厚,因此甘地的“非暴力”能夠得到印度大衆的廣泛接受。
“非暴力與怯懦不能共存。一個全副武裝的人完全可能是個懦夫。隻有完全無畏才能達到真正的非暴力。”甘地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他坎坷的一生中,坐牢是家常便飯。但對于英國人的關押與恐吓,他從來都是坦然應對。
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在曆史上隻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内或許是所向無敵的,但他們終究會失敗,好好想一想,永遠都是這樣。
——電影《甘地傳》
今天的世界,各種領土争端、宗教沖突、難民危機每日仍在上演,“非暴力,不合作”仍然具有強大的現實價值。
今日同生人,分享給在今天誕生的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