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窯洞民居的真實生活

窯洞民居的真實生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5 10:00:39

窯洞民居的真實生活?民族建築文化博覽(十二),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窯洞民居的真實生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窯洞民居的真實生活(黃土塬上的别樣風景)1

窯洞民居的真實生活

民族建築文化博覽(十二)


北方民居·肆

黃土高原的窯洞

窯洞是我國西北最具地方特色的建築形式之一,它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可以說是“天人合一”的成功範例。它的産生既是先民們與自然不斷鬥争的結果,也是人類在不斷改善自身生存條件這一艱難過程中的偉大創舉。随着社會的進步,盡管後來有了多種居住形式,但因受特殊地理環境的影響和其本身頑強的生命力,窯洞得以延續至今。窯洞不僅是中國寶貴的曆史文化遺産,也是世界曆史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窯洞起源遠古,《易•系辭下》說:“上古穴居而野處。”《禮記•禮運》則說:“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不過渭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所見的都是向下挖掘的,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的半豎穴。《詩經•大雅•綿》說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在遷岐下之前,在原住的豳地“陶覆陶宂,未有家室”。長武縣碾子坡先周遺址裡有橫穴,則“陶覆陶宂”,有可能便是橫穴式的窯洞,後來經3000年一直沿用至今。

該地區産生并長期沿用窯洞的原因是:黃土層厚實,雨量少,缺乏木材以及燒磚的燃料。厚實的黃土層給幹旱貧瘠的高原提供了簡便易得的居所,這便是窯洞。本文以陝西省長武縣境内窯洞為例。

依據生成年代的遠近,黃土可分成四類,即古黃土、老黃土、馬蘭黃土和新生黃土。古黃土的孔狀結構已退化,質密而堅硬。馬蘭黃土和新生黃土的孔狀結構發育好,土質疏松,垂直節理清晰,濕陷性大。老黃土的土層厚,孔狀結構發育适中,有垂直節理而濕陷性較小的特點,最适合于挖掘窯洞。長武縣的土質絕大部分屬老黃土,又因溝壑縱橫,因此這裡的窯洞住居開掘技術發達,黃土高原上各種窯洞住居形式,在長武境内都可看到。而且數量極多,除縣城之外,村村落落幾乎全部都是窯洞。所以,在塬上極目望去,不見房屋,隻見炊煙偶然從溝中升起,這是黃土塬上的特殊景觀。清人李大成在《自頒州回縣道中即事十首》之八中寫道:

遠樹知村落,斜崖盡麥田。

山腰開戶牖,岩腹出炊煙。

門繞羊腸道,廚供瀑布泉。

古風仍在目,陶穴緬遺篇。

自注:“長武古豳地,民多窯居,絕少屋宇,凡望塬上有樹,下即斜溝,居民鑿穴而處,聯為村堡。”(《長武縣志》)。

窯洞住居有靠崖窯、窯院和箍窯三類。

靠崖窯和溝崖窯

窯洞是橫穴,它從黃土層的斷崖處水平地挖掘進去。黃土高原多溝壑,塬邊溝沿多是因黃土層的垂直節理而形成的斷崖,人們便在斷崖上挖掘窯洞,因地制宜,三五成組,以羊腸小道連接。這種窯洞稱為“靠崖窯”,是最簡單的窯居形式。

有的溝邊斷崖自然形成幾層錯錯落落不十分整齊的台地,每層都挖了窯洞,鄉人便叫這種窯洞群為“闆架窯”。因為它像一副放東西的闆架。

有些單階的斷崖很高,常見有開挖上下兩層窯洞的。上層的稱“高窯”,内裡比較矮小,用來貯存雜物。在崖壁鑿出蹬道來走上去,也有用梯子的。

所以長武塬上的村落大多在支毛溝盡端的邊緣,這裡一面是斷崖,可以挖窯,一面是塬地,可以耕作。村落稀稀疏疏,很松散。

塬面上的大路,有些地段,因為土質稍松軟,經過長年的車碾駱駝踏,形成道溝,再經雨水沖刷,道溝漸深。這種深深的道溝,元代起用蒙古話稱為“胡同”。清人李大成有詩道:“高崖雙壁立,古道一坑深。”(《長武縣志》)十裡鋪的胡同深于6米。兩側的土壁也常被用來挖窯洞,稱為“溝崖窯”。所以胡同也是形成村落的地點。十裡鋪本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段胡同,它就是從溝崖窯開始建造的。

李大成又在詩《在保甲三十韻》中很形象地描寫了窯洞住居:“茲行期半月,南北更東西,所曆窯居多,棟宇村亦稀,夾溝聯為堡,鑿穴依層崖,疊疊分戶 ,紛如蜂窩排,上下緣鳥道,崎岖苦扳跻。”詩裡寫到了靠崖窯、闆架窯、溝崖窯和夾溝村落。

靠崖窯在十裡鋪附近柳林溝邊的直谷堡和地掌溝邊的陶林堡都很多。它們距十裡鋪不過三四裡路。十裡鋪沒有靠崖窯,絕大多數都是由溝崖窯形成的窯院。

窯院

單孔的靠崖窯和溝崖窯過于原始,不能适應即使很簡單的生活方式。因此,窯洞住居就有形成窯院的傾向。

最初級的窯院,是當靠崖窯和溝崖窯前地形比較開闊的時候,用夯土或土坯築圍牆,兩三孔或四五孔窯洞為一院。這是貧困人家的做法,量力而行,不計間數。稍稍有能力的,則在院子的一側用土坯砌一兩孔“箍窯”,即拱券結構的窯洞,多用作雜窯或牲口窯。

進一步的是三合院。利用地形的天然曲折加以人工修整,或者純由人工,靠崖或道溝邊土壁形成一方凹地,三面挖窯,前面用夯土或土坯築圍牆。一般是正面三孔窯,兩側各兩孔或三孔窯。這種三合院有許多變體。一種變體是斷崖或土壁不夠高,則院子的前半部分與道路取平,而靠崖壁的幾米向下挖成一個坑,使崖壁有足夠的高度,然後挖窯,窯洞地面低于院子前部的地面。因此,這種窯院得名為半明半暗。另一種變體是凹地正面比較長,可以挖好多窯洞,便用土牆或箍窯分隔成幾個院落,大多是兄弟相鄰。這形式與最初級的窯院相似,不過總長度小一點,兩端還有側窯,空間顯得完整,領域感稍強。

最有特色的是四合院,當地叫“地坑院”或者“地坑窯”。它是在平整的塬面上向下挖一個四方土坑,作為内院,四邊形成了土壁,每邊的壁上挖三孔窯洞。這種窯院甯靜、有很強的内聚性,獨家獨院,顯得親切溫馨。地坑院便于保衛,比較安全,過去有錢人家喜歡這種窯院。又因為它在塬面上開挖,占用耕地二三畝,也隻有有錢人才挖得起。地坑院的入口方式有兩大類:一類是窯院距道溝或崖面不遠,便從道溝或崖面大緻水平地挖隧道進入窯院,這隧道稱為“筒”,便是窯院下手位正中的那孔窯洞。另一類是窯院距道溝或崖面比較遠的,從塬面上向下進入窯院。這方式又分兩種:一種是與地坑的一邊垂直或貼邊挖出踏步和斜坡下去,全是露明的。另一種是,踏步和斜坡下到下手位一孔窯洞的盡端,再經這孔窯進入窯院,于是這孔窯成了隧道“筒”,踏步和斜坡的走向與作為隧道的窯洞的縱軸線垂直。從塬面上看,入口處與窯院相距幾米,不連接。有些在入口上搭一間小廈子擋雨。

人在塬面上走,隻見一方又一方的地坑四處散布着,樹梢從坑裡伸出來,笑語聲從坑裡飄出來,卻看不到人畜,是一種很奇異的景象。

箍窯

窯洞,不論是靠崖窯還是地坑窯,都是在原土層裡挖的橫穴,受地形限制很大。為了在地表上獲得建築空間。黃土地上的人們便創造了“箍窯”。箍窯就是用土坯砌築的簡形拱。一般跨度大約為3米。先用土坯或夯土築兩道平行牆到1.5米高,然後用券胎闆,即做箍窯的模闆起拱。拱是橫向一層層砌的,實際上是許多道單券的重疊,因此結構不堅固,大多隻能維持二三十年,通常造在窯洞前側面,隻用來做廚房、堆雜物、養牲口。所以十裡鋪人的俗諺說:“箍窯不是座落,兩口子不是過活。”“座落”就是房子。“不是過活”意思是沒有孩子,就算不上是個完整的家庭。

箍窯通常兩三孔并列,互相抵消一部分筒形拱的側推力,擠得牢靠些。拱以上培一層土,有拍成千頂的,有做成幾個弧面的,也有的做成幾個雙坡,上面鋪瓦。

窯洞因地制宜,取材巧妙,構築合理,具有良好的生态優勢,體現了西北黃土高原的地域特征,開創了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黃土文化”,在中國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會的發展,延續數千年的黃土窯洞建築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成片的窯洞區被抛棄。合理保護、開發和利用現存的古窯洞這一寶貴遺産,對于我們認識遠古穴居文化、了解窯洞建築的發展曆程,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信息宣傳部整理、編輯,更多精彩内容敬請期待下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