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龍”,王維這首帶有禅意的小詩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隻要心靜下來,就可以克服内心衍生的諸多雜念和欲望。
衆所周知,佛教雖然誕生于古印度,并非是古代中國的本土文化。然而,在傳入古代中國之後,在千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卻和中華文化産生了血脈相通的聯系,許多高僧都有着極高的文化造詣。并且許多文學大家也都有着獨到的佛法見解,比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名維、字摩诘,就源于《維摩诘所說經》,他還有着“詩佛”之稱,那麼為什麼中國文化與佛教文化如此契合呢?
對此,尼泊爾學者阿木漢松給出的解釋是佛教和華夏文明有着血脈連接的關系,甚至,他還一反如今學術界公認的說法,提出了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其實應該是中國人,表示印度隻是臉皮厚不肯承認。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阿木漢松的觀點又有着怎樣的論據呢?
首先,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傳統觀念中的釋迦牟尼
一、釋迦牟尼生平提起釋迦牟尼,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會陌生,在我們還不會識字的時候,就已經在電視劇《西遊記》中見識過如來佛祖的形象,而如來佛祖的原型正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
根據曆史上的記載,在公元前五世紀的時候,古印度一個小國國王的妻子在生産後不久後就撒手人寰了,留下了自己的孩子給姐妹照料,這個被姨母扶養長大的孩子就是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後來被無數佛教教徒頂禮膜拜的釋迦牟尼。
在出家悟道之前,釋迦牟尼曾經有過一段俗世婚姻,他在16歲那一年,與自己的表妹結成了婚姻,錦衣玉食,嬌妻在懷,這時候的悉達多王子生活可謂是十分美滿,然而,後來因為他的一次出遊,他的心态發生了改變。
在出遊的路途之中,悉達多王子看到了人生諸苦,了解到了每個人都無法逃脫老、病、死的折磨,于是,悉達多從一個衣食無憂的王子變成了為世間蒼生憂慮的人,終于,為了擺脫命運的枷鎖,在他29歲的那年,悉達多選擇了出家修行。
出家以後,悉達多經曆過許多地方,也經受過許多磨難,在這個過程中,他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也在不斷地加深,終于,在他三十五歲這一年,悉達多王子在一顆樹下冥思苦想了七天七夜,終于參透了人世的玄機,然後立身成佛。
後來的事情,我們便再熟悉不過了,佛教成為了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釋迦牟尼也因此成為了被銘刻在曆史深處,千古留名的聖人,而根據傳統的觀念,釋迦牟尼一直被當作是印度人,印度還曾經把釋迦牟尼當成曆史上最偉大的印度人。
綜上所述,釋迦牟尼是一個世界性的曆史名人,他創立的佛教對後世産生了巨大的影響,然而,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雖然提倡出世修行,不染紅塵,然後,在他身後,紅塵中卻增加了許多名利糾葛。
比如,尼泊爾的一個叫做阿木漢松的學者就曾經對釋迦牟尼的國籍提出過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在他看來,釋迦牟尼事實上應該是中國人,那麼他究竟有何憑證呢?
二、古印度與印度的區别支撐阿木漢松觀點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古印度和如今的印度并不是同一個概念。
周所周知,古印度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然而,很多人不清楚的古印度實際上不算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由許多國家和民族組成的地域概念,古印度從來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哪怕是強大如孔雀王朝也沒能實現這個目标,所以,古印度更應該算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實際意義上的國度。
而我們如今所說的印度,與古印度更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首先古印度的地域輻射範圍遠遠大于如今的印度,其次,古印度的文明傳承出現過斷絕,如今的印度并不是古印度的正統繼承者,所以,如果因為釋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一個小國的王子,就把釋迦牟尼認定為是如今的印度人,這顯然不嚴謹的。
總之,根據阿木漢松的研究可以得出,釋迦牟尼隻是出生在古代印度北部的一個小國,但是古印度和如今的印度實際上并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并不能據此就簡單地把釋迦牟尼的國籍認定為印度。
而且,除了古印度和印度的差别之外,阿木漢松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觀點,那就是出生地并不能等同與血統,那麼,釋迦牟尼的血統究竟是什麼呢?
三、尼泊爾和華夏族的關系根據記載,釋迦牟尼是在他母親回娘家待産,路經一個叫做藍毗尼花園的地方時誕生的,而這個地方正好位于如今的尼泊爾,而提起尼泊爾就不能不說它的來曆。
其實,在遙遠的上古時代,尼泊爾其實是華夏族的統治區域,尼泊爾最開始的時候是從神農族中分離出去的,後來,這個分支離開了神農族的領地,由于各種原因,不斷遷移,最終到了在一個地方定居了下來,這個地方也就是如今的尼泊爾地區。
所以,根據阿木漢松的觀點,尼泊爾人其實是華夏族中的神農後裔,所以,出生在尼泊爾的釋迦牟尼雖然從地域上說,那是當時古印度的疆域,然而,從血統上說,他卻是正統的華夏後裔。
而且,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曆史之中,尼泊爾也一直是屬于中華王朝的領土範圍,在明清時期,當時的朝廷都曾向尼泊爾地區派遣過軍隊駐守,隻是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屢起戰端,曾經的天朝上國自保尚嫌力不從心,再沒有精力去照管尼泊爾地區,尼泊爾才完全從中國脫離出去。
而且,除了尼泊爾和華夏族的關系之外,阿木漢松還有一個依據,就是釋迦牟尼的造像,因為造像表現出來體征更像是黃種人,而衆所周知,印度自古就是一個多人種的聚集地,他們的體征特殊與純正的黃種人完全不同。
總之,通過以上的種種論據,阿木漢松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釋迦牟尼并不是如同大多數人認同的那樣是一個印度人,他真正的國籍應該是中國。。
當然,阿木漢松的這個說法隻能算作是一家之言,自從這個觀點提出來之後,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同時也有不少的人支持他,著名學者卡明斯基和井松根都是這一說法的支持者,但如同要最終證實,恐怕還需要更多的論據。
結語其實,很多學術争議都沒有最終的答案,也不必需要最終的結論,就如同釋迦牟尼的國籍一樣,事實上,釋迦牟尼到底是印度人還是中國人,這個争論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争論的過程之中,學者對釋迦牟尼的生平還有相關資料和知識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論證。這個争論過程遠比最後的結論重要。
然而,話說回來,釋迦牟尼是不是中國人有什麼要緊呢?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講求衆生平等,然而印度卻在種姓制度的泥潭深陷了成百上千年,而且如今的印度對佛教文化也是大為排斥,導緻如今的印度幾乎已經看不見佛教的蹤迹了。
反觀中國,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外,與中國的本土文化進行了深入地融合,與儒、道一起,漸漸構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