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俗稱“爛嘴角”。主要症狀表現為,口角處或潮紅出血,或幹燥脫屑,皲裂糜爛,口角皮膚被溢出的唾液浸漬呈現出黃白色,其周圍皮膚為範圍不等的輕度皮炎,皮膚皲裂與黏膜相連,滲出液結痂,張口疼痛出血。口角炎是不同因素所緻的口角部位的皮膚及其臨近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春、夏季天氣幹燥,是口角炎症的高發期,很多人深受“爛嘴角”困擾,輕者瘙癢難耐,影響美觀,嚴重者張口疼痛,難以進食。
口角炎的發生,大家一般都認為是上火所緻,但孰不知,造成嘴角“潰爛”的原因有很多:
1.維生素缺乏,尤其是維生素B族
2.白色念珠菌感染
3.唾液分泌過多,口角經常浸漬在唾液中
4.颌間垂直距離過短
5.消耗性疾病
6.壓力過大,口角過度緊張
相對應不同的原因,口角炎可分為如下幾類:
1、感染性口角炎
由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兩側口角出現紅色炎症,上皮發白,局部皮膚變厚。
2、接觸性口角炎
某些唇膏、油膏、香脂等化妝品以及可能引起變态反應的某些食物藥品等。易引起口角局部充血、水腫、糜爛明顯,滲出液增多,皲裂,疼痛劇烈。除口角炎外,可伴有唇紅部水腫,口腔黏膜靡爛等其他過敏反應症狀。因食物或藥品引起者,尚可有皮疹、荨麻疹等皮膚表現。
3、營養不良性口角炎
由營養攝入不足或消耗過多引起,或由糖尿病、貧血、免疫功能異常等全身因素引起。以維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見,有人認為維生素缺乏一年以上會出現口角損害。
4、創傷性門角炎
由急性創傷或嚴重的物理刺激引起。表現為單側口角區有長短不一的裂口,新鮮創口常有滲血或血痂。陳舊創口可有痂皮,或有水腫、糜爛。外傷引起者可伴局部組織水腫、皮下淤血。
5、颌間垂直距離過短性口角炎
老年無牙颌、牙齒嚴重磨耗,造成颌間垂直距離過短,口角凹陷下垂,唾液溢出提潰口角,局部組織發生炎症。
口角炎在進行治療時,要切記對症下藥,比如,針對營養不良性口角炎就要加大維生素的攝入;針對接觸性口角炎,在飲食、選用化妝品時要格外注意;針對颌間垂直距離過短性口角炎,老人要及時進行牙齒的鑲複等等。
但是,口角炎并非不可防,預防爛嘴角,要在平時的飲食上要多加注意了:
1、多吃潤燥食物
中醫認為,口角炎是“燥”引起的,預防也應将重心放在潤燥上。百合、銀耳、芝麻、核桃、甘蔗、牛奶、蜂蜜均為潤燥養肺益氣之佳品,可以多吃。辛辣油炸的食物則少吃為妙。
2、保持口唇清潔
如口唇發幹,可以塗少許甘油、油膏或食用油等,防止皮膚幹裂。同時家長要特别注意,教育兒童“爛嘴角”時不要用舌頭去舔。唾液中的鈉氯、澱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處殘留,極易導緻局部幹燥,從而發生糜爛。
3、注意膳食平衡
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肝髒、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蘿蔔、新鮮綠葉蔬菜等。因B族維生素很容易溶解于水裡,家庭做飯時注意防止維生素流失,米不要過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後切,切後盡快下鍋,炒菜時可加點醋。這些做法都有利維生素的保存和吸收。
4、吃橘子等水果要适量
吃桔子要适量,因為桔子是芳香溫類水果,多食易“上火”,其結果是會讓嘴唇更加幹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