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民為什麼要65歲才能退休

農民為什麼要65歲才能退休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0:43:26

近七成老人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強烈,表明退休年齡該延長了?

文/吳其倫

根據《2022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顯示:我國有68%老年人具有很強的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對于老人的想法,子女們的态度不一:35.7%的子女對父母再就業表示支持;25.3%子女不想讓父母繼續工作受累,認為退休後應該休息;24.7%表示心疼父母;7.3%的子女認為老年人再就業一定程度上搶占了年輕人的工作機會。

農民為什麼要65歲才能退休(近七成老人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強烈)1

老年人之所以會有退休後再就業的意願,無非這麼幾種情況:

第一,物價上漲、補貼子女等因素導緻老人退休金不夠花。

如今物價越來越高,生活成本越來越大,但是退休金不僅沒什麼漲幅,還延長了退休年齡。許多老年人在這樣的背景下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為現有退休金無法滿足更高層次的消費需求,甚至有些老人的壓力不僅在自身——有的老人需要幫襯自己的子女,即子女存在啃老現象,又或者孫輩的教育成長花銷巨大,自己的子女無法應付,于是需要老人救濟。

此外,衆所周知,我國農村養老制度很不健全,許多農村老人每月隻能領取100多塊錢的退休金,這完全不夠生活。根據《2022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顯示,以錢為導向的欲再就業老年人占34.3%。雖然數據如此顯示,但我覺得這類老人肯定遠不止這些,這類人群應當占大部分才對。

第二,想要實現自己未曾實現的抱負,以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許多老人在自己的領域内發光發亮,但退休後的他們瞬間失去了創造價值的機會。而從他們的身體狀況及工作能力,依然能夠勝任相關工作,于是他們有強烈的念頭重返崗位,以期繼續創造個人和社會價值,謀求新的職業發展,根據《2022

農民為什麼要65歲才能退休(近七成老人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強烈)2

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顯示,這類老人占比46.7%。

第三,與社會脫節,與子女分隔兩地,老人大多倍感孤寂

農民為什麼要65歲才能退休(近七成老人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強烈)3

由于老人的孩子大多身在外地,退休後又與社會嚴重脫節,許多老年人過着較為孤苦的生活,精神世界的問題無人照顧。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老人便想從其他事物中尋找慰藉。有些人選擇下棋、看書,有些人選擇跳廣場舞、刺繡、繪畫,但還有些人的孤寂無從宣洩,于是想要重回社會崗位。

這麼多老年人想要再就業,是好是壞?

我認為有好有壞,總體來看,利大于弊。

弊處在于,想要再就業的老人數量衆多,體現出我國養老制度的不夠完善,如果老人再就業形成趨勢,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年輕人的就業。

在資本的市場上,就業一種具有一種“劣币驅良币”的現象——許多崗位對從業者的素質、學曆、技能要求并不高,于是資本家更願意選擇更為廉價、更具有服從意識的勞動力。我國應屆畢業生是一派浩蕩的大軍,許多年輕人面臨着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但這些年輕人意氣風發,敢于對社會不公說“不”,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他們不甘接受微薄的薪水;但再就業的老年人很多具有一種“佛系”的感恩意識,他們認為“有一個工作就不錯了”、“工資低就工資低,總比在家閑着強”,本着“聊勝于無”的信條。在這樣的對比下,年輕人反而失去了競争力,資本更青睐于願意服從、“事情少”的老人們。

一旦讓這樣的情況出現,會出現惡性循環——年輕人工作越來越難找,社會面工資越來越低,就業者的就業意願越來越低下限,大齡工作者越來越多。由此,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前去考、考公、考編,大衆對社會就業的信任度會越來越低。

好處在于我國國民越發長壽,身強體健者越來越多,老人身體健康狀況普遍良好,他們有能力,也願意再就業,參與再就業的老人多了,意味着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多了,同時也意味着減輕社會負擔,這對于實現共同富裕大有裨益。

農民為什麼要65歲才能退休(近七成老人退休後再就業意願強烈)4

如何正确對待老年人就業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首先厘清“老人”這個概念。

我一直覺得,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實在是太早了!無論是身體狀況,還是智力水平,還是人脈資源,都能勝任很多工作。早在幾年前,我就提出建議,盡快出台舉措,延遲退休年齡,并為符合條件的退休老人提供合适的崗位,創造機會讓符合條件退休老人繼續工作。相關數據表明,到2050年,30%的人口是65歲以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壽命将延長。而退休年齡卻沒有延遲,這就導緻賦閑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其實,很多老人在退休後,還具備相當的工作能力。如果不能讓他們發揮餘熱,而是讓他們賦閑養老,這對于社會而言,不僅僅是浪費資源,更是增加負擔。

在我看來,我們實在不應該把男性60歲、女性55歲作為老人的起點,至少要将這個年齡向後推延五到十年,換言之,老人的标準至少應該從男性65歲、女性60歲開始算起。

盡管,我們的社會不應大範圍鼓勵老年人就業,因為,“退休”一詞的存在意義本就是讓老年人頤養天年、享受生活的,可對于那些具備工作能力的尚未真正變老的“老人”,我們的社會應該為他們提供充足的工作機會。尤其是那些有特殊專長的老人,如(醫療、教育、财會等)領域内的專家可返聘回崗位繼續發揮個人價值并培育新人,又如經濟困難的老人可為其提供較為簡單的工種以實現補貼家用。

想要普遍改善老人的生活境況,我們迫切要做的應當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的養老待遇,優化老人子女一輩及年輕人的工作環境,給農民以養老金,升級并嚴格落實勞動法。隻有這樣,老年人的生活才能好起來,也能實現社會的良性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