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有崽的家庭樂助人

有崽的家庭樂助人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12 18:15:14

有崽的家庭樂助人?中新網上海8月21日電 (申海 鄭瑩瑩)自閉症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等一些疾病的患者往往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利他行為異常,研究利他行為的神經機制可能為這些精神類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21日發布消息稱,該中心的龔能團隊與梁智鋒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有嬰兒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狨猴父母的解救利他行為顯著提高,嬰兒期小猴子的叫聲可以特異性激活狨猴父母相關的大腦皮層腦區相關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20日23時在線發表于期刊《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上,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有崽的家庭樂助人?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有崽的家庭樂助人(有崽的家庭樂助人)1

有崽的家庭樂助人

中新網上海8月21日電 (申海 鄭瑩瑩)自閉症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等一些疾病的患者往往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利他行為異常,研究利他行為的神經機制可能為這些精神類疾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21日發布消息稱,該中心的龔能團隊與梁智鋒研究組的最新研究發現,有嬰兒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狨猴父母的解救利他行為顯著提高,嬰兒期小猴子的叫聲可以特異性激活狨猴父母相關的大腦皮層腦區。相關研究成果于北京時間20日23時在線發表于期刊《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上。

利他行為是一種自願的、對其他個體有利,但對自身沒有益處甚至付出代價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在人類社會中廣泛存在,譬如“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情俠義,又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美好願景。

這項研究應用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主要是将一隻狨猴囚禁在四周被水包圍的“孤島”中,岸上的另一隻狨猴作為潛在的施救者,需要克服困難,跳入“孤島”中,開門将被囚禁者放出,讓其回到安全的岸上。

通過實驗,研究人員發現,有嬰兒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家庭成員(父母、哥哥姐姐)對解救嬰兒期小猴子表現出高度的積極性,相比之下,如果用食物替換嬰兒期小猴子,狨猴不會跳入島中,說明解救嬰兒期小猴子的行為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動機甚至大于獲取食物。并且,解救嬰兒期小猴子的行為随着小猴子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實驗中,當幼年狨猴長到兩個月大之後,狨猴父母就完全不會跳入島中實施解救行為。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嬰兒期小猴子的叫聲,可以直接誘導成年狨猴對其進行解救,更有趣的是嬰兒期小猴子的叫聲還可以促進狨猴父母之間的互相解救。

以上的所有解救行為隻存在于擁有嬰兒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而沒有嬰兒期小猴子的狨猴家庭中則幾乎沒有類似的解救行為。因此,研究人員總結認為,家庭中有嬰兒期小猴子的存在,可以促進狨猴的利他行為。

研究人員進一步通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手段發現,家庭中有嬰兒期小猴子的狨猴父母聽到嬰兒期小猴子的叫聲時,其聽皮層和島葉皮層等腦區會被特異性激活,而家庭中沒有嬰兒期小猴子的成年狨猴,則在這些區域沒有明顯激活,提示這些腦區可能與利他行為有關,為進一步探索利他行為的神經機制提供了基礎。

據悉,該研究在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非人靈長類研究平台主任龔能博士和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梁智鋒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主要由博士研究生黃俊鋒和助理實驗師程小春共同完成,研究得到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上海市的資助。(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