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的常用詞彙?1、少喜琴筝,已頗能語之,獨此技未有嫡傳 嫡 <di>:正宗、正支、正妻、正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傳統文化的常用詞彙?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1、少喜琴筝,已頗能語之,獨此技未有嫡傳。 嫡 <di>:正宗、正支、正妻、正子。
2、殺嫡立庶。 庶 <shu>:家庭的旁支、妾之子,與“嫡”相對。
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hui)。 七廟:帝王供奉的七代祖先,借代國家、王朝。
4、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考、妣、嫔:死去的父、母、妻。
5、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太廟:帝王的祖廟。
6、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孟仲叔季:自大而小的弟兄排行用語。
7、申之以孝悌之義。 孝:盡心奉養孝順父母。 悌(ti):尊從兄長。
8、因謂殇子夭。殇:未成年而死;未成年死者的葬禮或喪事。
9、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夭(yao):未成年而早死。嗣(si):繼承。
以上為宗法常用語。
1、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青廬:青布搭建的舉行婚禮的棚子。
2、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 (chao):諸侯按規定時間見天子的禮儀。
3、大王使凡伯來聘。 聘 (ping):帝王派高官慰問諸侯的禮儀。
4、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盟:在神面前殺生歃<sha>血,立誓締約的禮儀。
5、約言曰誓。 誓:用語言表示互不違約的禮儀。
6、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修敬:修飾禮儀,表示敬重。
7、刻石頌秦德,議封禅。 封禅 <shan>: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禮儀。
8、于是趙王乃齋戒五日。 齋 (zhai) 戒: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表示誠心敬意的禮儀。
9、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社稷 (ji):土地神、五谷神,代國家。
10、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犧牲:祭祀用的牛、豬、羊等祭品。
11、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古人祭祀,牛、豬、羊齊全叫太牢;缺牛,隻以豬、羊為祭品,叫少牢。
12、古代“天子死曰崩 (beng),諸侯死曰薨(hong),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民死曰死。 《禮記·曲禮下》
13、給屍體穿衣下棺,叫殓(lian),也叫入殓。
14、殡(bin)指殓而未葬,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也叫送殡。
棺:棺木,也指内棺。 椁(guo):外棺。 梓(zi)宮:帝王、皇後或重臣的棺椁。
15、日将暮,取兒稿葬。 稿(gao)葬:用草席裹屍埋葬(庶民)。
16、今所謂慧空禅院者褒之廬冢也。 廬冢:給父母尊長守孝而修建的房舍。
17、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之禮于廷。 九賓:又稱“九儀”,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禮儀,由九名傧相站殿上迎外賓上殿。
18、拜就是行叩頭禮,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禮節的方式。
19、拜跪于地引頭至地,多時方起 , 多用于臣拜君的最重拜禮,稱為稽(qi)首。
20、拜跪于地,引頭至地,頭額着地即起,多用于地位相等的人之間的拜禮,稱為頓首。
21、遭母憂,服阕。 憂:父母的喪事。 服阕:守孝期滿。
22、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 虛左:車上空出左位,以示尊重。
23、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 右:上,古人以右為尊。
24、吾得兄事之。 兄事:用對待兄長的禮儀來侍奉。
25、李、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 布讓:宴席上向客人敬菜勸餐。
26、在下為将軍接風洗塵。 接風:設宴接待遠客。
27、佛家最敬的跪拜禮稱為頂禮,類似稽首。
28、伏惟啟阿母。 伏惟:晚輩對長輩說話表敬(多用于書信開頭)。
29、帝王即位後在宗廟舉行的拜祖典禮,稱為廟見。
30、廉頗聞之,肉袒負荊。 負荊:古人認錯賠禮的禮儀。
31、古代任命大将舉行的隆重禮節稱為拜将(設壇參拜)。
32、朝堂内以南向坐為尊,房舍内以東向坐為尊。
33、兩手合抱施禮曰拱 (gong),兩手合掌或前推施禮為揖 (yi)。
34、乃辭謝曰。辭謝:婉言道歉。 侍立:站着陪侍。
35、既祖,取道。 祖:祭路神。
36、項王按劍而跽曰。 跽 (ji):直身跪起,準備起身,膝尚着地,表警惕。
37、府吏長跪告。 跪:直身,股離腳跟,用于有急事、表敬。
38、轲自知事不就,倚住而笑,箕踞而罵。 箕踞 (jiju):兩股着地,伸腿呈箕形,表傲視。
39、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布衣:古平民穿麻布葛衣,代平民。
40、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黔 (qian) 首:古代百姓以黑紗包頭,代百姓。
以上為使用頻率較高的禮儀用語。<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