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文章奉獻給您!
記得上大學那會兒,周末最惬意的事,就是與同學們一起去“小吃一條街”品嘗來自各地的著名小吃。那個時候的小吃街不像現在這般奢華高貴,講究一點的大多一個地攤、一口鍋,再擺上十餘張小方桌,四個小馬紮圍在四周。大多數是那種簡約的小吃,一輛三輪車,裝滿了鍋碗瓢盆,食客買上之後一邊走、一邊吃,滿滿的江湖煙火氣與市井的味道。今天,就來盤點一下10大接地氣的街頭小吃,多數人吃過五六種,全吃過的人還真不多:
一、長沙臭豆腐
如果說起哪種街頭小吃最具有穿透力,那非長沙臭豆腐莫屬。不管走在哪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哪怕隔了三街五巷,辨識度最高的小吃就是臭豆腐,這種能夠穿透靈魂的震撼味道,讓喜歡吃臭豆腐的人多遠都能夠找了去。一輛三輪車,一口炸臭豆腐的小鍋,炸好的臭豆腐裝進一次性的小食盒。人們可以坐在小方桌跟前慢慢品嘗,大多數人是一邊走、一邊吃,唉!那種重金屬搖滾樂般的靈魂味道,隻能用一句歌詞來形容:“一路芬芳啊!”
二、老北京焦圈豆汁
如果到了老北京,問起人們:“早餐吃什麼?”“當然是焦圈豆汁啊!”現在的焦圈豆汁都有了自己的小門店,對于傳統的老北京焦圈豆汁,人們大多通過一些影視劇才能夠看得到。一口油鍋炸着類似于油條的焦圈,現炸現賣,剛出鍋的焦圈還透出那股熱乎氣兒,往豆汁的碗裡一泡,這才是老北京最接地氣的傳統早餐模式。
三、西安肉夾馍
記得剛上班那會,年輕的小夥子飯量特别大,有時候夜裡12點下了夜班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這個時候,循着一束昏暗的燈光,在寒風料峭中永遠是現場制作肉夾馍的老師傅。一口烤爐,不管多冷的天,老師傅總是手法熟練地做好一個個白吉馍的餅胚,裝入烤爐,烤至兩面微微泛出金黃的焦斑。蜂窩煤的爐子上,坐着一大鍋早就鹵好的臘汁肉,挑肥揀瘦都随個人的意願,剁好的臘汁肉,澆上點臘汁,剖開還冒着熱氣的白吉馍,填進滿滿的臘汁肉。用黃色的草紙一包,一邊走、一邊吃着美味的肉夾馍,工作的勞累便不知不覺遁形無迹。
四、河南逍遙鎮胡辣湯
如果論顔值,逍遙鎮的胡辣湯絕對是最沒有底氣的一位,也因為顔值太低,幾次擦着舌尖而滑過,播出幾期之後才終于如願以償。雖然逍遙鎮胡辣湯的顔值有待商榷,上節目的話有礙觀瞻;但是,胡辣湯完完全全靠得是實力打拼。正宗的胡辣湯隻放胡椒,不放辣椒,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一碗胡辣湯頓覺全身暖和了很多。
五、陝西涼皮
單位上很多離家遠的同事,中午特别喜歡去買涼皮吃,那位賣陝西涼皮的老大姐也牢牢抓住了時機,每天中午的飯點一定會準時出現在單位的大門口。一輛三輪車,載着厚厚的一大摞涼皮,抓起一張,當當當!熟練地剁成寬條,再擦上大半根黃瓜絲,抓上一大把蒸好的面筋,行雲流水般調入一樣樣的調味料,每次還不忘關切地問一句:“要辣椒嗎?”最後方便袋一紮,便是最美味的一頓午餐。
六、天津煎餅馃子
也有的同事不想吃涼皮,旁邊的煎餅馃子就是絕佳的選擇。一口碩大的平底鍋,倒上面糊,攤成薄餅,灑上攪打好的蛋液,待蛋液微微凝固,刷上醬汁增加鹹鮮滋味,北方人稱油條為馃子,裹上一大根馃子,生菜、蔥花更是必不可少。喜歡辣的人也不忘專門叮囑一下,多放點辣椒醬,裹嚴實了,一般1-2個就能吃到撐。
七、雲南過橋米線
如果其他小吃都是為了養家糊口的營生,那雲南的過橋米線則純粹為了愛情。過橋米線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相傳,清代滇南蒙自市有一位秀才,為了專心讀書好考取功名,就到城外的一個小島專心讀書。每天他的妻子把煮好的米線給送去時,因為離家有一段距離,送去時都涼了。後來,秀才的妻子熬好雞湯,用熱雞湯澆淋米線,有了表面那層雞油,送去的米線還比較熱。因此,在十裡八鄉傳播開來,人們也紛紛效仿,因為秀才妻子送米線時,必須要經過一座小橋,這“過橋米線”便流傳了起來。
八、柳州螺獅粉
如果說起近幾年哪種街頭小吃最火爆,那非柳州螺獅粉莫屬。現在的柳州螺獅粉已經褪去了市井的煙火氣,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種網紅小吃。因為加入了酸筍的緣故,也使得柳州螺獅粉吃起來味道特别,一家吃粉,整個樓道都知道。
九、重慶酸辣粉
到過川渝地區,除了要品嘗正宗的川菜,吃紅油火鍋、麻辣燙之外,必須要嘗嘗這地道的重慶酸辣粉。不同于南方的米粉,重慶酸辣粉選用的是紅薯、豌豆澱粉制成的粉條,吃起來更勁道爽滑。重慶酸辣粉也集合了川渝小吃麻、辣、鮮、香、酸的特點,酸爽開胃、麻辣鮮香、油而不膩,有“天下第一粉”的美稱。
十、廣東羅定腸粉
到了廣東,那要品嘗的南粵經典街頭小吃非腸粉莫屬,可能人們感覺很奇怪,同樣是腸粉,怎麼會有廣州西關腸粉、潮州腸粉等不同的名字。這其實是為了迎合不同人的口味,原則上所有的腸粉都應該屬于羅定腸粉,分為布拉腸粉和抽屜式腸粉兩種。腸粉也是一種曆史悠久的傳統小吃,起源于唐朝時期的泷州,現廣東羅定市,當地稱為“龍龛糍”。相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嘗到了這種以“爽、嫩、滑”而著稱的龍龛糍時,贊不絕口。便乘興說道:“這龍龛糍有點像豬腸子,不如就叫腸粉吧。”羅定腸粉因此而得名,并在廣東流傳開來。
十大接地氣的街頭小吃,全吃過的人很少,看看有自己家鄉小吃嗎?朋友們,您們還吃過哪些美味又接地氣的市井街頭小吃呢?歡迎您在留言區積極評論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