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正在讀高中的兒子極度厭學,當初為了進這所學校,全家人可謂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如今眼看着孩子的成績呈現出斷崖式下滑的趨勢,無奈之下隻好給孩子辦理了降級手續,回到高一重讀。
可是,孩子的厭學情緒依然沒有改觀。這對夫婦都屬于那種對孩子的學習抱有高度期望值的人,每天不停地和我倒苦水,堅決不接受孩子的辍學請求。
反正就是一條,無論如何,你将來也要考上個本科院校!
講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讀書的,其實很多智商程度中上的低學曆成年人當年都有過不錯的學習條件,可有條件讀書和“把書讀成”是兩碼事。說到底,讀書這種事還要看個人的心性如何。總有人說,成績特别好的學生,都有着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這話倒也沒錯,對于絕大多數孩子而言,你隻需把課堂上的40分鐘利用好,争取弄懂老師講的每一個問題即可,其他時間就可以自由安排了,并不需要頭懸梁、錐刺股。
可是,道理往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誰來幫助孩子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标準答案自然就是孩子的親生父母。
我的這兩位朋友都有着貨真價實的大學學曆,孩子的母親本身就是一位人民教師,所以孩子還是很聰明的,但這兩口子犯了一個常見的錯誤:他們結婚後就一直和孩子的爺爺、奶奶住在一起。
孩子出生後,孩子自然就由爺爺、奶奶帶着,孩子的爸爸喜歡和同事喝酒,媽媽則是一位歌舞愛好者,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所以在孩子讀中學之前,他們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的參與度很低。前兩年孩子的爺爺因病去世,這個錯誤帶來的隐患終于開始爆發。
我們知道,習慣不分好壞,一旦養成,都很難更改。這個剛滿18歲的大小夥子當然也不例外,可想要讓他在這個時候養成一個新的學習習慣,這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父母和孩子就陷入了圍繞着學習問題而産生的拉鋸戰,周而複始,無休無止。
終于,孩子抑郁了,兩口子也懵了。
我給過這對夫婦提了兩條建議。
一,給孩子的未來打個折
具體說來,就是降低對孩子的要求,不必執着于二本院校的理想底線。
二,給孩子按一個暫停鍵
什麼學習成績、将來考二本及以上院校的想法,統統暫停,先把孩子的心靈問題解決好再說,一味地和孩子要成績,可能會導緻孩子将來的社會功能受損!
三,辍學
為了避免出現不可預知的風險,及時止損,待孩子痊愈之後再說。
可是,這對固執的家長還是無法接受任意一條建議,并且在孩子服藥期間依然去不停地督促孩子的學習,事情發展到了這個程度,似乎就走進了死胡同。
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孩子的爺爺、奶奶受教育程度不高,在輔導孩子學習方面,既沒有經驗也沒有能力。我們都知道“隔代親”的現象,所以他們在面對家中唯一的孫輩的時候,無法像當初對待孩子的爸爸一樣嚴厲,幾乎就是用“哄”的方式帶孫子,結果可想而知。
孩子的父親和我說,當初結婚的時候,盡管家境不錯,但父母想和他們夫妻同住,并沒有給他購置婚房。他當時覺得這樣也好,父母将來可以替他們帶孩子,如此一來,他們兩口子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當中了。
說到這裡,想必大多數網友都明白我的意思了,我真正想表達的觀點其實是“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新婚夫婦盡可能不要和父母同住。”,尤其是那種婚後馬上要小孩的夫妻。
所以,自己的孩子最好還是自己帶,等到孩子大了一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那個時候父母的年齡也大了,需要照顧,在這個階段再和父母同住就可以了。
當然,凡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能買得起新房就買,買不起就按揭,按揭都費勁就租房住,總之,與孩子的未來相比,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
我以前住的小區裡就有這樣一對鄰居,男主人月薪7000 ,女主人全職帶孩子(二胎),一家四口住在租來的房子裡,租金1000多元。就是靠着這個有限的收入,我看這一家四口過得也挺幸福的。很多人就是這樣,總是習慣于在主觀上放大未來可能要面對的困難,因此而舉步不前,直至事情崩壞。
關于婚後是否應該和老人同住問題,難倒了很多人,各種說法五花八門,讨論來讨論去,很多人依然是選擇了和父母同住,這裡面固然有很多人受限于家庭的經濟條件,但更多的人,是根本就沒做好單獨出來“頂門立戶”的心理準備。
在你自己都沒長大的情況下,你怎麼可能會成為一個合格的父親、母親呢?在這種情況下,你同樣沒有做好當别人父母的心理準備。
無獨有偶,這幾天先後看到兩段和這個問題有關的視頻,都是新婚夫妻和父母同住後發生了矛盾,進而引發沖突。
孩子餓了,想吃西紅柿炒雞蛋,女婿炒菜的時候切了三個西紅柿,孩子的姥爺不樂意了,劈頭蓋臉地把女婿批了一通,說你這孩子太不會過日子了,日子這麼過,早晚得弄崩了。
女婿也是獨生子女出身,那受得了這個,就個嶽父理論了起來。嶽父是個有偉人癖的人物,左手掐腰,右手一揮,說那你們就别過了,閨女啊,一會兒和他離婚吧!
閨女倒是站在丈夫這一邊,說這都什麼和什麼啊就離婚?西紅柿才幾個錢,愛放幾個就放幾個呗,您和他較這個真幹嘛?
嶽父一看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就開始砸東西,報警,直到媒體記者介入才作罷。
另一條視頻更有趣,一個丈夫周末下班回家,一進屋就看到了滿地的碗筷和食物,他問母親發生了什麼。
母親氣呼呼地說這都幾點了,你媳婦還不起床做飯?
兒子說你餓了就自己做飯呗,非要等她做?母親說那也不行,誰過日子這麼晚起床?
兒子說這是周末,又不用上班,多睡一會怎麼了?再說了,您往地上扔盤子扔碗幹什麼呢?
母親怒了,說我白生你了,兒子顯然也挺委屈,說我結婚又沒用你們花錢……母親大怒。
婚後和父母同住的初衷都是好的,但在這個獨生子女遍地的時代,一不小心就會演變成為親人反目的悲劇。這兩個案例中的年輕人還算應對得法,沒有讓自己的另一半太過委屈,反之,說有可能會引發婚變也算不得是危言聳聽吧?
畢竟,這樣的案例太多了。
下午和另一個朋友聊天,他說兒子好不容易從千裡之外回家探親,可就在家裡住了一天就去同學家聚會,夜不歸宿,搞得他心情惡劣。
我隻能安慰朋友。
我說你想想我們年輕時候的樣子就明白了,我們并非是和父母關系不好,但很多人在走向社會之後,的确是有一種“逃離父母身邊”的思維在作祟,畢竟很多人不想在父母的“監控”下生活,那樣會很不自在。
我拿我自己的情況舉例,我的父親是軍人出身,母親是醫生,剛畢業那幾年,我還是個程序員,過慣了黑白颠倒的日子,每次回家都很痛苦,每天天一亮,父母就來催我起床,尤其是我拿倔強的老父親,他的人生經驗告訴他,一個在太陽升起的時候還睡得和死豬一樣的年輕人,是不會有出息的。
這讓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也就成功地把我推向了一個力求獨立自主的方向,婚後我選擇了另立門戶,我隻能說這和孝道無關,但和新時代、新社會有關。看看歐美發達國家的情況,也許我們就釋然了。更何況,如果選擇了新婚階段就和父母同住,我們總要考慮伴侶的感受。對了,還有孩子教育的問題,畢竟在很多時候,我們在選擇和父母同住之後,他們會主動要求要幫我們帶孩子,這該如何拒絕?
當然,話雖如此,可随着我們的年齡不斷增長,總要面對垂垂老矣需要被照顧的父母,所以我們早晚還是要個父母同住的。可在那個時候,我們的孩子也長大了,這也就避免了文章開頭講的那個案例中出現的問題,您說對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