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轉,初四烙餅炒雞蛋”,這是我國北方人過年的習俗。但是你知道農曆正月初一為什麼吃餃子嗎?
餃子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傳統食品之一。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狀态,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娲造人有關。女娲抟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紮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着,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娲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内包有餡(線),用嘴咬着吃。
另一個普遍流傳的說法,餃子原名“嬌耳”,是中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南陽有個名醫叫張機,字仲景,自幼苦學醫書,博采衆長。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生命。
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回到家,心裡總挂記着那些凍爛耳朵的百姓。他叫弟子在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煮好後再把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吃了一段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複,就仿照“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當天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在冬至和大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後來人們便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
據考古發現1978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省滕縣的薛國故城,發掘了一座薛國君主墓。在出土的一套銅禮器中,有一個鏽蝕了的銅食器,打開一看,隻見裡面整整齊齊地排列着白色食品。都呈三角形,每個長5~6厘米,最寬處3.5~4厘米。發掘者認為,從形制上看,這一食品應該是餃子。這盒餃子出土不久,由于接觸了空氣而漸漸變黑,不過,從它開始呈現的白色表皮看,它大概是用面粉捏制的。至于這位墓主人生前享用過的餃子是什麼餡料,發掘者沒有公布,可能因為年代過于久遠,尚待研究。薛國是春秋晚期的諸侯小國,距今已經有2500多年曆史了。
據有關記載,三國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馄饨”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類似。而到南北朝時,馄饨就已“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了。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裡混着吃,所以稱“馄饨”。現在這種吃法在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裡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在西安的小飯館裡有酸湯餃子有些地區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征三陽開泰。又如配以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征團圓發财。餃子因所包的餡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龍江等地的達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将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線穿元寶”。
據文字記載:“正月初一盛馔同享,各種扁食,名角子,取更歲交子之義。”這個風俗始于明朝初年,借“交子”的諧音而取名為“餃子”,也是從那時起逐漸叫正月初一這頓餃子,天津人習慣吃用粉皮、香幹、果子、面筋、香菜等餡做成的素餃子,取“素”字的諧音—“肅肅淨淨”過年;也有的地方喜歡吃葷餃子,但一般都講究餃子在除夕晚上包好,半夜12點鐘開始吃,還要燃放鞭炮。因為半夜12點鐘是子時的正中,除夕的子時恰好是來年正月初一的開始,吃餃子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所以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
在過年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将錢币、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裡,看家人誰能吃到,由所包之物寓意吃到者來年之運,不管吃到的是什麼,都有一種美好吉祥在等待。除夕之夜,小孩們為吃到餃子内所包之物左挑右揀,一副誓不罷休的架勢,一家人團圓于餐桌前,其樂融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