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盤點與展望?每年、每月,甚至是每周,我們可能都在給自己立各種flag、定各種目标,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半年盤點與展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每年、每月,甚至是每周,我們可能都在給自己立各種flag、定各種目标。
減肥20斤、每天跑步5公裡,培養一個興趣愛好,每周讀一本書,每天堅持寫日志……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而立的flag依舊是flag,隻是我們的行動越來越少。
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自己内心深處那麼希望改變,也那麼地懂得改變的重要性,但是依然難以做到?
就像開頭那一句話說的:道理我都懂,但是為什麼做不到?
保羅·梅耶在《知道做到》這本書當中說到,影響我們從Know-How到行動的飛躍主要有三個原因:信息量過載、消極性過多、缺少跟進。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立的flag無法做到也和這3點有關:
信息量過載
你還記不記得自己為自己立flag的時候立了多少?
是不是經常會發現,一下子發現自己有好多事情要做,有好多東西想要學習,有好多方面想要提升,所以一次性給自己立了多個flag:減肥、看書、提升收入、練字、寫公衆号文章、錄制視頻?
結果呢?
我們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在最開始很有熱情的時候,這些事情都還能堅持,但是一旦熱情消失,自己就很難再完整的将這些事情堅持下去。
在前段時間,我也給自己立了很多flag,閱讀、聽書、寫作、鍛煉、本職工作提升、練字,而且我還很詳細的為自己規定了每項任務的完成時間。結果呢?結果就是我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尾,很快我就放棄了。
消極性過多
俗話說: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
我們的改變也不是一次性就能達到的,沒有電影中那種吃一個水果獲得百年功力的傳奇,也沒有那種獲得一本秘籍閉關幾天就能夠成為絕世高手的奇迹。
我們知道沒有,但是我們心裡卻在希望有。
總是希望自己學了一個技能,立馬就能夠成為行業高手;
總是希望自己運動了幾天,就能夠立馬瘦幾斤;
總是希望自己寫了幾篇文章,就能夠有幾個W的閱讀量。
我們有太多太多的“立馬”。
然而,實際情況是:任何一項改變都需要我們大量的練習、大量打磨才可能成功。
但是我們太浮躁,總希望能夠快速見效,一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我們心裡就會開始煩躁,就會開始懷疑我們的行動是否有效,就會開始産生各種消極情緒。
之前的立flag的熱情慢慢地被這種消極情緒取代,最終一切都不了了之。
缺少跟進
我們立flag往往是我們自己看到某篇文章、突然發現自己某個缺點、發現别人怎麼怎麼樣,然後一時間想到自己,心靈受到觸動,就為自己立下了很多的flag。這種熱情是相對比較短暫的,很容易消退。
我們在後續的flag的執行過程彙總,缺乏有效的、持續的跟進措施保證自己能夠按照之前立flag的熱情,高效率的把這些flag執行下去。
講了這麼多原因,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定的flag能夠執行下去呢?
給大家分享幾個方法:
第一,flag宜少不宜多。
我們每次立的flag太多,導緻自己沒有精力完全地将這些flag落實下去,一旦某天有一兩個flag沒有完成,就會産生一種滑坡效應,我們整個的flag都受到影響。
因此,我們一次給自己立flag,一到兩個就可以了,絕對不能超過兩個。一次改變、培養一兩個習慣,當這兩個習慣培養起來之後,再去考慮培養其他的習慣。
當我意識到自己立的flag太多之後,我立馬進行了削減,削減到兩個:每天堅持鍛煉、每天錄制一個音頻,先堅持一個月。到這個月25号,都已經順利地達成了目标,完成了25個心理學效應音頻的錄制,鍛煉也基本上堅持下來。
第二,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先知。
受現在信息高度發達的影響,我們對成功的期望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希望更快速的成功,無論是做什麼事都希望今天播種,明天就能收獲。我們忽略掉了成長是需要過程的,更忽略掉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的各種問題。
因此,我們在自己制定flag的時候,就可以先預判一下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并對這些問題先制定一些應對方案,這樣就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更加從容應對。也能夠讓問題出現的時候,自己心裡有一絲安慰。
比如,在我錄制心理學效應音頻的過程中,我就先預判了幾個問題和應對措施:
聽衆少——我告訴自己這是自己為培養自己的習慣而錄制,聽衆隻是額外的收益,多少不在乎;
缺乏素質——我先在網上找了一堆的心理學效應,大概有150個,錄制30個左右可以慢慢地挑;
缺乏靈感——提前準備,每天寫完當天的,再看幾個心理學效應,哪一個特别有感覺,就先思量一番;
工作太忙,沒時間——允許自己有一些例外情況,但是必須在後面把這些漏掉的補上來。
第三,告訴全世界,讓大家一起來監督你。
當我們立了某個flag之後,我們可以在微信朋友圈給自己宣傳宣傳,大聲告訴大家我要做什麼事情了,每天要來打卡,歡迎大家監督。還可以給自己制定一些懲罰措施,比如無故缺勤,就給點贊的朋友發個10塊的紅包,幾百個朋友點贊,你想想這個壓力。
這樣一來,把自己逼上絕路,不堅持都不行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可以把自己的堅持、動态、心得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過程中有朋友的點贊和肯定,我們會更加有收獲感,也能夠更好的堅持。
第四,将目标分解到可監控的步驟
我們很多時候之所以中途放棄掉我們的目标,是因為我們感覺這個目标太大、實現起來太難。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将我們的目标進行細化、分解,分解到可執行的步驟。
這分解不是将今年減肥20斤,而是分解到每個月減肥2斤,其實這樣的分解效果不是很好。我們可以借鑒前輩的經驗,大概估計一下,要減肥2斤,需要每天多大的運動量,需要控制飲食到什麼程度。
細化下來,每天按照這個标準去執行就行了,先将目标放一放。堅持一兩個月之後,再去結合自己的情況對這些步驟進行調控就可以了。
這樣一來我們有了每天可以具體監控的指标,也不用天天望着大目标而感覺無處發力了。
第五,多一點儀式感,給自己一些階段性的獎勵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打遊戲,甚至沉迷遊戲?
是因為遊戲的反饋機制特别及時,有相應的動作就會有相應的回報。他的成就激勵非常的及時、非常的明确。
我們也可以将這種方式引入到我們自己的目标管理過程中來,在我們上一個步驟的基礎上,為我們每一個階段的任務的完成制定一個獎勵。
比如,完成跑步100公裡,獎勵自己一個之前想買的小禮物;完成300公裡,給自己一個更大一點的獎勵。這個獎勵,最好是和自己的興趣愛好結合起來,這樣會更加有效果。
比如,我喜歡做些木工雕刻,一直想買一套電動工具,300塊錢左右,我就給自己定了目标,堅持一個月完成每日打卡,就給自己買一套。每天看看,那是動力十足啊。
第六,興趣是一種能力,方式方法一定要正确
興趣是一種能力。
為什麼我們喜歡做一件事?因為我們能做成、能夠做好,這件事能夠給我們帶來愉悅感。
如果這事怎麼做都做不成,你試試你還會不會有興趣。
所以,我們在培養自己新的習慣、完成自己新flag的過程中,不能隻是蠻幹,而要去學習正确的、有效的方法,讓自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隻有這樣,我們才會有動機、有心情做下去。
好了,講了這麼多,都還是道理。真正将道理落到實處,還是在于我們自己踏出去行動的那一步。
你已經想得夠好了,行動起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