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的世界五花八門
除了最熟悉的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
還有神秘的調和油
多年高富帥橄榄油
網紅椰子油
到底該怎麼挑?
才能吃好,吃得健康?
> > > > 高 富 帥 の 橄 榄 油 < < < <
可以直接喝、拌沙拉、塗面包
甚至作為護發素的替代品。
由于富含對人體有益的
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
廣告語稱頌它“健康的油品”,
站在超市貨架上
它以高單價傲視群雄
要把真正的高富帥帶回家,
務必認準“特級初榨”
在英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中
分别對應的是
Extra Virgin、Extra Vergine、Extra Virgen
“特級初榨”是國際橄榄油協會制定的
橄榄油分類标準裡最好最頂級
但特級初榨橄榄油并不适合中餐烹饪習慣
由于特級初榨橄榄油煙點低
插播一個油界裡的逼格名詞
| 煙 點 |
油加熱後開始産生煙的最低溫度就是煙點。
達到煙點後,油開始變質産生各種有害健康的物質。也就是說,烹饪溫度高于煙點,不僅是食用油會變味,營養價值也會開始惡化!嗯,長胖就是這麼來的~
煙點低的特級初榨橄榄油
适合拌色拉和做基礎醬
歐洲人愛橄榄油
但不是所有菜都會用到特級初榨
歐洲菜基本款油品就是普通橄榄油,
如果一定要用橄榄油燒中國菜
可以用高煙點的橄榄果渣油(238°C)
但市面上很少有賣
> > > > 西 餐 标 準 款 の 黃 油 < < < <
西餐的濃湯加的都是黃油,
經典的意面番茄肉醬用的也是黃油,
黃油煎蘆筍、蘑菇都是無上美味,
烘焙蛋糕更少不了黃油
(就是這麼不可替代)
黃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油脂。
冷藏狀态下是比較堅硬的固體
到了28攝氏度左右
會變得非常軟
這時候就可以做烘焙中的
“打發黃油”這個動作了
> > > > 新 晉 網 紅 の 椰 子 油 < < < <
可以做飯,做沙拉
做護甲油,護發素
還能當卸妝油
甚至做眼膜
椰子油火遍了歐美社交媒體
是被歐美女性熱捧的爆款
有媒體報道說
米蘭達可兒的保養秘訣
在于每天吃4勺椰子油
小S也親身推薦椰子油
椰子油是椰樹的果肉壓榨萃取的食用油
被譽為是唯一低熱量、
不含膽固醇的食用油。
這兩年,
食用油界幾乎最好的贊美詞都給了它。
關鍵是
椰子油好吃還帶着迷人椰香。
就是這麼完美。
> > > > 昔 日 中 餐 霸 主 の 豬 油 < < < <
用豬油清炒蝦仁
蝦仁才夠白
用豬油點白粥
白粥才夠香
用豬油做鮮肉月餅
表皮才會起酥
豬油可以說是很多中餐的
畫龍點睛之筆
作為動物油脂
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超過了40%;
加上含有膽固醇,
這些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使豬油逐漸在中餐桌上失去霸主地位
但在以美食聞名的潮汕地區
至今保留了大量用豬油的菜式
蚝烙、粿條湯都用豬油烹饪而成。
> > > > 泡 面 功 臣 の 棕 榈 油 < < < <
棕榈油主要是拿來炸方便面。
一方面是因為價格偏低,
另一方面是飽和脂肪酸很多,
更加穩定不容易被氧化,
簡直是高溫加工的食品工業的寵兒,
比如炸油條什麼的,
但因為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
所以不能算是健康的食用油。
> > > > 鄰 家 小 弟 の 菜 籽 油 < < < <
舌尖上的中國裡介紹的徽州臭豆腐
要用菜籽油才好吃
爽翻了的四川火鍋紅油
也用了菜籽油(清油火鍋)
中國是世界上菜籽油産量最高的國家,
菜籽油也是百姓生活中最常見的食用油。
有研究表明
菜籽油中含有的芥酸會引起心肌脂肪沉積,
不建議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病人食用菜籽油。
> > > > 中 餐 三 劍 客< < < <
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大豆油是全國炒菜用油No.1
因為價格低,飯館用的基本都是豆油。
葵花籽油的香味更勝一籌
顯得更高級。
花生油有着辨識度極高的花生香,
所以更受歡迎
> > > > 神 秘 來 客 の 調 和 油 < < < <
顧名思義
就是将兩種以上的油調配在一起制作而成。
為了搶占市場
商家絞盡腦汁推出了各種新賣點
以花生、茶籽、菜籽為主設計的調和油,往往打“香味”牌。
以魚油、橄榄油、藻油為主設計的調和油,往往比較貴。
橄榄油 茶籽油,橄榄油 玉米油的調和油,因為有了橄榄油,往往打健康牌。
還有所謂的1:1:1,三合一,往往打黃金比例牌。
都是套路!
并沒有任何證明調和油有哪種所謂的黃金比例。
看到這裡
你也是懂油的人了。
———— 溫馨提示 ————
中華營養學會建議,每天吃油最好少于30g。
減少油的攝入量:
推薦使用噴霧瓶裝油,噴灑在鍋底即可。
正确的用油量:
倒入炒鍋後,油起到潤滑和防粘的作用,就足夠啦。
*以上部分内容整理自網絡
*小廢柴表情圖片來自紫龍
歡迎訂閱頭條号:【天天果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