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縱筆》
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
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
簡注
縱筆:放筆而寫。蕭散,狀頭發稀少。報道二句,有人報告說蘇轼睡得很香,和尚就輕輕敲鐘,以免驚醒他。
散繹:
曆經風霜白發滿頭稀稀拉拉,小閣裡一張藤床把多病之身安下。
有人報告說我睡得很甜美,和尚怕驚醒我就把五更的鐘聲輕輕敲打。
評析
紹聖四年(1097),東坡在惠州白鶴峰下建成新居,作《白鶴新居上梁文》,中有:“盡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詩句,與《縱筆》詩同,當是同時之作。以白描手法,寫意筆觸,勾勒出一位飽經風霜,老病纏身,卻又安閑自适的自我形象,很俏皮,令人莞爾。大約東坡自己也頗為得意,故兩處用之。
《艇齋詩話》載,時相章惇讀到“春睡美”之語,覺得蘇轼竟如此快活,大為惱火,于是将他再貶儋州。這當然是因為人們喜歡這首詩,而給它制造的傳聞。
然而,南宋的陸遊卻又在這次的再貶之舉中看出奇異之處,他說,蘇子瞻貶儋州,蘇子由貶雷州,“皆戲取其字之偏旁也”(《老學庵筆記》)。這确實有惡作劇的嫌疑,可以看出章惇之流具有将蘇轼蘇轍兄弟置于死地的目的。
清代王文诰說,惠州的東坡祠有“睡美處”三間,他曾親到其地。這“睡美處”應該就是東坡“春睡美”的地方,被熱愛東坡的鄉人保留下來人,以為紀念。
附圖四幅:惠州東坡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