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如何快速掌握cad繪圖

如何快速掌握cad繪圖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2:42

點擊上方頭條号“機械設計一點通”關注我們,每天學習一個機械設計相關知識點


使用計算機繪圖就是為了提高繪圖速度和效率,然而CAD的繪圖命令多達數百條,要将這些指令全部掌握,不但煩瑣,而且沒有必要。但是把這些指令活學活用,會給我們的繪圖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樣的圖紙,有的人效率很高,半天就可以做好,有的人卻效率很低,甚至三天都還沒做好,這就是效率的差異,在如今的社會,效率高就意味着相同的時間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收入也會更高。那麼如何提高CAD的出圖速度呢?

如何快速掌握cad繪圖(CAD作圖技巧-如何提高CAD畫圖速度)1

如何提高CAD畫圖的速度

實踐證明使用Auto CAD加快繪圖速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使用樣闆圖、用好當前點、塊與屬性,巧妙使用命令的組合以及靈活使用層和Ucs。

一、遵循作圖原則

除了一些命令我們需要掌握之外還要遵循一定的作圖原則,為了提高作圖速度,用戶最好遵循如下的作圖原則:

1.作圖步驟:設置圖幅→設置單位及精度→建立若幹圖層→設置對象樣式→開始繪圖(最好是前期設置好樣闆圖, 包括層,每一層的線形,顔色,标注時字的大小,字的縱橫比,箭頭大小,繪圖範圍等一些限制設置。樣闆圖中甚至還可以包含一些通用的圖形,如圖框,标題欄,粗糙度符号等,凡是公用的參數,圖形等都可以放在樣闆圖中。這樣便于各個使用該樣闆圖的圖形共享。将一些常用設置,如圖層、标注樣式、文字樣式、栅格捕捉等内容設置在一圖形模闆文件中(即另存為*.DWF文件),以後繪制新圖時,可在創建新圖形向導中單擊"使用模闆"來打開它,并開始繪圖。)

2.繪圖始終使用1:1比例。為改變圖樣的大小,可在打印時于圖紙空間内設置不同的打印比例。

3.為不同類型的圖元對象設置不同的圖層、顔色及線寬,而圖元對象的顔色、線型及線寬都應由圖層控制(BYLAYER)。(這一條也可在第一點中設置模闆)

4.需精确繪圖時,可使用栅格捕捉功能,并将栅格捕捉間距設為适當的數值。

5.不要将圖框和圖形繪在同一幅圖中,應在布局(LAYOUT)中将圖框按塊插入,然後打印出圖。

6.對于有名稱的對象,如視圖、圖層、圖塊、線型、文字樣式、打印樣式等,命名時不僅要簡明,而且要遵循一定的規律,以便于查找和使用。

二、選用合适的命令

用戶能夠駕馭AutoCAD,是通過向它發出一系列的命令實現的。AutoCAD接到命令後,會立即執行該命令并完成其相應的功能。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盡管可有多種途徑能夠達到同樣的目的,但如果命令選用得當,則會明顯減少操作步驟,提高繪圖效率。下面僅列舉了幾個較典型的案例。

1.生成直線或線段

(1)在AutoCAD中,使用LINE、XLINE、RAY、PLINE、MLINE命令均可生成直線或線段,但唯有LINE命令使用的頻率最高,也最為靈活。

(2)為保證物體三視圖之間"長對正、寬相等、高平齊"的對應關系,應選用XLINE和RAY命令繪出若幹條輔助線,然後再用TRIM剪截掉多餘的部分。

(3)欲快速生成一條封閉的填充邊界,或想構造一個面域,則應選用PLINE命令。用PLINE生成的線段可用PEDIT命令進行編輯。

(4)當一次生成多條彼此平行的線段,且各條線段可能使用不同的顔色和線型時,可選擇MLINE命令。

2.文本注釋

(1)在使用文本注釋時,如果注釋中的文字具有同樣的格式,注釋又很短,則選用TEXT(DTEXT)命令。

(2)當需要書寫大段文字,且段落中的文字可能具有不同格式,如字體、字高、顔色、專用符号、分子式等,則應使用MTEXT命令。"

3.複制圖形或特性' M

(1)在同一圖形文件中,若将圖形隻複制一次,則應選用COPY命令。

(2)在同一圖形文件中,将某圖形随意複制多次,則應選用COPY命令的MULTIPLE(重複)選項;或者,使用COPYCLIP(普通複制)或COPYBASE(指定基點後複制)命令将需要的圖形複制到剪貼闆,然後再使用PASTECLIP(普通粘貼)PASTEBLOCK(以塊的形式粘帖)命令粘帖到多處指定的位置。

(3)在同一圖形文件中,如果複制後的圖形按一定規律排列,如形成若幹行若幹列,或者沿某圓周(圓弧)均勻分布,則應選用ARRAY命令。

(4)在同一圖形文件中,欲生成多條彼此平行、間隔相等或不等的線條,或者生成一系列同心橢圓(弧)、圓(弧)等,則應選用OFFSET命令。

(5)在同一圖形文件中,如果需要複制的數量相當大,為了減少文件的大小,或便于日後統一修改,則應把指定的圖形用BLOCK命令定義為塊,再選用INSERT或MINSERT命令将塊插入即可。

(6)在多個圖形文檔之間複制圖形,可采用兩種辦法。其一,使用命令操作。先在打開的源文件中使用COPYCLIP或COPYBASE命令将圖形複制到剪貼闆中,然後在打開的目的文件中用PASTECLIP、PASTEBLOCK或PASTEORIG三者之一将圖形複制到指定位置。這與在快捷菜單中選擇相應的選項是等效的。其二,用鼠标直接拖拽被選圖形。注意:在同一圖形文件中拖拽隻能是移動圖形,而在兩個圖形文檔之間拖拽才是複制圖形。拖拽時,鼠标指針一定要指在選定圖形的圖線上,而不是指在圖線的夾點上。同時還要注意的是,用左鍵拖拽與用右鍵拖拽是有區别的。用左鍵是直接進行拖拽,而用右鍵拖拽時會彈出一快捷菜單,依據菜單提供的選項選擇不同方式進行複制。

(7)在多個圖形文檔之間複制圖形特性,應選用MATCHPROP命令(需與PAINTPROP命令匹配)。

三、打開或關閉一些可視要素

圖形的複雜程度影響到AutoCAD執行命令和刷新屏幕的速度。打開或關閉一些可視要素(如填充、寬線、文本、标示點、加亮選擇等)能夠增強AutoCAD的性能。

(1)如果把FILL設為OFF,則關閉實體填充模式,新畫的迹線、具有寬度的多義線、填充多邊形等,隻會顯示一個輪廓,它們在打印時不被輸出。而填充模式對已有圖形的影響效果,可使用REGEN命令顯示出來。另外,系統變量FILLMODE除控制填充模式之外,還控制着所有陰影線的顯示與否。

(2)關閉寬線顯示。寬線增加了線條的寬度。寬線在打印時按實際值輸出,但在模型空間中是按象素比例顯示的。在使用AutoCAD繪圖時,可通過狀态條上的LWT按鈕,或者從"格式"菜單中選擇"寬線"選項,用"寬線設置"對話框将寬線顯示關閉,以優化其顯示性能。系統變量LWDISPLAY也控制着當前圖形中的寬線顯示。

(3)如果把QTEXT設為ON,則打開快顯文本模式。這樣,在圖樣中新添加的文本會被隐匿起來隻顯示一個邊框,打印輸出時也是如此。該設置對已有文本的影響效果,可使用REGEN命令進行顯示。另外,系統變量QTEXTMODE也控制着文本是否顯示。這在圖樣中的文本較多時,對系統性能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4)禁止顯示标示點。所謂标示點,是在選擇圖形對象或定位一點時出現在AutoCAD繪圖區内的一些臨時标記。它們能作為參考點,能用REDRAW或REGEN命令清除,但打印輸出時并不出現在圖紙上。欲禁止标示點顯示,可将BLIPMODE設為OFF,以增強AutoCAD的性能。

(5)取消加亮選擇。在缺省情況下,AutoCAD使用"加亮"來表示當前正被選擇的圖形。然而,将系統變量HIGHLIGHT的值從1改為0,取消加亮選擇時,也可增強AutoCAD的性能。

(6)順便一提的是,将系統變量REGENMODE的值設為0,或者将REGENAUTO設為OFF,可以節省圖形自動重新生成的時間。

四、及時清理圖形

在一個圖形文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沒有使用的圖層、圖塊、文本樣式、尺寸标注樣式、線型等無用對象。這些無用對象不僅增大文件的尺寸,而且能降低

AutoCAD的性能。用戶應及時使用PURGE命令進行清理。由于圖形對象經常出現嵌套,因此往往需要用戶接連使用幾次PURGE命令才能将無用對象清理幹淨。

五、使用命令别名和加速鍵

AutoCAD為一些比較常用的命令或菜單項定義了别名和加速鍵。使用命令别名和加速鍵可以明顯節省訪問命令的時間。命令别名是在acad.pgp文件中定義的。用任何文本編輯器打開并編輯該文件,就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改命令别名。用這種方法定義的别名,當重新進入AutoCAD時即可使用。在最新的軟件版本中,用戶不必退出AutoCAD就可以利用快車工具重新定義命令别名,但如果使用這種方法,則需要在第一次使用新定義的别名之前,執行REINIT命令以對軟件重新初始化。CAD設計論壇命令加速鍵是在acad.mnu文件中定義的。欲添加、删除或更改命令加速鍵,用戶隻能用文本編輯器對acad.mnu文件進行編輯修改。修改過的*.mnu文件必須用MENU命令加載并編譯後,新定義的命令加速鍵方可使用。CAD的圖設密碼:autocad2004及以上均可

步驟一:将要加密的文件另存,在出現的保存對話框中選右上角的Tools然後選其下的security options

步驟二:在打開的對話框中的Password...下的輸入框中輸入你的密碼。

步驟三:在步驟二确定後,會出現密碼确認對話框,在此再次輸入你剛才輸入的密碼,兩次輸入的要完全一緻。确定之後你的文件就加密了。再次打開時就要輸入密碼了。忘了密碼文件就永遠也打不開了,所以加密之前最好先備份文件。


歡迎大家在評論處補充你認為文章中有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這樣下一個閱讀的人就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更多機械,制造,設計類 幹貨文章,請關注我們的頭條号“機械設計一點通”,做一個愛學習的機械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