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00:08:08

蘇轼(1037~1101)北宋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東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1

那些奸佞的小人誣蔑他“銜怨懷怒,恣行醜诋”“指斥乘輿”“包藏禍心”,把他投入大獄。一時親友驚散,家人震恐。蘇轼在獄中遭受诟辱折磨,有時感到難免一死,曾寫兩首詩與弟弟訣别,有“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的詩句。幸虧親友的營救,當時的宋神宗也不想殺他,這年年底,結案出獄,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的名義被貶谪到黃州。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轼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1082年秋、冬,蘇轼先後兩次遊覽了黃州附近的赤壁,寫下兩篇賦。蘇轼所遊得是黃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戰處。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2

元豐三年正月到黃州,蘇轼一住就是五年,在這裡他生計困難,在友人的幫助下,開了幾十畝荒地,掘井築屋,躬耕其中,号“東坡居士”。蘇轼在黃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受到這樣殘酷的打擊感到憤懑、痛苦;另一方面,時時想從老莊佛學求得解脫。同時,在他躬耕農事與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溫暖,增強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現了曠達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現實。他的前後赤壁賦正反映了這時的思想情感。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3

赤壁賦分為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本文為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4

寫作背景:熙甯九年十月,王安石變法受挫,變法動向發生逆轉,一些投機新法的分子,結黨營私,傾軋報複,耿直敢言的蘇轼成了官僚們政治傾軋的犧牲品。元豐二年四月到達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罪證是蘇轼的一束詩文。原來在蘇轼的詩文中曾流露過一些牢騷,表示過對新法的不同意見,也針砭新法的流弊,其目的無非是“緣詩人之義,托事以諷”,這些就成了遭受彈劾的把柄。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5

蘇轼的書法重在寫“意”,走自己的路。“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謂“其書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至于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為第一”。氣韻,可以說是他的書法最大特點。明董其昌更盛贊他“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故世稱蘇的書法之美乃“妙在藏鋒”、“淳古道勁”、“體度莊安,氣象雍裕”、“藏巧于拙”,是“氣勢欹傾而神氣橫溢”的大家風度,而他的書論寓意之說則更加精辟,既為當世直視,又為後世楷模。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6

蘇轼在談到自己的書法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正是這種追求意趣的書法風格取向,這種注重書法的表現形式,努力豐富各種對比關系的做法,影響深遠。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7

值得一提的是,蘇轼與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8

附:《前赤壁賦》全文如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袅袅,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後赤壁賦小楷書法作品(顯平毛筆小楷書東坡居士前赤壁賦)9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舻千裡,旌旗蔽空,酾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 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将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