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常見疾病包括觸痛、足底可疑神經瘤、跗管綜合征、趾疾病這四種,本文主要講解這四種疾病的常見檢查方法。
01、觸痛(一)足跟周圍的觸痛
跟骨骺炎(圖1A);跟骨上方外生骨疣、跟腱滑囊炎(圖1B);跟骨前方外生骨疣、足底筋膜炎(圖1C);弓形足(圖1D)。
圖1 足跟周圍觸痛
(二)前足觸痛
1.跖骨頭下方觸痛
廣泛的跖骨頭下方觸痛,常見于跖骨痛、平足、高弓足、痛風和類風濕關節炎(圖2)。
圖2 跖骨頭下方觸痛的檢查
2.第二跖骨頭部觸痛
第二跖骨頭下方和第二跖趾關節上方觸痛,常見于類風濕關節炎、外翻後遺症導緻的第二趾半脫位(圖3)。
圖3 第2跖骨頭部觸痛的檢查
3.Friberg病
足背局部腫脹,觸診時第二跖趾關節增厚、跖趾屈曲痛和關節的觸痛可診斷為Friberg病(第二跖骨病、第二跖骨增厚和第二跖骨頭軟骨病)(圖4)。
圖4 Friberg病的檢查
4.行軍足
足底和足背于第二、三跖骨頸或跖骨幹的觸痛發生于行軍足骨折(圖5)。
圖5 行軍足的檢查
5.Morton神經瘤
跖骨頭間明确的觸痛(常見于第三和第四趾間)常見于跖趾間神經瘤(Morton神經瘤)(圖6)。
圖6 Moton神經瘤的檢查
02、足底可疑神經瘤1.Munder征
擠壓跖骨頭注意是否能再現患者疼痛和感覺異常的症狀(Munder征)(圖7A),同時協調地用另外一隻手由足底和足背反向擠壓。如有活動型神經瘤存在這可能産生痛性咔嗒音(圖7)。
圖7 Munder征
2.足底感覺損害
如患者主訴足趾的感覺異常,感覺損害的檢查應包括兩側趾蹼間隙(圖8)。
圖8 感覺損害的檢查
3.跖趾關節抽屜試驗
某個跖趾關節的失穩所緻的症狀和體征可與Morton跖骨痛相混淆,因此常要做抽屜試驗:分别用兩手抓住所懷疑關節的兩側跖骨(圖9A),同時牽引足趾(圖9B),試圖使其向背側脫位(圖9C)。如有疼痛和過度移位即可診斷為不穩定。
圖9 跖趾關節抽屜試驗
03、跗管綜合征1.胫後神經觸痛
跗管綜合征時,胫後神經走行上方可有觸痛,但更常見的是足局部的疼痛和感覺異常。注意同一部位的觸痛也可發生于胫後肌腱有病變時,特别是足抗阻力内翻時可發生觸痛(圖10)。
圖10 胫後神經觸痛的檢查
2.Tinel征
跗管綜合征時,輕叩胫後神經會導緻足底的感覺異常(圖11)。
圖11 跗管部Tinel征
3.足底感覺
檢查足底和足趾胫後神經的兩分支——内外側跖神經分布區的感覺,實際上跗管綜合征時感覺的喪失很少見(圖12)。
圖12 足底感覺檢查
4.背屈-外翻檢查(Kinoshita試驗)
最大限度的背伸踝關節(圖13A),和所有的跖趾關節(圖13B),外翻足并維持于此位置(圖13C),陽性患者可誘發跗管綜合征出現,有時幾秒之後即可出現。同時檢查局部觸痛的增加(圖13D)。
圖13 足背屈外翻檢查
5.止血帶試驗
對可疑病例,在小腿上止血帶并充氣使其壓力大于收縮壓,如1~2分鐘後可誘發跗管綜合征出現,診斷即成立。由于止血帶使腓淺神經受壓導緻的足背感覺異常和疼痛非常少見(圖14)。
圖14 跗管綜合征的止血帶試驗
04、趾疾病1.痛風
通常是整個第一跖趾關節和趾的急性觸痛,通常有足趾周圍顔色發绀(圖15)。
圖15 痛風
2.外翻
外翻(圖16A)的患者,常缺少觸痛或限于囊炎或鄰近關節上方的痛性雞眼(圖16B);僵的患者,常在近節趾骨和跖骨頭處生長的外生骨疣上方有觸痛,這些骨疣常位于關節的背側和外側,由保護性的黏液囊形成(圖16)。
圖16 外翻A.囊炎;B.雞眼
3.籽骨炎
籽骨炎的患者,即使有明顯的外側半脫位(特别是嚴重的外翻患者),位于第一跖骨頭處籽骨的上方也會有觸痛。足趾背屈時持續壓迫籽骨即可産生疼痛(圖17)。
圖17 籽骨炎的檢查
4.趾甲下外生骨疣
趾甲下外生骨疣的患者,在垂直面上的擠壓會産生疼痛。嵌甲的患者,由一側向另一側的擠壓會産生疼痛(圖18)。
圖18 趾甲下外生骨疣的檢查
5.跖趾關節骨關節炎
上下移動趾,同時觸診跖趾關節和趾間關節。撚發音提示骨關節炎改變,常見于僵患者的跖趾關節,趾間關節的撚發音被認為是跖趾關節融合的禁忌證(圖19)。
圖19 跖趾關節骨關節炎的檢查
來源:《骨科臨床檢查法(第2版)》
主編:裴福興,屠重棋
聲明:此文内容及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線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