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3 13:19:11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在玩具店裡撒潑打滾,一定要買新玩具。家裡的玩具已經數不勝數,媽媽堅持立場不妥協,拒絕購買。而爸爸看到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趕緊充當起了和事佬,“不就是一個玩具嗎,寶寶不哭,爸爸給你買......”

爸爸要求孩子寫完作業再玩,而媽媽心疼孩子,“學了這麼久了,休息一會,晚點寫沒關系......"

現在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出現「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情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樣一個有趣的“分工”,究竟是好是壞?父母雙方教養意見不合,應該如何更高效的管教孩子呢?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1

教育孩子的迷思:「虎媽貓爸」還是「嚴父慈母」?

我的鄰居小王,他們家的孩子是标準的「嚴父慈母」型管教方式。父親的形象在孩子面前是極其權威的。有一次孩子玩完樂高後,沒有及時收拾整理。爸爸下班回家一看,客廳的沙發上、地闆上都是樂高積木塊,于是把孩子喊來,嚴厲地批評教育了一通,還說如果以後繼續亂丢積木,那麼以後就再也不給買新玩具了。

孩子一聽,難過的哇哇大哭起來。媽媽一把摟過孩子,安慰道:沒事沒事,寶寶不哭啊,媽媽幫你一起收拾....

  • 父母相互配合,對孩子的教育效果更好?

有一部分父母認為,家裡父母雙方一人扮演嚴厲的角色,另一人扮演慈愛的角色,教育效果更加立竿見影。孩子有懼怕的人,不至于像脫缰的野馬,難以管教。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2

而另一個慈愛的人,可以在孩子受到責罵後加以安慰,讓孩子還是感受到父母還是愛着他,為他好的,不至于留下責罵後的心理陰影。

  • 有界限的自由,需要「先嚴後寬」?

還有一部分家長擔心如果孩子從小的家庭環境氛圍和管教方式太過于自由民主,孩子長大後豈不是更加無法無天、無法管教了?

尤其在青春期的時候,孩子進入叛逆期,如果家裡頭沒有一個可以「震懾」住孩子,給他做規矩的人,以後可能會麻煩多多。給予孩子有界限的自由,「先嚴後寬」,要比以後長大了再來嚴格要求孩子要容易地多。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3

家長們的考慮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家長合唱「紅白臉」的方式,孩子就好管了嗎?玫瑤老師看來未必。

家長合唱「紅白臉」,可能帶來這些危害

父母雙方「一人唱白臉,一人唱紅臉」的管教方式,可能短期會看到管教孩子上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從長期來說,可能隐藏着以下四點危害。

  • 不利于孩子真正了解規則和邊界,失去自身的判斷力

合唱「紅白臉」,容易讓孩子在嚴厲的「白臉」面前主動安分守己,遵守規則,甚至主動讨好,而在比較寬松慈愛的「紅臉」面前,變得容易放縱自己。

孩子的内心并不真正了解規則和邊界,他的行為隻是根據紅白臉不同的反應作出調整而已。長此以往,孩子容易變得失去自身判斷的能力,變得見風使舵,甚至出現心口不一、撒謊等不良的現象。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4

  • 造成親子關系緊張,「白臉」的愛彌補不了「紅臉」的傷害

孩子會尊敬嚴厲的「白臉」,其實更多的是出自于害怕和畏懼。

a.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剝奪安全感)

b.你再這樣無理取鬧,我就要揍你了。(身體威脅)

c.你要是不能遵守規則,我們下次就不能再去遊樂園/買新玩具/看電視...(物質威脅)

時間久了,孩子和嚴厲的“紅臉”家長之間容易産生距離感。孩子遇到問題也不敢主動和家長說,心裡有話也不敢坦言。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5

合唱「紅白臉」的管教方式,無異于「胡蘿蔔加大棒」,我們不會感激「胡蘿蔔」的甘甜美味,長久下來更容易産生對「大棒」的恐懼和憎恨。「白臉」的溫柔和愛,是難以彌補嚴厲的苛責帶來的内心傷害的。

  • 不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引起行為混亂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于穩定的秩序,外在的秩序感會給孩子帶來可控的感覺,讓他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美好的。

阿米爾:秩序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是人類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

想一想我們自己,是否呆在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最有安全感?是的,因為我們可以預測物理環境的變化,進而作出行為的調整。心理學家認為:外在的穩定秩序,可以促進内在安全感的産生。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6

如果孩子面對大人的管教态度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互相對立的時候,他并不知道統一的規則和一緻的秩序是什麼,他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試探,怎麼樣做才是可以的。

一個桌子,在管教寬松的媽媽前可以爬上去,而在管教嚴厲的爸爸前則明令禁止甚至會受到處罰;還有一部分搖擺不定的父母,在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允許孩子爬桌子,而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則嚴厲呵責。

那麼孩子就會很困惑:爬桌子到底是否是可以的呢?他們需要一次一次地試探行為邊界,這會讓孩子内心變得混亂,不利于内在安全感的産生,且會帶來許多混亂的行為問題。

  • 不利于孩子養成「自我糾正」的習慣,影響獨立人格建立

孩子是在經驗中學習的,正如孩子需要在一次次的跌倒中學會直立行走,孩子生來就有自我糾正、自我學習的能力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7

如果在生活中,孩子犯錯了,媽媽在批評,而爸爸或老人心疼孩子,甚至把批評媽媽一通。久而久之,孩子會從内心裡認為自己沒有問題,錯的隻是媽媽。

這不利于孩子遇到問題後進行自我反思和調整,而是習慣性地轉向寬松慈愛的一方家長尋求幫助、逃避錯誤。孩子仍然會犯同樣的錯誤,而責任感卻越來越淡薄,影響獨立人格的建立。

那麼,父母雙方的教養應該如何配合,才能更高效地管教孩子呢?

避免對立、明确規則,合理分工、互相尊重,突發情況、一方為主

父母雙方在不同的原生家庭環境中長大,有不同的價值觀和管教孩子的方式,除了「唱紅白臉」,以下三點原則方法可以幫助父母之間的管教更和諧、更有效。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8

  • 避免對立、明确規則

無論父母之間的意見如何不統一,都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對立、甚至争吵的局面。對于一些大原則,比較理想的是能做到家庭之間互相商讨,明确确定統一的規則。

比如說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可以通過家庭會議的方式決定看電視的時長和頻率,在決定後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員就需要嚴格貫徹執行,避免孩子不必要的拉鋸。

  • 突發情況、一方為主

當然,我們無法做到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做好商量,在育兒的過程中,許多的沖突是在意料之外的。這種情況下,比較和諧、簡易的辦法就是以「一方為主」。

平時父母雙方之間,誰的邏輯比較清晰,行為更果斷,且原則性更強?誰更加堅定,不會因為孩子的軟磨硬泡,或者一哭二鬧就随意妥協呢?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但是如果我們能确定下來這個「意見領袖」,那麼在突發狀況的時候就可以減少很多的矛盾,也能讓孩子對規則有更明确的邊界。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9

我們家的「意見領袖」是孩子的爸爸。有一年萬聖節,孩子收到了物業管理員的兩顆糖果,孩子很喜歡,馬上想打開來吃。我開始猶豫了:孩子2歲前從沒吃過糖果,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要不要吃一顆,大家一起高興高興?奶奶也是覺得孩子吃點糖,無傷大雅。

但是爸爸的原則性比較強,他認為不應該給孩子吃糖。我知道如果此時我和爸爸意見不一樣,孩子一定會哭鬧着要吃糖。

于是我說:我看出來你很想吃這顆糖,或許你可以問問爸爸,如果爸爸說可以吃,那麼你就可以吃。媽媽、奶奶和爸爸的意見是一樣的。

爸爸的回答很簡單明了:陌生人給的糖不能吃,況且這個糖包裝紙上面也沒有寫生産日期。讓我們回家喝酸奶吧。爸爸說完後,孩子竟然同意了,馬上說要回家去。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10

在突發的情況下,以一方為主,用果斷、簡練的語言告訴孩子規則,就可以很好的減少孩子不必要的行為試探,讓育兒變得更加輕松有效。

  • 合理分工、互相尊重

在平時的家庭育兒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做到合理分工、互相尊重。比如說孩子的輔食問題,主要由媽媽負責,那麼家裡的其他成員多多配合媽媽的工作,以媽媽的意見為主。

又比如說平時爸爸在上班比較忙,那麼當孩子出去外面郊遊玩耍的時候,主要由爸爸陪伴,那麼這時候去哪裡玩、怎麼玩可以由爸爸和孩子共同決定,而其他的家庭成員盡量少給意見,一來可以充分發揮父親角色的能動性,二來也能做到彼此尊重、減少沖突。

教育孩子是不能一個白臉一個紅臉(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11

寫在最後

在育兒孩子的路上,父母雙方很難做到意見完全一緻,但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呈現出對立的「紅白臉」,我們需要的并不是把孩子當作一個教育的對象,在他們面前高姿态地合唱「紅白戲」。

我們應該了解到孩子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隻要我們給予他們一定明确的規則、并給予環境多讓孩子體驗探索,他們就可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到心中有自由,而行為上有所忌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