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海綿寶寶之後,一般人直覺地聯想到廚房或浴室中常見的那種四四方方用來刷洗清潔的清洗用具,其實有這樣的聯想并不令人意外;因為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臘居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海綿強大的再生能力,将海綿切成小塊之後,重新丢入海中讓它長大,再将它曬幹之後,用作洗滌清潔之用,功能類似今日的菜瓜布,後來因為塑膠盛行之後,「活體海綿」才逐漸被「塑膠海綿」取代至今。
卡通人物的海綿寶寶長得四四方方的,也就造成社會大衆對海綿最直覺的印象與聯想,其實真正的活體海綿長相奇形怪狀且形形色色,另有一番模樣。
真正的海綿其實是海中一種不會移動的水生動物,科學家估計全世界約有1萬多種,但可能還有更多種類尚未被發現。海綿是相當古老的生物,大約在五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遠古地質年代,就已經出現在海洋中,是一種介于單細胞生物(如細菌)與組織型的生物(如水母)之間的多細胞生物,它身體有許多水孔,利用水流進出身體内外進行攝食、呼吸、排洩與生殖等功能,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複雜的水管系統。這樣獨樹一格的形态特征與生理功能,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特征,讓分類學家将它們單獨歸屬于多孔生物門(Porifera)。
海綿的身體形狀不一,就算是相同種類也會因栖息環境的不同,外表特征包括形狀與顔色,也會随之改變,這可能正是創作海綿寶寶無厘頭個性的靈感來源吧!海綿體内所形成的水管常也是許多海洋生物的栖所,其中以終生居住其中的一對俪蝦夫妻最為有名,日本人美其名為「偕老同穴」,常用來做為饋贈新婚夫妻的祝福禮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