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一個膝蓋痛是關節炎嗎?人到中老年,不少人會覺得膝關節也“老了”,爬爬山上上樓梯就覺得痛,有時還感覺沒年輕時靈活了,蹲下去就難起來膝關節這是怎麼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蔡道章教授回答到:膝關節最常見的疼痛原因是骨關節炎他表示,骨關節炎最先表現出的就是關節痛,活動時加重,休息時減輕一旦患上骨關節炎,不要着急打針吃藥,首先要調整生活方式尤其是運動方式,肥胖的人要減重,如沒有好轉可以尋求藥物等保守治療,中後期可以采用多種手術方法治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隻有一個膝蓋痛是關節炎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人到中老年,不少人會覺得膝關節也“老了”,爬爬山上上樓梯就覺得痛,有時還感覺沒年輕時靈活了,蹲下去就難起來。膝關節這是怎麼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院長蔡道章教授回答到:膝關節最常見的疼痛原因是骨關節炎。他表示,骨關節炎最先表現出的就是關節痛,活動時加重,休息時減輕。一旦患上骨關節炎,不要着急打針吃藥,首先要調整生活方式尤其是運動方式,肥胖的人要減重,如沒有好轉可以尋求藥物等保守治療,中後期可以采用多種手術方法治療。
動動就膝關節痛 留心骨關節炎
膝關節連接着我們的大腿及小腿,是人體最大且構造最複雜的關節。人到中老人,如果感覺膝蓋疼痛, 蔡道章教授提醒,要留心是否患了骨關節炎,這是膝關節疼痛最主要的原因。
他介紹,骨關節炎的最先出現的症狀就是痛,這種疼痛會表現為活動時加重,休息時減輕。有時還會出現關節腫脹。有些人還會覺得關節不靈活,蹲起不靈便,這是關節的功能受限。随着病情發展,膝關節會不能完全伸直和彎曲,最後,膝關節會變粗大,出現畸形。
如何會出現骨關節炎? 軟骨損壞是骨關節炎發生的根本原因。
肥胖、運動不當易患骨關節炎 護膝蓋多遊泳少跑步
蔡道章教授介紹,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本質還是一種老年病,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就會一定患骨關節炎。 以下幾類高危因素需要特别留心:
肥胖。僅僅是站立時,膝關節所受的壓力就是人體自重的6倍,下蹲、負重時更甚。肥胖更容易造成關節的磨損。
不适當的運動。各種球類尤其是網球、羽毛球等,容易造成關節扭傷。
重體力勞動,尤其是反複爬高搬重物。
外傷。蔡道章教授特别提醒,有些時候你可能隻是感覺膝蓋扭了一下,敷敷藥消腫之後就沒事了,事實上,這次扭傷背後可能有半月闆、韌帶等重要結構損傷,8年10年後,軟骨已被破壞,為将來的健康埋下了隐患。因此,出現外傷因盡早的就醫。
骨質疏松。
遺傳因素。如果家裡人發病比較早,得病的機會比其他人多。
消除這些高危因素是保養膝關節的方向 。蔡道章教授建議大家從這幾點做起:
控制體重
堅持鍛煉。鍛煉應遵循适度原則與個體化原則,根據個人體能、體質選擇鍛煉種類、強度,每周運動時間與強度增幅不超過前一周的10%,鍛煉休息後第二天不能有不适。保養膝關節可以選擇遊泳、騎自行車等膝關節無負重的運動,爬山、上下樓、跑步這些不合适。
及時治療膝關節的傷病。如小孩的0型腿,x型腿;如膝關節有損傷,韌帶、半月闆等損傷都要及時修補或者重建。
同時治療其他疾病:如骨質疏松等。
患骨關節炎别着急打針吃藥 先減肥換運動
“感覺膝蓋不舒服,要想到是骨關節炎。尤其是出現明顯的關節疼痛、腫脹,運動時會加重時。” 蔡道章教授提醒。“這時,需要拍片診斷,骨關節炎的患者拍片可見膝關節之間的縫隙變小,有骨刺增生。同時抽血化驗,和類風濕鑒别。”
确診骨關節炎,下一步就該打針吃藥消除炎症了嗎?蔡道章教授明确表示,“不!”
他表示,骨關節炎的患者如果肥胖首要要減肥,研究顯示,體重減少5公斤,出現疼痛的關節炎可以減少50%。
同時要改變生活和運動方式, 避免久坐久站,注意保暖,不适合膝關節健康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球類運動等要謹慎進行。堅持适宜運動。關節軟骨需要通過關節的擠壓從關節液中汲取營養,适宜的運動可以讓關節液流動加快産生更多的關節液,修複軟骨。即使關節疼痛時,也可以遊泳。如果外部條件受限,可以在家練靜蹲,靠着牆慢慢蹲下去即可。
“運動可以鍛煉肌肉力量,肌肉力量對人體活動非常重要。如廣東省舉重名将陳鏡開,腰椎多處骨裂,如果是普通人,隻能卧床,但由于他的肌肉足夠強大,比賽都可以堅持。”蔡道章教授說。
蔡道章教授介紹,骨關節炎的早期,還可以進行物理治療、體育治療。當這些都不能緩解症狀,可以使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分為兩種,一類是“治标”,主要目的是消炎鎮痛,緩解疼痛的症狀,以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為主;一類是“治本”,緩解病情,營養軟骨。以氨基葡萄糖和玻璃酸鈉關節注射為代表。這類藥物的使用,“足量足療程”是重中之重。
當骨關節炎發展到中後期,保守治療不能發揮作用,則需要借助手術了。蔡道章教授表示,骨關節炎的的手術可以矯正畸形、穩定關節、重建功能。方式有多種,關節鏡清理術、截骨矯形術、晚期單髁置換術、全關節表面置換術等,适用于各種不同病情階段的患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