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故鄉的那條青石闆路

故鄉的那條青石闆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0:52:13

故鄉的那條青石闆路? 崔秀宏 我的故鄉西河頭,坐落在店集西約五公裡處一條彎彎的小河把西河頭分成了三個自然村,河的西邊偏北叫後西河頭,我們也管它叫後街;河的南面偏西叫前西河頭,也叫它南疃;河的東岸,自然就是我的老家——東西河頭村子的北面有一條大道,小時候我們管它叫北大道,你可别小看了這條大道,那可是明清時期金口港開埠後唯一的一條通往萊州府的官道;占官道的光,村莊也受益頗多,外出做生意的也多了起來,村内開了兩家馬車店,四家油坊,還有碾坊、磨坊村子南邊還有一條東南向的大街,與北大道遙相呼應,形成了老祖宗精心的規劃布局——鳳凰展翅古村落北大道跨河處有一座條石鋪成的三孔石橋,東南街的西頭也有一座窄窄的人行石橋,為村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村的四周還圍起了圍子,防止土匪強盜這座三孔石橋得有好幾百年的曆史了,小時候,部隊拉練經過這裡,解放牌的大卡車從橋面通過,轟隆隆的大坦克可不能上橋,怕壓堆橋面,隻能從上遊河底蹚水而過那天部隊經過時已近中午,就地安營,在橋西頭,炊事班支起鍋竈準備做飯,不一會便升起袅袅炊煙,每口大鍋旁都切好一大筐蘿蔔塊,菜闆上還切好一堆肥肥的豬肉,隻見那炊事員把切好的肉倒進鍋裡翻炒直到肥肉化成脂渣,放入蔥花爆出香味,把框裡的蘿蔔倒進鍋裡,那翻炒的鏟子好比一把小鐵鍁,上下翻飛,,旁邊還蒸好了一鍋鍋的大饅頭,不一會菜熟了,戰士們一個個領上一個大饅頭瓦上一大碗蘿蔔,蹲在地上就大口吃了起來那個味道引得我們一大幫孩子直向前湊湊,口裡的哈喇子不自覺就濕了胸前我閉上眼睛,允吸着香氣,唉,什麼時候,自己也能手裡掐着饅頭,再來上一碗帶着幾塊脂渣的蘿蔔塊,美美的想着;大人們都說,蘿蔔炒三遍,官也能扒三碗說着說着就跑偏了河的上遊,在六十年代的時候,村民出義務工修建了一條攔水壩,形成了一座小水庫,水庫蓄滿後,河水流向西南,來到村頭,經過石橋折向正南,到了村西南角,一個龍擺尾向東南而去兒時的小河還沒有正式的名字,村西那段叫西河,拐彎處,有一條西南溝,好似一條前行的蟒蛇把頭伸到河裡村南那段叫南河,南河中部有一口泉子,長方形的井口,深不過兩米,幾百年來從沒幹過孕育了大半個村的村民生活過了南河,拐了個九十度的彎就到了繞灣,繞灣左岸有一處直立凸出的岩石,約四五米的高度,河中間一塊岩石露出水面,似一隻揚起風帆的小船,河的右岸有一處沙灘地繞灣西南角,一條穿過南疃的水溝自西南方向而來,我們管它叫蘭家溝,是因為溝的北岸住了幾家蘭姓人家,蘭家溝到了村東頭,是一處斷崖,有好幾米深,形成了一個水龍潭,小時候聽大人們說,這個水龍潭裡有一個磨眼粗的泉眼,汩汩的往外冒着泉水,特别是大雨過後,泉眼能冒起很高的水柱,并伴有隆隆的響聲,很是吓人,為了村莊安危和孩子們的安全,人們找來一盤大磨,蓋在了泉眼上,從此便斷了水流過了繞灣,又是一個拐彎拐向東南,拐彎處是鼈蓋子灣,過了鼈蓋子灣,一直向東南就到了張家橋,這是一座做工精緻的石橋,一共七孔,這座橋是南疃一家張姓的人家出資為方便村民過河而修建的,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了,也算是一座小古橋了跨過張家橋,就進入下河,下河左岸是狼崗葬(亂葬崗),又是連續兩個拐彎到了東盤溝崖,東盤溝崖如一處龍門,鎖住水流,形成一灣碧水,北岸形成一處水草地,一過雨後,草地裡的小水灣就會冒出一股油花,直到前些年,有支勘測隊來過,才知道沿河地下有一條石油帶,直通東海河水拐過東盤溝崖就是下河底,下河底是壘裡水庫上遊,水流最終彙入壘裡水庫,水庫滿水流入店集河春秋時節,河流較淺,清澈的水面下面魚蝦嬉戲待到夏日,大雨過後,湍流勇急,聲勢吓人,待河水稍顯平穩,便成了一些膽大孩子們急不可耐的玩耍天堂,一群小夥伴不約而同的就出現在河邊,來到繞灣那塊凸起的岩石上,排起長長的隊伍,領頭的一個高高躍起,一頭紮入河裡,其他人也魚貫而入,小小的身體被那湍急的河流沖出好遠好遠,有時候一直被沖到張家橋這時一些焦急的家長,便急匆匆跑出家門,大聲吆喝着孩子趕緊回家,聽到遠處傳來的喊聲,孩子們便一轟而散,生怕被發現更怕被現場抓到,到那時,免不了一頓怒吼和狂揍大水過後,好事的大人後邊跟着一幫孩子,來到河水較淺處,開始抓魚摸蝦,收獲最多的是鲫魚、花翅、麥穗、爬古魚、小蝦,偶爾還能抓到幾條白鳝,最大的收獲是能逮到一隻大大的鼈,也叫王八、團魚,不一會滿滿的收獲,便成了飯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到了黃昏,蛙鳴聲悠揚而起,村頭的場院上坐滿了大人小孩,翹首聆聽秀武老人說那三國英雄、梁山好漢、齊天大聖孫悟空,聽的人們鴉雀無聲,意猶未盡,一天的勞累、煩惱便悄然而逝到了冬天,淺淺的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宛如一個天然的溜冰場,惹的孩子們争先恐後的聚到一起,早把“不準上河滑冰”大人們的口頭禅忘到了腦後;一些不小心的,把冬天唯一的一條棉褲和一雙靴子,濕的光光的,害得第二天一天出不了門、上不了學,還捎帶挨上一頓揍 不知何時,村旁小河有了自己的名字——文星河也不知從何時起,文星河宛然成了一條臭臭的排水溝,河内垃圾遍地,污泥淤塞,雜草灌木橫生,兒時美景如畫的情景蕩然無存,沉重的心情湧上心頭 看現在,整治後的文星河,一道道攔水壩水面相連,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河道内荷花、蓮花、水草、蘆葦點綴河面,水下魚兒成群,一隻隻野鴨、白鹭也悄然有了栖息地,婉延的河流嫣然一條長長的卧龍環抱着村莊,潺潺的河水緩緩地緩緩地流向遠方 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故鄉,我美麗的,夢牽魂繞的那條小河——文星河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故鄉的那條青石闆路?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故鄉的那條青石闆路(故鄉的那條小河)1

故鄉的那條青石闆路

崔秀宏

我的故鄉西河頭,坐落在店集西約五公裡處。一條彎彎的小河把西河頭分成了三個自然村,河的西邊偏北叫後西河頭,我們也管它叫後街;河的南面偏西叫前西河頭,也叫它南疃;河的東岸,自然就是我的老家——東西河頭。村子的北面有一條大道,小時候我們管它叫北大道,你可别小看了這條大道,那可是明清時期金口港開埠後唯一的一條通往萊州府的官道;占官道的光,村莊也受益頗多,外出做生意的也多了起來,村内開了兩家馬車店,四家油坊,還有碾坊、磨坊。村子南邊還有一條東南向的大街,與北大道遙相呼應,形成了老祖宗精心的規劃布局——鳳凰展翅古村落。北大道跨河處有一座條石鋪成的三孔石橋,東南街的西頭也有一座窄窄的人行石橋,為村民出行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村的四周還圍起了圍子,防止土匪強盜。這座三孔石橋得有好幾百年的曆史了,小時候,部隊拉練經過這裡,解放牌的大卡車從橋面通過,轟隆隆的大坦克可不能上橋,怕壓堆橋面,隻能從上遊河底蹚水而過。那天部隊經過時已近中午,就地安營,在橋西頭,炊事班支起鍋竈準備做飯,不一會便升起袅袅炊煙,每口大鍋旁都切好一大筐蘿蔔塊,菜闆上還切好一堆肥肥的豬肉,隻見那炊事員把切好的肉倒進鍋裡翻炒直到肥肉化成脂渣,放入蔥花爆出香味,把框裡的蘿蔔倒進鍋裡,那翻炒的鏟子好比一把小鐵鍁,上下翻飛,,旁邊還蒸好了一鍋鍋的大饅頭,不一會菜熟了,戰士們一個個領上一個大饅頭瓦上一大碗蘿蔔,蹲在地上就大口吃了起來。那個味道引得我們一大幫孩子直向前湊湊,口裡的哈喇子不自覺就濕了胸前。我閉上眼睛,允吸着香氣,唉,什麼時候,自己也能手裡掐着饅頭,再來上一碗帶着幾塊脂渣的蘿蔔塊,美美的想着;大人們都說,蘿蔔炒三遍,官也能扒三碗。說着說着就跑偏了。河的上遊,在六十年代的時候,村民出義務工修建了一條攔水壩,形成了一座小水庫,水庫蓄滿後,河水流向西南,來到村頭,經過石橋折向正南,到了村西南角,一個龍擺尾向東南而去。兒時的小河還沒有正式的名字,村西那段叫西河,拐彎處,有一條西南溝,好似一條前行的蟒蛇把頭伸到河裡。村南那段叫南河,南河中部有一口泉子,長方形的井口,深不過兩米,幾百年來從沒幹過。孕育了大半個村的村民生活。過了南河,拐了個九十度的彎就到了繞灣,繞灣左岸有一處直立凸出的岩石,約四五米的高度,河中間一塊岩石露出水面,似一隻揚起風帆的小船,河的右岸有一處沙灘地。繞灣西南角,一條穿過南疃的水溝自西南方向而來,我們管它叫蘭家溝,是因為溝的北岸住了幾家蘭姓人家,蘭家溝到了村東頭,是一處斷崖,有好幾米深,形成了一個水龍潭,小時候聽大人們說,這個水龍潭裡有一個磨眼粗的泉眼,汩汩的往外冒着泉水,特别是大雨過後,泉眼能冒起很高的水柱,并伴有隆隆的響聲,很是吓人,為了村莊安危和孩子們的安全,人們找來一盤大磨,蓋在了泉眼上,從此便斷了水流。過了繞灣,又是一個拐彎拐向東南,拐彎處是鼈蓋子灣,過了鼈蓋子灣,一直向東南就到了張家橋,這是一座做工精緻的石橋,一共七孔,這座橋是南疃一家張姓的人家出資為方便村民過河而修建的,已有二百多年的曆史了,也算是一座小古橋了。跨過張家橋,就進入下河,下河左岸是狼崗葬(亂葬崗),又是連續兩個拐彎到了東盤溝崖,東盤溝崖如一處龍門,鎖住水流,形成一灣碧水,北岸形成一處水草地,一過雨後,草地裡的小水灣就會冒出一股油花,直到前些年,有支勘測隊來過,才知道沿河地下有一條石油帶,直通東海。河水拐過東盤溝崖就是下河底,下河底是壘裡水庫上遊,水流最終彙入壘裡水庫,水庫滿水流入店集河。春秋時節,河流較淺,清澈的水面下面魚蝦嬉戲。待到夏日,大雨過後,湍流勇急,聲勢吓人,待河水稍顯平穩,便成了一些膽大孩子們急不可耐的玩耍天堂,一群小夥伴不約而同的就出現在河邊,來到繞灣那塊凸起的岩石上,排起長長的隊伍,領頭的一個高高躍起,一頭紮入河裡,其他人也魚貫而入,小小的身體被那湍急的河流沖出好遠好遠,有時候一直被沖到張家橋。這時一些焦急的家長,便急匆匆跑出家門,大聲吆喝着孩子趕緊回家,聽到遠處傳來的喊聲,孩子們便一轟而散,生怕被發現更怕被現場抓到,到那時,免不了一頓怒吼和狂揍。大水過後,好事的大人後邊跟着一幫孩子,來到河水較淺處,開始抓魚摸蝦,收獲最多的是鲫魚、花翅、麥穗、爬古魚、小蝦,偶爾還能抓到幾條白鳝,最大的收獲是能逮到一隻大大的鼈,也叫王八、團魚,不一會滿滿的收獲,便成了飯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到了黃昏,蛙鳴聲悠揚而起,村頭的場院上坐滿了大人小孩,翹首聆聽秀武老人說那三國英雄、梁山好漢、齊天大聖孫悟空,聽的人們鴉雀無聲,意猶未盡,一天的勞累、煩惱便悄然而逝。到了冬天,淺淺的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宛如一個天然的溜冰場,惹的孩子們争先恐後的聚到一起,早把“不準上河滑冰”大人們的口頭禅忘到了腦後;一些不小心的,把冬天唯一的一條棉褲和一雙靴子,濕的光光的,害得第二天一天出不了門、上不了學,還捎帶挨上一頓揍。 不知何時,村旁小河有了自己的名字——文星河。也不知從何時起,文星河宛然成了一條臭臭的排水溝,河内垃圾遍地,污泥淤塞,雜草灌木橫生,兒時美景如畫的情景蕩然無存,沉重的心情湧上心頭。 看現在,整治後的文星河,一道道攔水壩水面相連,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河道内荷花、蓮花、水草、蘆葦點綴河面,水下魚兒成群,一隻隻野鴨、白鹭也悄然有了栖息地,婉延的河流嫣然一條長長的卧龍環抱着村莊,潺潺的河水緩緩地緩緩地流向遠方。 仿佛又回到了兒時的故鄉,我美麗的,夢牽魂繞的那條小河——文星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