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鐵路
近日
有小夥伴問小編
為什麼汽車開到時速80公裡
自己都會暈車
但坐時速超過300公裡的高鐵
卻不暈車呢?
是的,這非常神奇
↓↓↓
△圖片:陸應果
NO.1
高鐵列車使用的
車用安全玻璃
是一種夾層玻璃
在兩層鋼化玻璃中間
夾有一層PVB膠片
△ 圖片:劉慎庫
這種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學性能
沒有光畸變
能真實反映景物形态與運動狀态
視覺非常清晰
夾層技術還具有
隔熱、柔和光線的效果
帶給旅客舒适的乘車感受
光線透過玻璃均勻折射時
給肉眼一種“減速”感
喜歡看風景的旅客
也不用擔心速度過快會頭暈目眩
列車行駛過程中
雖然時速達到300公裡以上
但人們肉眼判斷物體運動的變量
不是線速度,而是角速度
科普時間:若物體運動方向與眼睛視線平行,此時角速度接近0,人們幾乎感覺不到物體在運動,當運動方向與眼睛視線垂直,角速度最大,就能感覺到很快的運動速度。另外,角速度的大小還與距離相關,距離越遠,角速度越小,距離越近,角速度越大。
由于高鐵線路大多建在橋上
近處沒有遮擋物
車窗視野大
遠處景物可視時間長
角速度很小
因此會有開得很慢的感覺
再加上車廂密封性好
車體噪音小,減震能力強
坐在車内的旅客
能夠惬意地欣賞窗外風景
NO.3 無縫鋼軌:保證了行進的平順
相信不少網友都在
風馳電掣的高鐵列車上
做過立硬币、搭積木的穩定測試
币立不倒,木立不晃
其奧妙離不開車輪下的
無縫鋼軌——
由好多根長達500米的鋼軌
焊接在一起
卻看不到一處焊縫
仿佛兩條完整的鋼軌一通到底
△圖片:羅春曉
為何無縫?
一列8輛編組的複興号動車組重量在450噸左右,相當于200多輛家用小轎車。當這個龐然大物高速行駛時,車輪與鋼軌的接觸面積僅有100多平方毫米,在指尖大小的面積上承載上百噸且不斷變化的複雜載荷,哪怕是一根頭發絲直徑的凸起,都會導緻軌道和車輪産生數噸的沖擊力。與普通的鋼軌相比,無縫鋼軌讓軌道更平更順,為高鐵列車高速平穩運行創造了先決條件。
NO.4 平穩操縱:高鐵司機看家本領
高鐵列車平穩運行
除了良好的線路條件
也離不開駕駛技術過硬的司機
△ 圖片:劉慎庫
高鐵司機的選拔十分嚴苛
駕駛技術也是火車司機中最頂尖的
得經過層層筆試 實作考試
其中就包括“木棍法”平穩性測試
教員會在車上将小木條按順序擺放
在列車行駛過程中
看木條是否會因為晃動傾倒
按照倒下小木條的等級和個數
判斷司機的駕駛平穩度
高鐵列車運行極度平穩
旅客感覺不到颠簸
更不會暈車啦
△ 圖片:任衛雲
旅客出行的美好體驗
是一群“強迫症”的合力使然
有了他們的精益求精
旅途才更平穩、更順暢
你現在明白
坐高鐵為什麼不容易暈車了吧
技術咖可以繼續補充
歡迎各路豪傑留言
(編輯 邵希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