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字的由來我們誰也說不清,但是我們一定知道“倉颉”這個人的存在,傳說就是他創造了字,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神話故事——《倉颉造字》。
傳說中倉颉生有“雙瞳四目”。目有重瞳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
倉颉從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錯誤的史實,緻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颉愧而辭官雲遊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
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為記事。随着曆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适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
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驽、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颉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有一年,倉颉到南方巡狩,以“羊馬蹄印”為源靈感。
倉颉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個符号所代表的意義。
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颉把這種符号叫做"字"。
據《洛南縣志》記載:“清道光元年,洛南知縣王森文從許廟(倉颉造書處)民間征得此二十八字摹記勒石立在倉颉造字處(石碑現存洛南縣博物館),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緒四、五年,洛南知縣伊允桢、諾敏在縣城東街修建倉聖祠(祠堂至今尚在),祭祀儀式相當隆重,此活動一直沿續到解放前。
後來字經過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繁體字——簡體字,知道今天的簡體漢字。
如今,其28個獸蹄鳥迹石崖臨摹拓片已成為稀世珍品,“倉颉造字傳說”和“谷雨公祭倉颉典禮”已列入非遺名錄,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對于倉颉造字的這個神話故事你們有何看法?對于這個字形的演化你們還知道哪些階段?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評論,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記得點贊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