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小紅書,我發現上面的人有一個特别大的怪癖
——愛灌腸!
随手一搜
3758篇筆記
這個灌腸,不是老北京金光燦燦香氣逼人的炸灌腸,而是為了拉巨大便便的、清理腸道引發的人為腹瀉行為。
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灌腸
每晚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也是灌腸
甚至晨跑完第一件事不是洗澡,而是去灌腸
天天灌
月月灌
兢兢業業
锲而不舍
醫院灌腸用的是生理鹽水,而他們用的東西可以說是很厲害了:水果、蔬菜、陰陽水,還有所謂的藝術灌腸、彩虹灌腸。口服,肛用兼備。
聲稱每天灌腸可以排出6-10斤巨臭粑粑。
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會把拉出的粑粑放在稱上稱重,還是已經練就了一身通過目測就可以準确稱量排洩物的本領。
我也不知道你有多重。
但是我知道,一天拉10斤,最多拉上兩周,你自己就拉沒了。
百度百科
灌腸法:
是用導管自肛門經直腸插入結腸灌注液體,以達到通便排氣的治療方法。
灌腸能刺激腸蠕動,軟化、清除糞便,并有降溫、催産、稀釋腸内毒物、減少吸收,低溫溶液為高熱患者降溫的作用,此外,亦可達到供給藥物、營養、水分等治療目的。
灌腸的曆史淵源大腸,是暫時儲存糞便的地方,我們裝着滿肚子的粑粑,就難免會想,這些髒兮兮的東西被腸道吸收,讓毒素進入人體,那不是容易中毒嗎?
于是“宿便有毒”這個觀點就粉墨登場。
古埃及
古埃及人認為所有疾病都是源自攝入的食物,定期清洗腸道是保持健康的必要途徑。
它們效仿神鳥朱鹭,從肛門注入水對腸道進行清洗。
到公元前1500年,埃及開始由直腸給藥,将藥物以溶液的形式灌入腸道。
古代中國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就有記載通過竹管将豬膽汁、陳醋等從肛門灌入,排出大便。
東晉時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更是記載了對筒吹氣的加壓灌腸給藥法。
西方中世紀
在西方中世紀,灌腸是貴族的時尚。
17世紀是一個灌腸的時代,有些人在“清洗腸道可以促進健康”的觀念誘導下,每天要做三四次灌腸。
路易斯十四統治期間,灌腸更是達到了流行高峰,而到了19世紀,大腸水療法已經風靡歐洲。
灌腸的分類和作用
保留灌腸
顧名思義,就是要讓灌進去的溶液待在裡面别出來,至少1小時以上。
這種方式常用來給藥,通過粘膜吸收藥物達到鎮靜、催眠或治療直腸感染的目的。通常灌入的容量不超過200ml。
但是200ml也不少,要想藥不往外跑,除了灌的手法好,還要患者憋得牢。
小量不保留灌腸
一般用于軟化糞便,解除便秘,排出腸道内氣體,減輕腹脹。
大量不保留灌腸
一般用于解除便秘、腸脹氣,也用于腸道手術、檢查前的腸道清潔。
如果灌入的溶液為低溫溶液,則可以起到為高熱患者降溫的作用。
灌腸的正确姿勢躺着
向左側躺着
雙腿屈膝向左躺着
因為這種姿勢使降結腸、乙狀結腸處在下方,利于灌腸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入結腸。
定期灌腸安全嗎?定期灌腸不值得提倡
!
1、腸道自有正常的排便功能,腸内細菌也維持着微生态平衡,經常灌腸會破壞腸道菌群生态,影響人體電解質平衡,減弱腸道的正常生理反射,出現不灌腸就沒法排便的狀況。
2、如果腸道本身就有腸壁薄弱、腸憩室等基礎病變,灌腸操作不慎,例如壓力過大,管子質地粗糙等,就有發生腸穿孔的風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