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分享官# 結合前幾次的内容,今天系統講下時區,方便大家收藏和轉發。
時區知識很有用。在我國不同經度的地區,大家會遇到一些自然現象,可以用時區知識解釋。
比如,大家如果夏天去哈爾濱,能夠感覺到早上四、五點鐘天就亮了,比北京早。夏天北京大概晚上七點會天黑,但是如果在烏魯木齊,能夠感覺到九點天才開始黑。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去與我國有時差的國家,了解時區,會避免一些時間上的困擾。
比如,從加拿大城市卡爾加裡飛溫哥華,飛機8:00從卡爾加裡起飛,8:40降落在溫哥華,明明飛了1小時40分鐘,為什麼航班時刻隻相差40分鐘?
帶着這些問題,咱們系統講下時區。
要想明白時區問題,給先講講地球自轉,這樣知識體系比較連貫,便于理解。
一、地球自轉與晝夜更替
首先提個小問題,太陽會從西邊出來嗎?
從小看小說、影視劇裡,如果誰說“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要不我就……”,言外之意就是這事兒不可能實現,因為太陽不會從西邊出來。
古詩詞中也有“東邊日出西邊雨”流傳下來,雖然詩人想表達的不是地理現象,但他沒反過來說,不是嘛?
那到底太陽會不會從西邊出來?答案是:不會!
您想過為什麼不會嗎?其實這是個地理問題,跟地球自轉有關。
地球繞地軸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由于地球不透光,面向太陽這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就是黑夜,從而導緻晝夜更替。
就是說同一時間中國如果是白天,那美國就是黑夜了。
因為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的,在同一緯度地區,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先看到日出。
所以太陽總是從東邊出來,時間也有了先後之分,這也是時差的産生原因。
二、時區
為了國際交流方便,全球理論上劃分為24個時區。為什麼劃分為24個,因為地球自轉一圈用時24小時,自轉一圈是360°,360°/24=15°,所以每個時區跨15個經度,即地球1小時轉過經度15°。相鄰時區相差1小時。
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世界時區圖,從圖中能夠得到很多信息。
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叫做該時區的“标準經線”,标準經線上的地方時,便是整個時區的“區時”。同一條經線上的各地,時間相同。在同一時刻,不同經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
除零時區(又稱中時區)的中央經線是0°外,其餘時區的中央經線都是15°的倍數。
現在可以回答開篇的第一個問題了。為什麼夏天去哈爾濱,天比北京亮的早呢?為什麼烏魯木齊比北京天黑的晚呢?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哈爾濱位于東九區,北京位于東八區,烏魯木齊位于東六區。因此三地其實是有時差的,哈爾濱比北京早1小時,烏魯木齊比北京晚兩小時。
三、本初子午線
我們講了世界劃分為24個時區,那哪兒是開頭?哪兒是結尾呢?
國際上規定以本初子午線(0°經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劃為零時區。
本初子午線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為什麼以這根經線作為本初子午線,是人為定的,它不像0°緯線(赤道)是客觀的。
在零時區以東,依次劃分為東1區至東12區;在零時區以西,依次劃分為西1區至西12區。東12區和西12區各跨經度7.5°,合為一個時區。
四、國際日期變更線
又是國際上規定,大緻以180°經線作為“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
日界線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開始和舊的一天的結束。此線以東為新的一天,以西為舊的一天。
但實際上,日界線不與180°經線完全重合,而是有幾處折曲。
大家可以看下面這張圖,比較清楚。
如果您出國,目的地國家和我們國家有時差,要記得調整時間。如果您出國越過了日界線,要記得調整日期。
不過現在都是智能手機,如果能上網,手機會自動調整過來。記得調整手表即可。
五、不同國家時區執行有差别
實際上,各國所執行的計時辦法與區時并不完全相同。
有的國家按領土實際所在的時區,分别采用不同的區時,例如美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等,這些國家内部采用好幾個區時,也就是國家内部時間不統一。
在這些國家内部坐飛機,要看好飛機起飛地和降落地有沒有時差,飛機起飛時間都是起飛地的當地時間,降落都是降落地的當地時間,如果同一國家兩個城市有時差,就要當心。别誤了飛機或者讓接機的師傅白等。
現在咱們能夠解答開篇的第二個問題了。從加拿大城市卡爾加裡飛溫哥華,因為卡爾加裡位于西七區,溫哥華位于西八區,卡爾加裡位于溫哥華東邊,兩地有1小時時差。所以航班實際飛行1小時40分鐘,但顯示的确是40分鐘。
有的國家竟然采用相差半小時的區時,比如澳大利亞,真心覺得他們管理起來不方便。
有的國家統一采用首都所在的區時,例如我們中國,采用北京所在的東八區區時,即“北京時間”。還是覺得我們中國這樣方便。
但是有的國家像俄羅斯,東西方向跨度太大,如果都采用一個時區,人們工作和生活也不方便,所以各國根據各自實際采用不同的時區管理方法。
六、夏令時
有的國家為了節約能源,夏天會把時間調快1小時,也稱夏令時。
采用夏令時的國家基本上位于中高緯度,因為夏天亮的早,把時間調快,可以讓大家少開燈,節約能源。
位于低緯度的國家一般不采用夏令時,因為四季不分明,不存在亮的早晚的問題。特别是位于赤道上的國家,全年晝夜等長,沒有夏令時。
我國以前實行過夏令時,現在已經不用了。
七、時區計算
下面咱們講講怎麼計算時區,我總結了一些參考書上的題目類型和計算思路,主要有以下5種:
1、已知經度求時區。
時區号(時區序數)=經度÷15°。
所得商數,按數學求近似值的方法保留整數位,小數點後四舍五入,就是該地的時區數。除零時區(中時區)外,東經度為東時區,西經度為西時區。
2、已知時區号求時區差。
同側相減,異側相加。若兩地在中時區同側,兩地時區差=時區數相減;若兩地在中時區的兩側,兩地時區差=時區數相加。
3、已知時區号求中央經線的經度。
中央經線的經度=時區号×15°
4、已知某地區時求另一地點的區時。
所求地點的區時=已知地點的區時 或-兩地時區差。
“ 或- ”的取法是“東加西減”,若所求地點在已知地點的東邊,則加;若在已知地點的西邊,則減。
若計算結果大于24小時,時間減24小時,日期加1天;反之,當計算結果小于0小時,時間加24小時,日期則減1天。
5、地方時與區時的換算。
一個時區的區時=該時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
先求出某地經度與該地所在時區中央經線的經度差,然後将經度差換算成時間。每15°相當于1小時,1°相當于4分鐘。
看到這兒是不是有點兒暈了,其實隻要确實理解了時區怎麼回事,任題型千變萬化也難不倒。
時區問題就講到這兒,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喜歡,歡迎收藏和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