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歐洲為啥那樣傻?明知道是陷阱還要往裡面跳,成為了美國點燃俄烏沖突的最大犧牲品。其實歐洲也有清醒的人士,但是很顯然,清醒的人并不能左右歐洲的決策,能決定歐洲決策的人又隻能聽命于美國。歐洲被美國控制得太深了,經濟、軍事、文化、輿論、政治等等。歐盟委員會主席一家人都在美國,隻有她一個人在歐洲,她如果不聽美國的,那麼她家人的安全都将受到美國威脅。要知道,美國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是什麼下三濫的手段都用得出來的。美國對歐洲的滲透與控制是全方位的,這就導緻歐洲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歐洲為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組建了歐盟,美國其實不希望這樣的局面出現,因為團結的歐洲不是美國希望看到的。美國一直都在破壞歐洲的團結,這也是歐洲内部在很多問題上始終難以達成一緻的基本原因。
在俄烏沖突背景下,能源危機徹底爆發,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經濟強國遭遇的損失甚至超過曾經爆發的石油危機,這顯然會讓歐洲的團結變得更加艱難。人窮志短,在困難的時期,歐洲可以說已經沒有了維護團結的籌碼。其實俄烏沖突歐洲各國的利益也是不一樣的,波蘭等東歐國家希望借助烏克蘭之手,借助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集團徹底地削弱俄羅斯,徹底的消除這個身邊的威脅。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的利益顯然是不是诶沖突,更不是歐洲與俄羅斯的沖突,因為他們的能源命脈掌握在俄羅斯手中。但是迫于美國的壓力,德國、法國等國隻能幫助美國拱火,隻能甯願割肉也要卷入沖突。可是這次沖突歐洲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特别是德法等歐洲強國付出的代價太沉重了。美國利用不再滿足于薅歐洲的羊毛,而且要割歐洲的肉,歐洲這一次是真的感受到疼了。
歐洲對美國開始不滿,開始對美國說不,但是這個時候的歐洲更虛弱了,對美反擊就更沒有力度了。在美國的攪局下,歐洲内部的問題全面爆發了。荷蘭首先宣布退出了1994年的一項被批評者認為保護化石燃料投資的能源條約,也就是《能源憲章條約》。荷蘭退出該條約的目的十分明顯,那就是在氣候變化上采取切實的行動,因為海平面上升和氣候惡化給荷蘭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法國也宣布退群,退出了《能源憲章條約》,準備在氣候應對上做得更多。德國也開始宣布退群了,緊跟法國、荷蘭的步伐采取相應的舉措了。當地時間11月11日德國宣布退出《能源憲章條約》。德國經濟部議會國務秘書弗朗齊絲卡·布蘭特納說:“我們将始終讓我們的貿易政策符合氣候保護的宗旨,并将退出《能源憲章條約》。”
德法荷退群這放在世界的角度看,應該是一件好事,畢竟保護氣候是全世界的責任,也是德法等西方富裕國家的共同責任。可是德法荷選擇這個時候退群卻是别有意味的,因為他們退群後受到傷害的将是東歐國家,也就是拱火烏克蘭最為積極的國家。德法荷等在這個時候退群,其實也說明歐洲内部分歧加大了,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西歐國家已經與東歐國家在立場上完全不同了。荷蘭已經宣布停止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取消了大量的制裁手段,将與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意大利也凍結了對烏克蘭的新一批軍事援助,因為意大利境内掀起了反戰浪潮。歐盟承諾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很難按時兌現了。歐洲對俄制裁聯盟已經開始面臨分崩離析的局面,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也到了力不從心的地步。可以說幾個國家這個時候退群,其實也是凸顯了歐洲内部已經很難達成一緻的分離了。
人是最現實的,生活的毒打會讓人的思想狀态發生劇烈的變化,習慣了過富足生活的歐洲人在跟随美國點燃俄烏沖突之後突然發現他們是沖突的最大受害者,他們的生活水平直線下降了,自然會對沖突嚴重不滿了。英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工人罷工,甚至導緻鐵路等中斷,并且下一步情況還将更為糟糕,因為罷工也解決不了問題。不是英國不想解決問題,而是英國當前沒有能力解決問題。法國也爆發了全國範圍内的大罷工,各個工會的人都加入進來了,鐵路等基礎設施運行都出現了問題。比利時也爆發了大規模罷工,導緻地鐵等運行中斷,航空遭遇重要影響,大量航班被迫取消。希臘也開始發生了大罷工,民衆要求解決通脹和生活水平下降。歐洲都在罷工其實說明歐洲當前的情況是比較危險了,一些基礎性矛盾到了越來越嚴重的地步。
當然在内部分裂加劇,歐洲團結受到沖擊的背景下,歐洲解決通脹惡化、糧食危機、氣候危機、難民危機等危機的手段和能力下降了。歐洲民衆對現政府徹底失望,極端、保守、激進民族主義開始在歐洲蔓延。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年時間内,歐洲如果陷入螺旋式惡性通脹循環,那麼劇烈的社會動蕩與政治動蕩就不可避免。歐洲危機持續惡化将會出現以下幾個嚴重後果:一是極右化,歐洲出現惡性通脹不可抑制疊加造成整個社會動蕩的搶購潮,那麼最後的結果大概率會催生極端右翼政客上台;
二是出現法西斯化擡頭,這将是非常危險的,對于世界都是極為危險的;三是持續的動蕩和戰亂,這種情況顯然不會僅僅發生在歐洲内部,必将會外溢也将給世界局勢帶來風險。所以說,歐洲下一步可能出現的可怕後果,還是應當警惕的。全世界一起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局面,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才是正确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