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北方一座充滿豫風楚韻的“南方城市”。
信陽是河南省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淮河上遊地區,地域遼闊、物産豐富。信陽的地理位置特殊,緊靠湖北、安徽這兩個南方省份,而且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從古至今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的美譽。
河南大部分地區的北方味明顯,而信陽的存在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曆史上楚文化在這裡留下了明顯的印記,相近的距離也讓信陽人又與湖北等地的人們來往頻繁,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也更接近于南方,愛吃米飯愛飲茶,不愛燴面卻愛熱幹面,不得不說這座城市的南方味太重了,不了解的人來到信陽,會以為自己到了個“假河南”。
對信陽不熟悉的朋友,那就一起來看一下這座河南裡的“南方小城”,到底與河南有着哪些不同,又與南方城市有着哪些相似之處吧!
一、以米飯為主的信陽人河南被稱為小麥之鄉,一片片麥田分布在這片中原之地上,成熟的小麥變換成了一碗碗面、一塊塊馍養育了數千萬的河南人,可以說河南人對面食的喜愛是刻在骨子裡的,絕大多數的河南人能三日無米,不能一日無面。但信陽卻是河南各城之中唯一特殊的存在,信陽人并不以面食為主,反而是以米飯為主,更似南方的飲食習慣。
中午和晚上這兩餐信陽人多會選擇吃米飯,他們之所以會更偏向吃米飯,主要還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信陽的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和窪地較少,外加上水資源豐富,相比之下更适合種植水稻,而非小麥。
信陽種水稻産大米,關鍵大米的品質也很好,在明清時還曾被當作過貢米進獻給皇宮中,即使到了現在,信陽息縣、固始、潢川等地産出的大米依然優質,這樣看來信陽人以米飯為主的飲食習慣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愛熱幹面更勝過愛燴面
信陽人習慣吃米飯,也并不代表他們就完全不喜歡吃面食了。信陽的雞蛋灌餅名揚天下,吃起來又香又酥,信陽潢川産的貢面,也是筋道爽口,而在固始的雞湯手擀面,絕對算得上是色香味俱全。當然,信陽熱幹面也不能不提,或許有人困惑熱幹面不是武漢的麼,怎麼又成了信陽特色。
信陽位于河南南部,與武漢距離相近,兩地人口的相互往來讓熱幹面從武漢傳到了信陽,慢慢的熱幹面就在信陽紮了根,信陽人也養成了天天吃熱幹面的習慣,早晨多會從一碗熱幹面開始,熱幹面也一躍成為“信陽第一面”。
即使河南最地道的燴面也在這裡栽了跟頭,信陽人對燴面的愛遠不及熱幹面。
三、信陽菜在豫菜中自成一派
信陽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物産豐富,各種食材兼備,人們又以米為主,自然對下飯菜更為重視、講究,在菜品上可謂下足了功夫。
在河南論哪個城市的人最會吃,信陽人是數一數二的,這也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信陽菜。豫菜一般講究五味調和,對于酸甜鹹辣一直都是不偏不倚,而信陽菜則明顯有别于其他豫菜,主要以鹹香、微辣為主味,菜色也微重,與其說它是豫菜,不如說它更似鄂菜、江淮菜。
信陽水資源豐富,僅是一個南灣湖就有豐富的水産,信陽人烹饪起魚來也是得心應手,這點也與其他地方的河南人不同。
河南大部分地區是很少吃魚的,大概最擅長烹饪、食用的也就是黃河鯉魚,而信陽人則做出了像清炖南灣魚、鲇魚山砂鍋魚、筒鮮魚、潢川甲魚等等各具代表的美味菜肴。
另外,信陽人對臘味也是情有獨鐘,種類也很多,臘肉、臘鵝、臘魚、臘鴨在信陽都能吃到,這種對臘味的喜歡不輸于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南方人。
四、人人皆有飲茶之好
信陽盛産毛尖,這也讓成長在名茶之鄉的信陽人格外的喜歡喝茶,信陽也喜獲了“茶都”的名号。信陽飲茶氛圍的濃郁度也更像南方一些,信陽人不分男女、不分年齡,無論男女老少,有錢還是沒錢,都把茶完美的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獨自悠閑時,用紫砂壺或是茶杯泡上一杯茶慢飲,有客人來拜訪時,也必須泡上好茶招待對方,以示熱情。
五、帶有南方腔的信陽話
信陽人的飲食習慣在河南顯得與衆不同,其實信陽方言在河南話中也是個另類,河南其他各地的方言雖有差異,但相互之間大多都能聽懂,可要是遇上信陽人說幾句地道的信陽話,那絕對會有種陌生感,外省人聽了可能直接會把他們當作是湖北人或是安徽人。
信陽人說話語調較為平穩,和多曲折、拖音的河南話實在不太相像。由于信陽與安徽、湖北接壤,距離不過十裡之隔,交通密切,信陽話也就成了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相結合的方言,說話的語音、語調也自帶着一股“南方腔”。
——老井說——信陽的地理位置,讓這座城市與湖北靠得很近,能夠明顯地感受到楚文化,同時也讓信陽人的生活習慣更偏向南方,信陽人逛街、看病、就業、搭乘飛機等也更喜歡跑到武漢去。
但無論信陽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再偏向于南方,與湖北、安徽靠得再近,信陽依舊是河南的,信陽人也認同自己就是河南人,還是對胡辣湯、面食有感情的河南人。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秋日生活打卡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