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你所做的事情能代表你的想法嗎?你親眼所見都是真的嗎?恐怕并非如此,世間之事真真假假,誰又能說得清呢?
即便是你深信不疑的至親之人所說出來的話,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實的,因為很多時候,他們說出來的話并非内心真正所想,借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就是一種“僞裝”和“粉飾”。
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是一個壞人,我們希望自己的所作所為符合主流價值觀。
作為子女,我們深知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無論從感情角度還是從法律角度,我們都應該盡到贍養父母的責任;作為朋友,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以真心換真心”,真誠永遠是人際交往的第一大法則;作為社會公民,我們遵紀守法,也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做一個對身邊人和社會都有用的人。
這一切都表明我們深受社會文化的影響,換言之,社會希望我們是怎樣的人,我們就會努力避免對它的違逆,竭盡全力讓自己看起來合群、合主流。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社會文化就像我們所有人的“大家長”,它管理我們、教育我們、引導我們,不希望我們走上歪路,而是聽從他的教誨,走上一條早已為我們安排好的“康莊大道”。
因此,人們的所有語言和行為,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某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特點,明白了社會文化對人們言行的影響,你便能更進一步地看清人性,分辨人心。
我們已經知道,社會文化對人們言行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通常來說,你的言行符合社會文化,你就能心安理得,若不符合,你就會體驗到焦慮感。
例如,集體主義是中國所提倡的價值取向,那麼當我們在面臨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之間的沖突時,你會如何選擇呢?
若選擇前者,你的行為便符合了中國的社會文化,避免了焦慮,若選擇後者,則意味着你為了個人的私利而導緻集體受損,你将背負自私之名,即使沒人知道,你也會心存内疚。
在人際交往中,主流的社會文化是禮尚往來,人際交互作用也遵循“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的法則,但有些人不講禮儀和分寸,不懂感恩,不喜回報别人的好意,久而久之,他就會産生強烈的焦慮感。
又比如,在親子關系中,父慈子孝是受到所有人認可的一種社會文化,若父母能對子女慈愛,子女能孝順父母,那麼一家人就其樂融融,和諧幸福。
反之,彼此任何一邊沒有遵循這種社會文化,其結果通常就比較凄慘,家庭關系也會搖搖欲墜。
以上就是違反社會文化的一些典型例子,那麼,當人們感到焦慮和緊張時,會怎麼辦呢?
認知失調導緻焦慮感和緊張感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eo Festinger)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他認為,當一個人的多種認知之間出現不一緻時,人就會産生認知失調,進而産生焦慮感和緊張感。
為了消除這種不良的感覺,人們通常會采用改變态度、改變行為或是引進新的認知因素這三種方法來實現目的。換言之,當你的言行違背社會主流文化時,你就會産生認知失調。
以上三種方法就是人們用來消除焦慮的。所謂改變态度,指的是通過改變态度使其言行一緻,以消除焦慮感。試想,當一個以前認為吸煙有害健康的人染上了吸煙的習慣,他會如何想?
顯然,觀念與行為的不一緻将使其産生認知失調,但行為(吸煙)已經産生,那麼他便隻能改變自己的态度,轉而認為“适當吸煙無害”,由此達成認知的協調。
所謂改變行為,就是指改變行為使其與既有态度一緻。
例如,當一個年輕人意識到自己一事無成是對父母的辜負,他就會改變自己的消極行為從而變得積極上進起來。所謂引進新的認知因素,指的是通過增加某種新的觀念,從而達成認知的協調。
例如,學生在期末考試中發揮不佳,成績排在了倒數,那麼他可以以“昨天沒睡好所以思維遲鈍”這樣一種新的認知來消除心中的焦慮感。
通過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我們可以發現,人經常會認知失調,違反社會文化隻是引起認知失調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真實情況是,小到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到人生大事,我們會因各種因素而産生認知失調。
由此,人們便“發明”了各種方法來減輕或消除這種焦慮感。實際上,改變行為或态度、引進新的認知因素隻是比較籠統、學術的說法,想要更深入地理解人們的言行,需要你對生活細緻的觀察。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很多時候人們的言行其實都是一種僞裝,為了消除自己的焦慮感,言不由衷的普遍性你根本無法想象,下面我們就一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來分析人們的心理活動。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指的是不敢面對事實的一種心理現象,我們的一生會經曆許多難以接受的事情,出于自我保護或是其它的一些原因,我們不得不自欺欺人。然而,無論事實多麼殘酷,我們都終将面對,相比于其積極意義,自欺欺人的消極面或許更加凸顯。
在戀愛關系中,彼此之間相互的付出不可謂不真心,然而,你越是真心,付出得越多,你就越是難以自拔。因此,小兩口之間摩擦不斷、争吵不斷是常态,感情由盛而衰似乎成了不變的鐵律。
當你們的感情瀕臨破碎,對方向你問出了緻命一問: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你會如何回答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對其予以否定,表示憤怒或是好言相勸,以維持自己在感情中的好形象。
然而,很多時候,即便你已經對這段感情不抱希望,你還是不敢直言自己的變化,因為冥冥之中你似乎能夠感覺到這是對對方的一種辜負,亦或是擔心即使分手,下一段戀情未必更好。
有多少人在戀愛初期許下天長地久的誓言,又有多少人能夠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後者的數量恐怕并不占優勢,當你變心或者對感情不抱希望時,你無疑會産生認知失調,而自欺欺人就是一種最好的消除你焦慮的方法。
最可怕的是,處在戀愛中的人似乎意識不到自己的自欺欺人,他們“強行”讓自己顯得專情,“強行”讓自己不辜負對方,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或許答案隻有你自己才知道,但我想說的是,這種自欺欺人雖然能讓你感到好受一些,但有朝一日,積壓在心裡的對對方的不滿可能會爆發性地傾瀉出來,從而給對方造成極大的傷害。
因此,無論是在戀愛還是在婚姻中,我們每天都應該反省自己的言行,坦誠面對自己的内心,“善意的謊言”讓你和對方獲得短暫的喘息,但卻是一種不真實和不負責。
然而,自欺欺人絕不僅僅體現在戀人之間,親子之間也是一樣。父母愛我們,保護我們,希望我們健康、有本事,這是人盡皆知的。但你可曾想過,父母也可能會憎恨我們、讨厭我們?
很多時候,父慈子孝隻能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态,真實情況卻并不樂觀。或許你成長于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但此時此刻,世界上還有千千萬萬的家庭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的家庭關系極其惡劣,大家庭也四分五裂,幾乎每天都上演着吵架、打架這樣的戲碼。在那樣的家庭氛圍中,父母又會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呢?
有時,他們像一個正常父母那樣關心自己的孩子,但有時,他們又顯得極其矛盾。從社會角色關系的角度講,他們是親子關系,但從人際關系的角度講,他們或許連最基本的情感聯系都沒有。
換言之,在有些家庭中,親子關系名存實亡,他們之所以還維持着親子關系,隻是因為他們礙于這一層固有的、不可辯駁的社會角色關系,但如果不考慮這一層血脈紐帶,他們之間或許會老死不相往來。
然而,父母們通常意識不到自己對孩子的憎恨和讨厭,一味地強調自己對孩子的關心,這種自欺欺人的想法最終導緻了嚴重的心理矛盾,進一步扭曲了他們對孩子的态度。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即使是在正常家庭中,父母對孩子也不全是無私和關愛。父母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脾氣和性格,再加上巨大的生活壓力,遷怒孩子、毆打孩子、沖孩子發洩是普遍存在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這些行為并非不可原諒,特别是當他們日後為人父母時,就更能體會到父母的不易。
然而可怕的是,父母們通常不會為自己的錯誤“買單”,他們掩飾自己的錯誤行徑,美化自己的行為,把一切都說成“我是為你好”,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終隻會拉大和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感。
人性的複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無論是在戀愛中還是在親子間,言行都充斥着真真假假,言不由衷的普遍性你無法想像,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究其原因,社會文化對我們的要求以及避免認知失調明顯不能給出完整的解釋,我們隻能作出一些猜測,來探究人們的心理活動。
竊以為,我們每個人都沒必要讓自己顯得冠冕堂皇,特别是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就更是如此,無論是有意的掩飾,還是無意識的美化自己,都隻是一種暫時的心安理得。
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人際關系和社會角色關系是同時存在的,換言之,我們不應該被社會角色關系所“綁架”,而應該探讨内心真實的态度,你所認為的并非真實,而真實則是——你對任何人都是既愛又恨。
你愛對方,是因為對方能夠滿足你的需要,是因為對方是你的父母、子女、愛人或是朋友,而你恨對方,則是因為對方傷害了你的自我價值、辜負了你的心意或是單純地與你性格不合。
自欺欺人讓你心安理得,但卻無法讓你坦然面對自己,筆者希望的是所有人都能夠清楚自己内心真實的想法,不要被認知失調和社會文化蒙蔽了雙眼,看不到感情的兩面性。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心徒使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Lin, C. E.Putting Your Thoughts On Trial: How To Use CBT Thought Records. Internnational Bipolar Foundation.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