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17 22:19:20

五言絕句,是古詩詞中最為短小的一種詩歌體裁,它總共隻有二十個字,卻能在最少的文字中,傳達出無限的美感。

五言絕句之美,就象我們在一朵鮮花中欣賞到了生命的絢爛,在一片落葉中體會到了人生的蕭瑟,在一片雪花中有感受到了天地的蒼茫。

今天為大家挑選唐詩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跟大家一起欣賞五言絕句的美。

一、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1

寂靜的空山中,因為山林茂密,看不到一個人,隻聽見人的聲音。所謂“蟬噪林宜靜,鳥鳴山更幽”。這是以聲寫靜,在鬧市之中,人的聲音沒什麼特别的,但在寂靜深山之中,人的聲音就會特别突出。王維通過寫人語,反襯出空山的深幽寂靜。

空山之中,偶然響起的人語漸漸消失,隻有一縷夕陽返照,穿過深林,照在幽暗的青苔之上。

大多數的詩,都是情感的附庸,要麼用來表達愛情,要麼用來表達理想,要麼用來表達志趣。而王維的《鹿柴》,不表達什麼思想感情,也不宣示什麼高潔情趣。它是一首純粹的詩,它僅僅是白描黃昏時鹿柴的幽景,但卻用寥寥二十字,将我們帶入一種幽深寂靜的境界之中,讓我們的心靈沉浸在一種美的享受之中。

二、王維《雜詩》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2

故鄉是我們心靈的栖息之地,王維的這首詩,用最樸素簡潔的語言,将鄉思之情寫到了極緻。

王維在他鄉遇到故人,但想詢問故鄉的狀況。前兩句連用兩個“故鄉”,傳達出詩人的急切之情,我們仿佛可以看到,王維急切地拉着故人詢問的樣子。

然而王維的問題卻出人意料,他沒有問關于故鄉那些最值得關切的人和事,卻突然問故鄉窗前的梅花,開花了沒有。當我們仔細品味,會發現這一問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大有深意。

故鄉值得問的人和事太多了,當詩人想問的時候,卻不知從何問起。那窗前的梅花,卻是一個見證,它見證了詩人在故鄉的人和事,讓詩人對故鄉的情感有了依托。

那盛開的梅花,是詩人曾經在故鄉的美好生活,灑在梅花上溫暖的陽光,是詩人逝去的美好時光,花間拂過的微風,是詩人對故鄉溫情脈脈的思念。

三、王維《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3

王維是古代詩人中最具有風流氣度的詩人,别人面對孤獨寂寞,多是痛苦的,你看王維,他是多麼的自在潇灑。

他一個人坐在幽深的竹林中,在那裡時而彈琴,時而長嘯,自由自在。他彈琴需要人來聽嗎?他長嘯需要有人來贊嗎?不需要?深深的竹林中,沒有人知道,也不擔心擾民,隻有天上一輪明月,照映着王維。

這是一種“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超拔精神。

人生于世,總希望得到别人的認可,總希望得到世界的贊許,于是活着成了一種表演,在表演中也就失去了自我。而王維給我們展現了一種真正自在潇灑的風流氣度。

四、孟浩然《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4

孟浩然的《春曉》,是一首小孩子都能背的唐詩,但恐怕大多數人都未必能體會到這首詩中潛藏的細微的心靈感受。

春天的早晨,孟浩然睡得深沉,沒覺察到天已經亮了,直到聽到了滿耳的鳥叫,才醒來。剛醒的孟浩然,關心起園子裡的花,昨天夜裡風雨交加,不知園裡的花落了多少?

第一句中的“不覺”二字,便已暗含深意,詩人沒覺察到天亮,說明醒得很晚,醒得很晚往往是因為睡不着,第三句“夜來風雨聲”,就點明了。因為睡不着,會注意到風聲雨聲。詩人躺在床上,被風雨聲所觸動的是一種情緒,并沒有具體的的對象,而隻有大概的指向,所以,詩人用“落花”來隐喻這種情緒。落花,可以指青春的逝去,可以指一切美好事物的消逝。

然而你回頭前面兩句,卻又是衆鳥啼鳴的勃勃生機,詩人在春睡醒來之時,昨夜的情思未過,今朝的新緒又來,兩種情思交織,形成獨特的詩境。

花落成塵,憂思掩埋心底,處處啼鳥,開啟了新的一天。

五、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5

李白的《靜夜思》,我們太熟了,熟到讓人覺得這寫的就是口水話,熟到我們很多人已經覺察不到它的詩意。

要品味《靜夜思》的美,必須進入詩所營造的意境中,體會詩人的心理活動。

詩人看到月光,引起了他的鄉思之情,這本是極簡單的情感活動,但李白卻寫的情思跌宕。首句床前明月光,已經點出是明月了,可以直接下接第三句舉頭望明月,但是這樣寫,詩就太直,詩怕直緻,所以第二句翻而疑是地上霜,使得詩的文思有了曲折變化。

身處異鄉的異客,内心孤獨寂寞,對寒冷最是敏感,霜帶來的寒意,營造了一種凄清的意境。

詩人舉着一看,看到了天上的明月,才知道不是霜,而是明月,明月勾起了李白的鄉思之情,他低下頭來,思念起了故鄉。舉頭低頭這兩個動作,看似不經意,卻暗含了詩人踟躊踯躅之意。特别是低頭二字,它讓我們看到了李白黯然神傷的情态。

這二十字中,有豐富的心裡活動,有真實可感的動作情态,讀起來簡單易懂,品味起來感情内斂而豐富。

六、崔颢《長幹行》

其一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其二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幹人,生小不相識。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6

崔颢最有名的詩是《黃鶴樓》,其次就是這兩首《長幹行》。兩首《長幹行》,通過少女少男的一問一答,寫出了一種質樸而動人的感情。

第一首是少女的搭讪,她開口便問,你家住在哪裡呀?沒等男子回答,她便自報家門,說自己住在橫塘,對男子的好感溢于言表。這樣直白的詢問,少女略感羞澀,她給自己找了個借口,說自己這樣唐突地停船相問,是覺得男子可能是她的老鄉。

這樣的少女,骨子裡透露出一種天真質樸,她對一個男子心生好感,便主動停船搭讪了,真是莫名地可愛。

第二首是男子的回答,他回答非常老實,說,我家住在九江邊,經常在九邊上來來去去,我們都是長幹人,卻從小不認識。在男子老實的回答中,無意中透露出他的情感,最後一句“生少不相識”,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顯然他對少女也是有好感的。

在今天,愛情被房子車子票子腐蝕,失去了本來面目。在《長幹行》中,我們可以讀到一種天然質樸的情感。

七、王之渙《登鹳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7

王之渙的詩,現在僅存六首,其中《登鹳雀樓》,是永恒的經典。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壯闊宏偉的圖景。夕陽在群山的盡頭漸漸消逝,黃河萬裡奔騰直入大海。其實在鹳雀樓上,是看不到黃河入海的,但詩人的情思“思接千載,視通萬裡”,是不受現實限制的。在這幅壯闊的圖景中,夕陽象征着不斷流逝的時間,黃河則是不斷擴展的空間,詩人用夕陽與黃河,将我們帶入無盡的時空中。在永恒的時光與無限的空間中,人是那麼的渺小。

但是,王之渙并不像陳子昂那樣:“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泣下。”而是,“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正因為天地太大,所以我們要站得更高,去看到更遠的地方。王之渙并沒有淪陷在無限之中,而是以向上的精神,不斷進取,在廣大的天地間展現人的精神力量。

八、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8

柳宗元的《江雪》,是詠雪的千古名篇。

在漫天的風雪之中,天上一隻鳥也沒有,地上連人的足迹也被白雪覆滅了,一切生靈的迹象都寂滅了,這是一個極端的寂靜,絕對的沉默,在這樣的寂滅氛圍中,漁翁獨自一人在垂釣,這一畫面,讓我們猛然感受到了生命與精神的振奮。

在這首詩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怎樣用充沛的精神來面對整個宇宙的孤獨。

九、白居易《問劉十九》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9

白居易的《問劉十九》,是一首極其溫暖的小詩。

前兩句寫,新釀的美酒漂浮着綠色的泡沫,小小的火爐燒着紅紅的火。一個綠字讓黯淡的暮色變得鮮活,一個紅字讓寒冷的白雪變得溫暖,再加一個火字,讓溫暖的情意穿透雪天寒夜,直抵劉十九的内心。

後兩句說,傍晚時分,天看起來想要下雪,劉兄能否來一起喝一杯暖酒?用這樣的問語收尾,具有空靈搖曳之美,餘音袅袅之妙,讀完仿佛看到了劉十九與白居易雪夜圍爐,對飲清談的場景,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世間最溫暖的友情,便是漫天的雪夜裡,在那紅紅的小火爐旁,一起飲下的那一口熱酒。

十、李商隐《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适,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

意境很美的十首唐詩(唐詩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10

李商隐的這首詩,在理解上有很大的分歧,一般的理解,說這首詩是感歎夕陽雖好,但是太短暫了,這樣的理解,是我們用現代漢語的意思來理解“隻是”二字,但在唐朝,“隻是”在唐朝,多是指“就是”、“正是”意思。

比如賈島的“隻在此山中”意思就是“就在此山中”的意思。

從這個層面來理解這首詩,意義就會全然不同了。

傍晚的時候,李商隐心情很不好,于是他乘着車登上了樂遊原,在樂遊原上,正是黃昏之時,他看到了夕陽的無限美好,于是内心憂思,在這美景中消散。

個人的不如意,在天地之大美面前消解了,李商隐在夕陽的無限之美中,得到了精神的超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