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及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及目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8 10:09:52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及目的?鄭和下西洋的起因衆說紛纭,《明史·鄭和傳》同時提供了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大明威德的說法,此外還有防範帖木兒帝國、獲取海外朝貢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說法,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及目的?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及目的(細說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1

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及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起因衆說紛纭,《明史·鄭和傳》同時提供了尋找建文帝和宣揚大明威德的說法,此外還有防範帖木兒帝國、獲取海外朝貢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說法。

尋建文帝說

建文元年到四年(1399-1402年),燕王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後攻下國都應天(今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火燒皇宮,不知所蹤。在明代,顧起元曾引述他人之語,稱建文帝亡命海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含有尋找建文帝的用意,鄭曉、沈德符等也均有此懷疑。此後,查繼佐《罪惟錄》、傅維鱗《明書》以及清代官修《明史》之《鄭和傳》 與《胡濙傳》均收錄這種說法, 近現代學者如許立群、範文瀾也曾加采用。

此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明人朱國祯認為,建文帝為人“仁弱”,即使未死而竄入異域,也不再對朱棣的皇位構成威脅。 還有研究者指出,鄭和下西洋次數多、時間長,朱棣的皇位在此過程中早已穩固下來,不可能曆次都為了尋訪建文帝。此外,這種說法也缺乏可靠史料作為支撐,《明史》就此還有自相矛盾之處。 盡管如此,也不排除尋找建文帝是一個可能的動因。

宣揚威德說

如果說尋找建文帝下落的說法主要出于猜測,那麼宣揚國威說則有史料根據。對于宣揚威德這一點,學界有多種解讀。其一,認為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并認為所謂 “耀兵異域”的說法應該有所修正。其二,認為這從根本上出于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國自居,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其三,認為下西洋并非出于“誇多鬥靡”的目的,而重在宣揚德化。

軍事目的說

有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是針對帖木兒帝國而采取的行動,具體又包括聯絡印度抗擊帖木兒等說法但鄭和下西洋開始時,帖木兒本人已經去世,其繼承者則同明朝關系友好,加之該國已經開始分裂,帖木兒帝國不再對中國西陲形成威脅。

此外,朱國祯認為鄭和下西洋有避免張士誠舊部通倭的用意。 鄭一鈞進一步指出,明初對南糧北運采取海運方式,永樂年間則先後改為海陸兼運和單行漕運,讓不再負責運糧的海員參加鄭和船隊,可以解決他們的出路問題,并避免他們铤而走險、勾結倭寇等等;但他同時認為,這些隻是鄭和下西洋的積極效果,而非其動因。李新峰則結合下西洋與明成祖北伐在時段上的關系,推測朱棣或許對以南方軍士為主體的水軍缺乏信任,故在皇帝離京、北伐時盡量派水軍出洋以消除隐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