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類、脂類以及蛋白質類被公認為可以提供人體能量的三大物質。根據膳食指南标準,人體碳水化合物每日攝取占總熱量的55-60%,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30%。然而,這一指南标準由于過多的強調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從而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
有别于膳食指南,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則是通過減少或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相應地提高蛋白質和 (或) 脂類的攝入量, 以彌補碳水化合物減少後的熱量缺口的一種飲食方式,目的就是緩解、控制和預防疾病的一種飲食結構。以下就是有關低碳飲食的一些基本觀念。
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1 低碳概念各個文獻标準不一,但總體來說,碳水化合物每日攝取的量一定是低于膳食指南的熱量标準的,個人認為最好低于總熱量的30%;
2 人類在農耕時代到來之前的漫長的歲月中,以狩獵肉食,采集野果為生,這一飲食結構實際上就是低碳水飲食,它是最為符合人類自然的飲食習慣。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精制的小麥、大米成為人類補充能量最為重要的食物以來, 人類的健康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 以大腦退化, 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為主要特征的各種慢性代謝性疾病與日俱增;
3 目前低碳飲食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在内分泌系統領域,肥胖、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等都得到巨大的改善,這種效果超過人們的想象;在神經系統領域,低碳飲食可以改善頑固性癫痫症狀,降低抗癫痫藥的劑量;在心血管系統方面,低碳飲食對于血管硬化可以得到改善;
4 低碳飲食尤其是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又稱生酮飲食)的研究甚至擴大的惡性腫瘤治療領域,惡性腫瘤細胞由于線粒體的缺損,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隻能是葡萄糖。當将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降低到極低時,酮體成為身體的主要的能量來源。此時,惡性腫瘤細胞由于無法獲得能量而死亡,但正常細胞完全可以以酮體為能量。因此,這種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以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的增長, 協同抗腫瘤的作用;
5 對低碳飲食抱有疑問者經常會提到大腦細胞需要葡萄糖,低碳是否會造成大腦損傷?事實上,即使我們不從嘴裡攝取任何糖類,人體肝髒也可以合成葡萄糖的,這一合成的量大約是每天150克左右,而身體中最喜愛葡萄糖作為能量的兩類細胞-紅細胞和腦細胞一天使用量大約也是130-150克左右。退一步說,萬一葡萄糖不足也無大礙,人體腦細胞還可以用另一種備用能源-酮體。
6 許多喜愛運動的人都相信一種說法:運動時需要消耗更多的葡萄糖。因此在訓練中、訓練後大量攝取被稱為運動飲料的含糖果汁。但實際上這些糖的攝取往往并不能保證其轉移到肌肉細胞之中,這會造成餐後血糖的急劇上升,這種上升對健康構成了危害,也許,此時攝取高蛋白及高脂飲食更有助于健康;
7低碳飲食不主張限制熱量,限制熱量最大的壞處就是一旦減少熱量的攝入,人體同時會把熱量消耗量自行降低,此時人體從熱量消耗最大的肌肉開始消耗,一旦不能堅持限制熱量飲食法,恢複飲食,造成的後果自然是身體肌肉量的減少,身體脂肪增加。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可以無限制的攝入卡路裡,攝入卡路裡的标準應以無饑餓感來衡量。
總之,低碳飲食可以作為一種養生的飲食模式加以推廣。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每天都有新知識。
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