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情感)概括
主旨,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對人、事、景、物的認識和态度,以及由此表現出的感情傾向。
[典例] (2014·湖南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的題目。
糧 食
學 群
①人和人見面,會問上一句:吃飯了嗎?後來人們認為這樣的問法很土,多半不這樣問了。可是在鄉下,那些種糧食的人,依舊這樣問着。種糧食的人知道,他們問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樁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②陽光在泥地上紮根生長,那便是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植物動物,用不同的方式獲取陽光,最後又把它們身上的陽光傳遞給我們。它們就是我們的糧食。人類的一切,無不根植于糧食之中。無處不在的糧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視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東西。
③農業時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動物生長直至走向餐桌的過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讓人參與其中。一粒稻谷,從發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後長成谷粒,那是天和地還有人一同來到一株稻秧上的結果。為了這,你需要一塊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與畜的勞作連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還需要一份陽光一份雨水。稻子長成了,鳥會飛過來啄走一些,還有一些,會從人的收獲中悄悄溜走,逃進泥土的懷抱。這樣一粒經曆了艱辛曲折甚至是傳奇一生的稻子,當它來到餐桌上時,人怎麼會随随便便對待呢?農夫和他們的妻兒都相信,糟蹋糧食會遭電打雷劈。
④養一頭豬是一個家庭屋頂下的大事件。一個“家”字早就說出了一頭豬在家庭中的地位。一家人就像對待命根子一樣對待它,喂它養它,為它搔癢,為它梳理毛發,清除上頭的虱子。當年,我的爺爺奶奶就這樣在家裡養豬。
⑤豬養大養肥了,整個村子都知道。一頭豬大了,就得送往肉食站,就像男兒大了就得出門,女兒大了就得出嫁一樣。送豬的頭天晚上,奶奶特意往豬潲裡多放了些紅薯皮和糠,爺爺奶奶一齊過去,看着它吃。看它吃得那樣開心,兩位老人都有些于心不忍:它不知道這是它的最後晚餐。
⑥送豬用的獨輪車已經備好,奶奶特意在上頭墊了一隻麻袋,這是她能夠為她的豬做的最後一件事情了。獨輪車轉動起來,一路上的坎坷,全都通過那隻上了輻條的木輪來到豬身上,在它腹部和臀部的肥膘上顫動、晃蕩。豬跟着颠簸一路哼哼唧唧,起伏大叫得也響,叫得響肥膘也蕩得洶湧一些。那不是一般的肥膘,那是春荒時的糧食,一家人的命根。路的一端傳來奶奶的呼喚:
“豬娃子耶,回來喲!”
⑦像是招魂,又像在呼喊着糧食。
⑧大機器時代,人與食物,生命與他的源頭被切斷。來到人們面前的,隻剩大米、面粉和肉食。甚至連這些都不是,隻是米飯、面包和精美的菜肴,或者幹脆就是一包包袋裝的食品。一頭接一頭的豬或牛,被倒挂在流水線上,就那麼嗞的一下,頃刻被一分為二,分别流向兩邊的生産線,被切割被包裝,成為食品流向市場。轟鳴的機器對食物對生命不再懷有敬意,隻有喧騰與暴力,再加上冷血與不可一世的狂妄。機器颠覆了糧食,也在颠覆吃糧的人和吃本身。吃飯成了工作,成了閑暇,成了友誼,成了角力場,成了我們的出發點和目的地。
⑨化肥和激素應運而生,改寫了季節,改寫了雨水,改寫了大地和太陽的行期,改寫了生命的密碼,通往食物的路變得簡單快捷,變得容易。農藥又恰好可以代表人類的貪婪與兇惡在這個世界上出席,删改本屬于上天的事情。人對于食物不再懷有敬意,有的隻是貪婪的占有,隻是吞噬撕咬帶來的快感。饑餓已經遠去,食物因多而賤,沒有了饑餓,我們拿什麼去尊敬食物呢?對食物的敬意沒有了,我們拿什麼去尊敬自己呢?
⑩小的時候,看到我的老祖父拾掇撒落的飯粒放進嘴裡,一粒,兩粒,緩緩地咀嚼,仿佛在從事一項極其莊嚴、極其神聖的事業。是啊,這是我們一生都要從事的事業。我們一生中的哪一天停了下來,生命也會随之停頓。
⑪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一家人圍着一張桌子晚餐的情景:整個屋子隻為這樣一件事情而存在,油燈因為它而照耀,地球為了它從白天轉到了夜晚!那時候,我們吃得最多的是紅薯;那時候,我們讨厭紅薯。但恰恰是這些紅薯,還有少量稻米把我們喂養成人。紅薯、麥子和稻米,正是它們決定了我後來的人生。後來我們看事物想問題,都帶上它們的痕迹。
⑫從一粒稻米身上,我聽到一條江的流聲,聽到雪山在冬眠,又聽到陽光在催它上路,聽到雲在飄,風在吹,雨水和泥土在竊竊私語。由此我知道,世間萬事,人心的重量,全都可以用一顆麥子或是一粒稻米來稱量。我知道,糧食不但進入血肉,也成了我們的靈魂。
(選自《散文》,2013年第10期。有删節)
題目:概括全文主旨,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
[解析] 解答本題,需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進行,标題“糧食”直接點明文章的話題,不難看出作者借助寫“糧食”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解答第一問“概括全文主旨”時,可運用“串聯層意法”。第一層(①~③段),從“問候語”寫起,引出本文的話題“糧食”,顯示出糧食對人們的重要性;第二層(④~⑦段),通過“養豬”這個農村生活場景,表達出珍愛糧食、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第三層(⑧~⑫段),寫科技發展的時代,人們對自然的不尊重,對糧食的“篡改”,對食物不再懷有敬意。
解答第二問“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時,需根據第一問概括出的主旨,聯系現實談自己的看法,即該文主旨對自己的啟示或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糧食。
[參考答案] ①文章充滿溫情地叙寫了農業時代糧食與人的血肉聯系,并以之與大機器時代糧食生産、消費方式進行對比,表明了糧食是我們生命的源頭和全部,表達了應珍愛糧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②讀了這篇文章後我們應該珍愛糧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黃土上,烈日下,風雨中,農民播種、拔草、收割,一年又一年,腰彎了,背駝了。那一粒粒飽滿的糧食裡,流淌着農民的汗水、農民的心血。愛惜糧食,是對農民的尊重,對勞動的尊重,更是對自然的敬仰和對生命的敬畏。惜食惜福,從我做起。
(一)主旨(情感)概括“三方法”
方法一分析關鍵法 |
對文章的中心而言,文章标題、開頭、結尾,文中的抒情議論句、某些情感傾向明顯的描述詞句等,或直接表露情感和觀點,或暗含中心意思,都是關鍵部分,抓住了這些關鍵部分,就抓住了文章主旨。 |
方法二串聯層意法 |
先歸納每段或每層的意思,再将每段(層)的中心聯系起來,在整體上找出它們表達陳述的集中點,從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
方法三因文而異法 |
①寫人叙事類:什麼人,什麼事,表達了什麼精神、人格。要對人物做出評價,或贊美,或揭示、評價事件的意義,或從人物事件中生發出對人生等問題的感悟和認識。②寫景狀物類:寫了什麼景、物,抒發了什麼感情或闡發了什麼哲理。③議論說理類: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表明了什麼觀點。 |
有注解的一定不要忽視注解,注解對了解相關時代背景具有重要作用,可由此推斷作者的寫作意圖。
(二)主旨(情感)概括的答題模闆
概括主旨的格式一般為:概述文章内容(本文通過記叙……,塑造了……形象)+寫作意圖(表達了……,抒發了……情感願望)。
(2012·山東高考)你認為本文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被時間決定的講述》)(6分)
[品思路] 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根據文中的關鍵信息“甚至他們更相信後者”,可知作者對城市生活的批判與厭惡;根據“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節奏”,可知作者對古村按部就班生活的向往;根據“已經足夠讓人震驚”,可知作者對農村貧窮落後的同情與憂慮。
[品答案] ①對生生不息的鄉土文明和從容恬淡的勞作生活的敬重(或“贊歎”)。(表示肯定的方面,2分)②對奢華、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與反感。(表示否定的方面,2分)③對城市文明沖擊鄉村生活的現狀深表擔憂。(表示擔憂的方面,1分)④對貧困落後的農村生活的同情。(表示同情的方面,1分)
閱讀《端午的陽光》一文,完成後面的題目。
端午的陽光
熊紅久
①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羅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國軍隊已攻破楚國郢都,頓時感到支撐生命的最後一點亮光熄滅了。
②當他把“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詩句吟誦給江邊漁父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将自己的清澈與江水的澄明合二為一了。我知道,這是屈子為保留個體純淨最無奈的選擇,也是迄今為止,文化祭壇上最高尚的選擇。
③最終,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羅江邊,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陽光裡,把最後的生路溺死水中。懷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涼的心,走進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詩句,留在了岸上,留給了端午。一條江因為成了一個詩人心靈最後的歸屬地,而永遠被世人銘記。一個普通的節日,因為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④端午,把緬懷和敬仰裹成了節日的粽心。
⑤節日的壽命當然要比人的壽命長久許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給了這個日子。在結束自己的物理生命——肉體的同時,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靈魂,猶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後人的視線和思想。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隐痛,來自時間深處的行吟,一個背負着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
⑥所以,端午節帶給我們的,應該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餘光中所說:“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
⑦以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用一個詩人的隕落,喚醒了一種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國,卻用死成就了《離騷》一樣。忽然覺得,端午節其實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葦葉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細細地包藏起來,讓我們極具耐心地一層層打開,最後領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時,葦葉汲取了糯米的黏質,糯米滲透着葦葉的清香,似如端午與屈子之間的浸染,節與人的統一。
⑧我對端午節的最初認知,完全來自粽子,那時候的小學課本,還沒有涉及“楚辭”或者《離騷》的片言碎語,文化不高的母親也無法給我們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好在粽子并不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改變所蘊含的味道,我總會把端午節和甜香黏軟的糯米聯系起來。這使得整個貧乏的生活,還能透射出星星點點的光亮,就像枯枝間的苞蕾,滲漏出些許隐秘的春意。
⑨現在看來,那些夾雜在一年日曆中為數不多的能激發我們飲食向往的節日,早已成為精神上抵擋艱難生活的盾牌。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為擁有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謝。對童年而言,這是一個多麼充滿人情關懷的節日啊!那種甜膩的感覺,一直泛舟舌津。
⑩後來知道了屈原和楚懷王,知道了《國殇》和汨羅江,知道了每年這一天,人們蜂擁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競龍舟,把一種悲情的懷念渲染成了歡悅的行為,熱熱鬧鬧,轟轟烈烈。
⑪曆史會在很多場合拐出一道彎來,就像屈原投江時所選擇的河泊潭一樣——它是汨羅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彎曲處。這種彎道,對河流而言,隻是改變了水的流向;對三闾大夫而言,卻是以生命為筆,填充了曆史的章節,引領了情感的走向。許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彎道,這些遠航至此的細節,因為承載了有溫度的夙願,使得堅硬的曆史柔軟了許多。所以,更多的時候,是生命的結局讓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這一點,再品嘗粽子時,心情會沉重許多。
⑫事情往往是這樣,在分享一種傳統時,我們更多的時候隻在關注它所帶來的結果,而其中蘊含的真谛,卻很少探究了。因為時空的距離,讓來源變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曆史給了我們最好的解決方式,它讓時間淡化了一個國家的破碎的同時,卻強化了一種品質的高貴。它讓我們穿越兩千三百年的距離,聆聽到了一條河流古老的潮汐。這時候的端午,或許更像是一縷陽光,從汨羅江的源頭流淌過來,映照着江邊每一位過客的内心。
⑬我知道,有些品格是無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鏡,端放在我們必經的路口,讓人們從曆史影像中,找到現實的映像。
(選自《人民日報》,有删改)
請概括文章的主旨。(6分)
答:
參考答案:文章從“端午的陽光”這一意象入手,叙寫屈原投江殉國的曆史事件,評說屈原與端午文化的密切關系,(2分)表達了對屈原偉大人格的贊美,對端午文化之光的敬重,對曆史名人帶給曆史文化影響的沉思。(4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