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凰,過年離不開紅糟肉,紅紅火火過大年,紅糟肉好吃又有營養,老少皆宜。也是接待客人最好的食材。紅糟肉字面上就是紅色的肉,但紅糟肉隻是一個大的總稱,它包括糟豬肉,糟雞肉,糟鴨肉等。
制作紅糟肉最主要的材料是紅曲,它是以籼稻,粳稻,糯米等稻米為原料,用紅曲黴菌發酵而成功的棕紅色或紫紅色米粒。(它的原理相當于做酒的酒餅來發酵)
然後選用優秀的糯米煮粥或者煮飯,一般是煮比較稠的粥,煮熟之後,等溫度降到差不多常溫左右,就要下紅曲,再攪拌均勻,之後蓋上蓋子。兩者之間發酵,成為糟。(以前一般發酵需要24小時,現有多了些可控制技術,就減少發酵時間)
不過重要的還是判斷是否發酵,發酵時會浮泡(一般泡泡非常多,就代表發酵程度是很快的。),還可以通過聞味道判斷。不過發酵的成功是否,與溫度是非常有關系的。溫度太高,發酵容易變質,溫度低,發酵不起來。
在最佳的發酵時間下放煮好的肉和調料,制作出來的紅糟肉才能松脆爽口。煮好的肉必須要放到涼的時候,太熱下放肉易變質,易走味,下肉的同時也要下鹽。
之後蓋好,經過兩天,就可以打開開吃了。紅糟肉做的成功的話,吃起來口感有一點甜,跟脆脆的,不會肥膩。
原先的鳳凰人家家戶戶都有做紅糟肉的習慣,但做紅糟肉的工序是比較複雜的。在以前還沒那麼富裕的時候,做紅糟肉一般隻有新年,或者是大節日的時候,因為雞鴨鵝平時是很少吃的,家裡人也是不舍得吃的,就是過年或者節日大家團圓在一起,才會做糟肉。但是其實做糟肉大部分的原因是要請客人,正常情況客人沒有來的話,自己也是不舍得吃的。
也有人說鳳凰紅糟肉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按現在流行的養生學倆說是很值得提倡的。它利用紅區酵母發酵的原理,既改善了分為,又更好地保存了食物。因為紅曲的發酵,使得各種肉類中的脂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把肉類中的脂肪轉化為糖類,讓肉類入口不感覺肥膩而是更加鮮甜,并且使得肉類容易被吸收利用。
紅糟肉是像我這種遠在家鄉,常常想念的味道!偷偷說紅糟肉也是非常好的一種下酒菜,而且一般過年還會擺“四點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