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背景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參戰的秦趙雙方兩國軍隊人數達到了百萬,整個戰争曆時三年。在春秋戰國這個動亂的特殊時期,沒有哪一次戰争的慘烈程度能和長平之戰相比,戰争最終以趙國的慘敗而結束。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戰直接影響了中國曆史的走向,戰國七雄中唯一有能力和秦國叫闆的趙國經此一戰,一蹶不振。
戰争的硝煙早已散去,曆史留給了我們許多的疑點。
1、趙括真的是“紙上談兵”嗎?在中國傳統觀念“勝者王侯敗者寇” 的影響下,趙括背上了千年的罵名,這對趙括來說是否公平?
2、 趙孝成王是否應該接收上黨?
3、 廉頗是否有贻誤戰機的嫌疑?
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
一、戰争的起因
秦國在秦孝公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短短十年的時間,就成為了當時戰國時代的“超級大國”,其餘六國隻能望其項背。發展到秦昭襄王時采用了丞相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的戰争策略,更是争霸天下。為了打通進取中原的通道,秦國首先把“利劍”懸在了和秦國接壤的韓國頭上。
公元前263年,秦國攻克了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地區),切斷了韓國和上黨郡的聯系。上黨郡地勢險要,為兵家必争之地,“得上黨可得中原”,可見上黨郡的重要性。上黨郡此時成為了韓國懸在境外的一塊土地,随時有被秦軍占領的危險,但實際上已經成為了秦國的囊中之物。但節外生枝,上黨郡的郡守馮亭對時局有着清晰的認識。戰,不是秦軍的對手;降秦,不願意。最好的辦法是降趙,拉趙國一起抵抗強大的秦國。當時的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大力改革,國力大增。到趙孝成王時趙國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頗、趙奢等名将,成為當時六國中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
趙孝成王接到馮亭的降表大喜過望,多少回魂牽夢繞想得而得不到的土地竟然來的是這樣得不可思議,可謂是“得來全不費功夫”。馬上派主戰派平原君趙勝率兵5萬前往上黨收地。
關于趙王接受上黨郡,史學家多有議論,一部分認為趙王不應該接收上黨地區,理由是趙弱秦強,接收會激怒強秦,無疑是虎口拔牙,給趙國引來戰争。認為應該接收的理由正如趙王自己說的“今發百萬之軍而攻,逾年壓歲未得一城也,今以城市十七币吾國,此大利也”,就是說打了許多年的仗,至今未得一池一城,如今,不費一兵一卒而得到上黨地區十七個城,這對趙國來說是天賜良機啊。是否應接收上黨郡有待商榷,但趙王接收上黨郡絕對有他的道理,作為趙國的最高統帥,趙王肯定有他的戰略思想,在那樣一個争霸的時期,占領上黨意味着趙國進可以攻擊秦國,退可以扼住三晉之地,說不定統一六國的是趙國。從這個角度出發趙王接收上黨郡是正确的。
秦昭襄王聽到趙國接受上黨的消息大驚失色,煮熟的鴨子怎麼說飛就飛了?公元前262年,秦王令左庶長(相當于師長)王龁率兵30萬攻打上黨。平安君趙勝兵力少,隻能在城中等待趙國援兵,郡守馮亭堅守2個月後隻好帶着上黨的殘兵敗将20萬一起逃往趙國,直到這時候,趙将廉頗才帶着20萬兵來救上黨,但為時已晚,上黨已經落入秦軍手裡。趙國不甘心就這樣丢失上黨,于是,在上黨築壘堅守,與秦軍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二、雙方采取的策略
公元前264年4月,秦将王龁開始進攻趙軍。趙軍初戰不利,一員裨将被斬殺。6月,秦軍攻陷了趙軍的兩個堡壘,4個尉官被斬殺,戰鬥對趙軍越來越不利。7月,趙軍根據廉頗的策略構築了堅固的堡壘,但在秦軍的猛攻下,趙軍西邊的堡壘被攻破,兩個尉官又被殺。這幾次的交鋒秦軍雖然沒有給趙軍毀滅性的打擊,但趙軍的士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顯然,硬碰硬趙軍明顯不是秦軍對手,廉頗審時度勢,認為秦軍遠離故土後勤補給困難,難以持久作戰。《史記》記載“廉頗堅壁以待秦”,就是說廉頗構築了堅固的堡壘,等待秦軍的不戰自亂。
這一守就是三年,雖然秦軍在廉頗的堡壘面前沒有再前進一步,但秦軍也沒有像廉頗預想的那樣不戰自亂。許多史學家認為廉頗持重有餘,勇力不足,缺少進取精神,理由如下:
(一): 廉頗除了堅守難道就沒有采取别的辦法?比如說局部戰場能不能采取主動進攻。《孫子兵法》日“兵者,詭也”,戰場上取勝之道,不擇手段,“美人計”“苦肉計”等等也是可以考慮的。
(二):秦軍遠離故土,困難肯定要多,趙軍在自己的國土上,應該占據主動的地位。而廉頗不知變通,缺少謀略,一味堅守,結果戰機稍縱即逝。
果然,長時間的對峙使兩國苦不堪言。戰争其實拼的是綜合國力,此時,趙國在自己的家門口首先撐不住了,可見秦國國力的強盛。如此看來,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廉頗也是難辭其咎。
在此情況下雙方都謀求速戰速決。首先,趙國派遣使者去秦國講和,秦國将計就計在迎接趙國使者上做足了文章,出城幾十裡迎接使者,熱情接待,讓其餘的國家看到秦趙強強聯合,期間還威脅帶恐吓齊魏等國,斷了軍事上援助趙國的念頭,但就是和趙國不談和談的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秦國志在滅趙,君臣上下一心,勁往一處使。而趙國上下卻猶猶豫豫,對戰争帶來的後果準備不足。一正一負,戰争的天平逐漸轉向秦國,秦國的勝利隻是時間問題,絕不是偶然的。可以說,趙王對長平之戰趙國的慘敗負有絕對的領導決策失誤的的重大責任。
不堪負重的趙王為了盡快結束戰争,督促前線的廉頗向秦軍進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廉頗就是不聽命令,趙王不惜減少軍糧來迫使廉頗進攻。在此期間,秦國也沒閑着,臣相範雎獻上“離間計”,散布謠言,說廉頗不進攻秦國是為降秦做準備,秦國最害怕的其實是趙括。消息傳到趙國,趙王馬上起用趙括為将,率領20萬趙兵替換廉頗。
趙王雖然不像他的前輩趙武靈王那樣英明果敢,但在曆史上也不是一個昏君,這樣的“反間計”我想趙王肯定清楚是秦國的計謀,趙王有他的難處,和秦在長平相持三年,國家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就是沒有秦的“反間計”,趙王也準備換廉頗,隻是沒有更合适的人選,隻不過秦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以,況且趙括的戰略思想和趙王的思想相吻合。
“夫兵久而國有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貴勝,不貴久”,就是說兵貴神速,速戰速決。
趙括自幼熟讀兵書,深谙兵法之道,曾經多次幫助父親趙奢取得戰争的勝利,天下無人不知道趙括的名聲,也絕非等閑之輩。秦王得知趙括為将,為了謹慎,做到萬無一失,也臨時換将,起用了戰國後期各國聽到名字就膽寒的名将武安君白起。白起身經百戰,未嘗敗績,人稱“戰神”,白起的到來對秦國來說意味着勝利,對趙國則代表着滅亡。應該說趙括絕不是浪得虛名,肯定有他的長處,隻不過秦王棋高一籌,針尖對麥芒,趙括運氣不好,碰上了不該碰上的人。
果不其然,趙括來到前線走馬換将,将廉頗的防守戰術改為進攻。趙括血氣方剛,率趙兵勇猛沖殺,也給秦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收到了應有的效果。《史記。白起 王翦列傳》記載白起說的話“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内空”。秦軍長平戰場前後投入兵力65萬,趙國兵力超過50萬。《史記》記載“秦死者過半”我們大概可以知道秦軍傷亡在25萬--30萬之間,這絕對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人可以做到的,可以想象戰争的慘烈程度。
白起巧妙地運用戰術斷絕趙軍糧道,用50萬秦軍分割包圍45萬趙軍。秦王聽到這個消息大喜,親自趕往河内招募10萬兵馬,每人賜爵一級,隻要是15歲的男丁都必須征調。秦王領着這支剛招募的軍隊迅速趕往長平戰場增援白起,在勝利的天平上又加上了一塊重重的砝碼。不得不說秦昭襄王絕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三)、戰争的結果及影響
被圍困46天的趙軍彈盡糧絕,趙括的雄心壯志化為烏有,隻能拼死以求突圍。趙括一馬當先,毫無懼色地率先沖向敵陣,《史記》記載“四五複之,不能出。其将軍趙括出銳卒自搏戰”,就是說反複沖擊秦軍陣地,由此可見趙軍的血性與頑強,趙括倒在了沖鋒的路上,群龍無首,筋疲力盡的40萬趙軍隻能放下武器,後被白起坑殺。
長平之戰以後,趙國一蹶不振,就此退出了曆史舞台。
此後幾十年中,秦國威震四海,再也沒有了對手,秋風掃落葉般滅掉六國,轟轟烈烈的大統一時代就此到來。
趙括留給世人的就是恥辱的四個字-----“紙上談兵”。
“長平之戰”的慘敗,原因極其複雜,我們習慣了“成王敗寇”的思維定勢。但趙括身為軍人,圓滿地完成了他的使命,隻不過生不逢時,讓人空歎“既生瑜何生亮”。套用一位美國将軍的話“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打了一場錯誤的戰争”,再加一句“遇上了錯誤的對手”,這場戰争注定是失敗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