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
在甘井子區周水子街道
億達社區的業主群裡
一封信突然火了!
業主們紛紛點贊轉發
群裡瞬間熱鬧起來
信中寫道
↓↓↓
今天是中秋佳節,小區裡每一家每一戶都在為這個團圓的節日忙碌着。而今年的中秋,注定且不一樣的。但為一個普通的居民,每次去做核酸檢測的時候,看到你們辛苦忙碌的身影都很敬佩,在那樣特殊的環境裡也沒能送上感謝和慰問。這個團圓的節日,因為疫情你們沒能回家和家人團聚,還依然堅守在各自的崗位。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不給你們增添額外的負擔。
一個人可以照亮一條路,一群人可以溫暖一座城。每一份無懼都應該被感動,每一份付出都值得被銘記。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謝謝你們!
願:你們的善良,最後都會變成以後人生路上遇見的驚喜和好運!
讓我們攜手,願疫情早散,家人團聚!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阖家平安!
信的落款是“億達世紀城一個普通小家庭”,寫下這封信的是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中學生。
昨天13時許,他來到核酸檢測點送來了這封信和一個精美的蛋糕并向現場工作人員深鞠一躬。
他說:“連日來抗疫人員所做的種種,深深感動了我。今天是中秋隻是想借此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一封書信
溫暖了一個小區
字裡行間
充滿了對抗疫人員
濃濃的關懷
短短一封信
讓我們共同見證了
這座城市的溫情守護!
每一個為了疫情防控付出努力的人
都是閃閃發光的
小區封閉管理
群衆“頭”等大事怎麼解決?
從事理發工作多年的他
用精湛的技術、娴熟的動作
為群衆剪出滿意的發型
9月10日中秋佳節當天,家住中山區天鵝灣小區的志願者呂雪松一大早就自帶理發工具和消毒工具來到物業專門準備的場地,為不方便出門的小區群衆理發,滿足疫情防控期間的特殊需求。
期間,志願者呂雪松佩戴口罩,邊熟練地操作着理發剪,邊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做好相應的防疫措施。
每次理完發,他還特地用随身攜帶的酒精為理發工具消毒。
中山區人民路街道港盛社區黨總支書記閻曉旭介紹,受疫情影響,小區封閉管理,理發成了大家的剛需問題,為解決轄區群衆“理發難”問題。
社區通過業主微信群向轄區沒有報告陽性病例的封閉小區業主發布招募令,動員48小時内核酸陰性、符合就地原則等幾項要求的理發師,主動報名成為“義剪志願者”,就地開展“愛心義剪”活動。
社區組織物業精心挑選通風條件和衛生環境好的場所,并采取電話預約的方式,有序組織群衆理發,避免人員紮堆聚集,并定時開展環境消殺。
同時,對使用的剪刀、梳子、推子、圍布等理(剪)發工具,嚴格落實好“一人一剪一清掃一消毒”的标準,做到既滿足群衆需要又兼顧疫情防控要求。
家住天鵝灣小區的一位居民這樣說道:
“
疫情期間出行不便,理發成了煩心事,現在再也不用擔心了,隻要打個電話預約好時間就行,感謝社區和物業組織這樣的活動。
”
逐樓采樣“六合一”
居民不動大白動
“
70号樓到樓下做核酸啦
”
泉水街道駿騰社區副主任宋傑的聲音從小喇叭傳出,響亮清晰。在家中等待的居民接到“信号”,有序下樓配合采樣人員排隊做好核酸篩查。
為切實消除疫情擴散的隐患,駿騰社區本着不交叉、不聚集、不紮堆的原則,以樓棟為單位逐樓逐網格“上門采樣”,切實做到和确保核酸采樣工作更加有序,結果更精準,防控更細緻。
僅僅2個小時
就有序完成駿騰名苑小區
近4700人的核酸采樣工作
“
前兩輪核酸,廣場一排隊就是200多人,居民踮腳等醫護,不僅人挨人傳播風險大,因為排隊插當矛盾也不斷。
”
駿騰社區副主任宋傑作為駿騰名苑小區網格長,深知駿騰名苑小區要推行逐樓逐網格核酸采樣的難度,為了杜絕可能存在的傳播纰漏,她提出從“我的網格試驗”,自己一個抱着樓院網格圖研究分布情況,與醫護溝通提前将對應樓号采樣時間拟好,逐級發動網格樓長群、網格信息員群、輻射各網格業主群,讓居民提前知曉核酸時間,安心的等在家裡。
為了推行逐樓做核酸,宋傑也有自己的“法寶”,組建“六合一”采樣工作組,每個核酸檢測點由1名網格員、1名網格信息員、1名醫護、1名掃碼員、1名樓長、1名志願者組成,微信群發通知和擴音器“喊樓”,線上線下形成合力,志願者、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進網格分樓棟開展核酸檢測,按照分工各自有條不紊的采完一棟走一棟,居民錯峰不出樓院不流動,減少了傳播途徑。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祝福、杜楊楠
編輯:徐琳
美編:張強
校對:王濤
責編:秋菊
主編:李元臣
監制:穆軍、宋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