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起來看一下柱鋼筋計算和對量及要點分析的詳細圖解内容。内容較多,建議先收藏噢~
1柱鋼筋計算和對量
▼
柱鋼筋包括有:
(1)柱鋼筋生根構造
(2)底層鋼筋構造
(3)中間層鋼筋構造
(4)變截面鋼筋構造
(5)插筋構造
(6)鋼筋變化構造
(7)頂層鋼筋構造
(8)箍筋構造
(9)非抗震框架柱鋼筋構造
(10)框支柱鋼筋構造
柱基礎插筋計算
▼
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柱根加密區長度應取不小于該層柱淨高的1/3;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範圍内加密箍筋。
柱筏形基礎插筋計算
▼
當柱插筋直錨長度>=Lae時柱中部鋼筋插至Lae深度時截斷。芯柱基礎内插筋0.7Lae
柱在獨基條樁基内插筋計算
▼
當基礎為獨基條基樁基高度>= Lae時,柱中部插筋直錨Lae且>=35d.柱角插筋彎折長度=MAX(35D-直錨長度,6D,150)
框架柱的鋼筋計算
▼
柱的縱筋:基礎插筋; 中間層縱筋(地下室縱筋;首層縱筋;标準層縱筋); 頂層柱縱筋; 柱插筋。
柱的箍筋:箍筋組合方式; 箍筋長度;箍筋根數
鋼筋計算所需參數:(1)基礎層層高(2)柱所在樓層高度(3)柱所在樓層位置(4)柱所在平面位置(5)柱截面尺寸(6)節點高度(7)搭接形式
柱基礎層鋼筋計算
▼
基礎插筋的計算公式:長度=彎折長度a 錨固豎直長度 非連接區Hn/3 搭接長度Lle
中間層柱縱筋計算
▼
地下室:-1層縱筋長度=-1層層高-1層非連接區Hn/3 1層非連接區Hn/3 搭接長度LlE;
首層: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非連接區Hn/3 二層非連接區max(Hn/6,Hc,500) 搭接長度LlE;
标準層:縱筋長度=标準層層高-本層非連接區 上一層非連接區 搭接長度LlE.
▼
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内側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錨固。
中柱錨固長度取值為:當柱縱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長<Lae時,則使用彎錨形式: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内的直段長≥LaE時,則為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角柱内側鋼筋根數為:1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鋼筋總數的1/2.
柱縱筋的連接
柱非連接區為>=Hn/6 (Hn/3 ),>=Hc,>=500"三控"值即箍筋加密區。
頂層柱節點
柱頂相平和柱頂微凸,後者可操作隆差。柱頂相平時柱外側彎錨位于柱上部縱筋之下或平行頂層中柱節點:
箍筋長度計算
長度=(b h)*2-保護層 8d 1.9d*2 max(10d,75mm)*2
1.9d的來源GB50204-2000 彎鈎計算5.3.1 箍筋彎鈎計算5.3.2
内箍寬度(内徑)=(B-2c-D)/(N-1)*n D
135°彎勾11.9d的算法:
中心線半徑為:1.25d 0.5d=1.75d中心線周長為2*3.1416*1.75d =11d
135°的中心線弧長為:(11d/360 °)*135 °= 4.13d
根據上式的下料長度為:L=4.13d 10d b =14.13d (a-d-1.25d)
L=a 11.9d
圓柱螺旋箍計算公式
▼
(1)當圓柱箍筋前加L時采用螺旋箍
(2)同間距螺旋箍長度=Sqrt(sqr(pi*(d-2*b)) sqr(@))*h/@ 3*pi(d-2b)
(3)不同間距螺旋箍長度=Sqrt(sqr(pi*(d-2*b)) sqr(@1))*h/@1 Sqrt(sqr(pi*(d-2*b)) sqr(@2))*h/@2 3*pi(d-2b)
(4)環形定位圓箍筋搭接max(Ll,300)
柱箍筋根數計算
基礎層和其它樓層
基礎内加箍筋對于非封閉配筋基礎是可以的,對于封閉配筋基礎沒有可操作性。
上下柱縱筋直徑與根數變化:
(1)根數不變直徑變小。
(2)根數不變直徑變大。
(3)直徑不變根數減少。
(4)直徑不變根數增加。
(5)直徑與根數均變化。
注意:防止根數變化造成箍筋與縱筋"拉空"和縱筋不能滿足50%交錯。
上下層縱筋變化構造:
(1)上比下多(2)上柱直徑較大(3)下比上多其中,當上柱鋼筋多或直徑大的時候,都會産生插筋構造
柱變截面處理:
牆上柱的計算
▼
當牆上柱是端柱或暗柱延伸而成與牆搭接1.6Lae(此部位複合箍筋同柱加密區)。
當牆上柱從剪力牆牆身起柱時與牆搭接一層。柱在牆截面外的縱筋(包括角筋)直通至下一層闆面,其餘向下錨入牆内Lae。
柱伸入箱形基礎牆體取值:1、柱下三面或四面有箱形基礎的内柱,除柱四角縱向鋼筋直通到基礎外其餘鋼筋可伸入箱形基礎頂闆下40D. 2、外柱、與剪力牆相連的柱及其它内柱的縱向鋼筋應直通到基底。
框支柱KZZ節點:圖十五框支柱能伸則通且伸入上部牆體内不少于一層,其餘彎錨>=Lae.框支柱伸到上層牆内縱筋與牆邊緣構件鋼筋綜合設置。
框支柱在梁内的直段長度>=0.5Lae。
其它柱的計算
▼
錯位柱 上層柱截面水平移位異體柱 指柱身沿高度方向發生變化如斜柱折柱芯柱 芯柱邊長為矩形柱邊長或圓柱直徑的1/3構造柱 構造柱上下加密500MM
2柱鋼筋計算要點
柱豎向變化取值
▼
(1)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
(2)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
(3)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4)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5)上柱直徑大于下柱時應将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移。
柱牆頂層取值
▼
(1)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梁闆内,長度為梁底以上1.5Lae和1.5Lae 20D(當柱外側縱筋配筋率1.2%) ,與屋面框架梁縱筋彎折搭接。也可彎折12D(此時屋面梁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和1.7Lae 20D(當梁上部縱筋配筋率>1.2%)與柱縱筋豎直搭接。
(2)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于錨固長度時可采取直錨。
暗柱與框支柱
▼
(1)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闆底)。
(2)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闆頂,能通則通,彎錨部分伸入梁或闆内Lae柱箍筋的幾種情況:1、所有柱縱筋搭接範圍内箍筋均按Min(<=5D,100)。
(3)但如果施工時采用電渣壓力焊,結算時選擇綁紮,那麼接頭區仍按非加密區設置。這是接頭形式的換算,不存在箍筋的增加。
(4)框架柱、梁上柱、端柱、小牆肢的箍筋加密區為MAX(Hn/6,500,柱長邊尺寸),底層柱和地下室底層柱為Hn/3. 4、暗柱無加密區,暗柱是剪力牆的一部分。
(5)圓柱如果采用螺旋箍時,在開始與結束位置應有水平段,并每@1000~2000加一道>=Ф12的内定位箍。
(6)複合箍筋應采用大箍套小箍形式,箍筋外圍重疊不多于兩層,既經濟又安全。
(7)一、二級抗震的角柱沿柱高全加密。
(8)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和因設置填充牆等形成短柱即hn/hc<=4的柱其箍筋沿柱全高加密。
(9)抗震縫兩側抗撞牆的柱端和框架邊柱箍筋沿房屋全高加密。見《抗規》 6.1.4 10、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加密區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範圍内加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