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千古經典佳句十句

千古經典佳句十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8 05:24:14

千古經典佳句十句?——(宋)包拯《書端州郡齋壁》,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千古經典佳句十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千古經典佳句十句(千古流傳古佳句賞析)1

千古經典佳句十句

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

——(宋)包拯《書端州郡齋壁》

【注解】

(1)清心:清廉。

(2)治本:根本。

(3)直道:正道直行。

(4)身謀:為自身考慮。

【翻譯】

做官應以清廉為根本,做人應正道直行。

【鍊接】

包 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廬州人(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官員,以清廉公正聞名于世。曾任天章閣待制,人稱“包待制”;後進為龍圖閣直學士,故後人亦稱“包龍圖”,卒谥孝肅,贈吏部尚書。

包拯出生于廬陽一個官宦家庭,28歲考上進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進士就可以當官,但包拯是個孝子,他信守聖人“父母在,不遠遊”的教誨,直到36歲才正式出山,當了知縣這樣的小官。在知縣任上,他斷了一個奇案,聲名遠播。38歲升任知州,清明廉潔,受到上司重視和世人稱贊,之後開始朝廷重臣的政治生涯。包拯廉潔公正,不攀附權貴,故有“包青天”、“包公”之名。後世将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死後成為地獄第五殿閻王。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黑子”、“包黑炭”。

包拯立志

父母相繼去世之後,包拯才離開鄉村,前往京城等候授予新的官職。他住在小客棧裡,夜晚守燈苦讀,寫下了他平生唯一的一首五律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鈎。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贻來者羞。”大意是說:“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秀挺的木材應該做房屋的棟梁,精煉的鋼料決不應去做鐵,我應該做一個無愧史書教誨的清官。”

傳說中的包拯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傳》說包公是文曲星轉世,他與狄青一文一武開創了北宋的全盛時期。古代小說《三俠五義》把包公作為主人公。

民間傳說中的包公任開封府尹期間,得到“四大名捕”(王朝、馬漢、張龍、趙虎)與足智多謀的公孫策和有“禦貓”之稱的禦前四品帶刀護衛南俠展昭為左右文武助手,辦案既明查又暗訪,執法既嚴謹又不失人情,使正義得以伸張。傳頌的案件包括《鍘美案》、《烏盆案》、《鍘包勉》、《鍘判官》、《狸貓換太子》等。

民間傳說中百姓向包公申冤的方法有:一是攔路喊冤,即趁包公坐轎出巡時攔路向包公申冤;二是擊鼓鳴冤,傳說開封府公堂門前有一鼓,任何人擊鼓後,包公便會升堂聆聽喊冤者的冤情。

開封府大堂常擺着三把鍘刀:一是龍頭鍘(火龍鍘),專鍘違反國法之皇親國戚;二是虎頭鍘,專鍘貪官;三是狗頭鍘(犬頭鍘),專鍘窮兇極惡之徒。

在民間傳說中,因包拯大公無私,擁有一副鐵面如墨的臉孔以鎮懾佞臣,額上挂有一彎蒼白明月,故有“包黑子”稱号。其實在曆史中,他的皮膚并不黑,隻是為了塑造鐵面無私的形象,劇中才把它的臉變黑,到了現在許多人反而認為他原本就是黑臉。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宋)王淇《梅》

【注解】

(1)侵:沾染。

(2)甘心:心甘情願。

【翻譯】

高潔的梅花,不受塵埃半點侵蝕,甘心淡泊地生長在竹籬邊、茅舍旁。

【鍊接】

王 淇

王淇,字菉猗,生平事迹不詳。王淇的詩流傳于世的,隻是《千家詩》中收錄的這兩首。

一是《春暮遊小園》:一叢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蘼花事了,絲絲天棘出莓牆。

二是《梅》: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隻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大意如下:高潔的梅花,不受塵埃半點侵蝕,甘心淡泊地生長在竹籬邊、茅舍旁。隻因錯誤地認識了酷愛梅花的林和靖,惹得詩人談笑至今。

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

——(宋)王安石《華藏院此君亭》

【注解】

(1)憐:喜愛。

(2)直節:筆直的竹子。

(3)自許:自我期許。

(4)剛:剛強。

【翻譯】

人們喜愛竹子,因為它生來筆直,我也期望自己老而彌堅,意志剛強。

【鍊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于說理與修辭,善于用典故,風格遒勁有力,警辟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著有《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少時好讀書,記憶力強,受到較好的教育。王安石先後任淮南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點江東刑獄等地方的官吏。1067年宋神宗初即位,任王安石為知江甯府,後召為翰林學士,1069年提為參知政事。後來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王安石身為北宋丞相,是新黨領袖,其影響力很大。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争先。”其政治變法對北宋後期的社會經濟具有很深的影響,已具備近代變革的特點,被列甯譽為“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王安石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轼、蘇轍、曾鞏并稱“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為人特立獨行。他常不梳洗就出門會客,看書入神時則會随手拿東西吃,吃了魚食也不知道。署名蘇洵但普遍認為是僞作的《辨奸論》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寫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蘇轼和王安石曆來不和,王安石喜好驚人之言,蘇轼曾作文譏諷。民間也有不少兩人鬥智的故事,如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有《王安石三難蘇學士》一篇。

甯可玉碎,不為瓦全。

——(唐)李百藥《北齊書·元景安傳》

【注解】

(1)瓦:陶器。

(2)全:完整。

【翻譯】

甯願做打碎的玉,也不做完整的陶器。

【鍊接】

李百藥

李百藥(565—648),字重規,定州安平(今屬河北)人。唐朝史學家。隋文帝時李百藥仕太子舍人、東宮學士。隋炀帝時仕桂州司馬職,遷建安郡丞。後歸唐,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散騎常侍。其人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諸侯,為太宗采納。李百藥在唐太宗時參加了制定《五禮》及律令的工作。在輔佐太子李承乾之時,對李承乾漫遊無度的行為多有匡正,對于朝中的其他政事,也不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政治上有些作為。他除擅長文章外,還很善于寫詩。現在他的傳世之作有詩二十餘首,文章十三篇,還有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齊書》。

非其義,君子不輕其生;得其所,君子不愛其死。

——(唐)白居易《漢将李陵論》

【注解】

(1)愛:舍不得,吝啬。

【翻譯】

不是為了所追求的義,君子不輕易舍棄生命;如果有值得獻身的地方,君子不會吝啬自己的生命。

【鍊接】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曾以詩仙、詩魔自比,另有“廣大教化主”之稱,生于河南新鄭(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文學家。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應取材于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狀況,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白居易晚年雖不改關懷民生之心,但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放意詩酒,作《醉吟先生傳》以自況。白居易與元稹齊名,人稱“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夥伴。晚年的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劉白”。

白居易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最為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妪能解”。白居易善于寫長篇叙事詩,《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等極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為傳世名句。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為流傳于社會各地各階層,在新羅、日本等地也産生了很大影響。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賦得古原草送别》、《錢塘湖春行》、《暮江吟》、《憶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直中書省》、《長相思》、《題嶽陽樓》、《觀刈麥》、《宮詞》、《問劉十九》、《買花》《自河南經亂關内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與元九書》等。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别》

【注解】

(1)安能:怎麼能。

(2)摧眉:低頭。

(3)折腰:哈腰。

(4)事:巴結。

(5)開心顔:高興。

【翻譯】

怎麼能低頭哈腰巴結權貴,使我不高興呢?

【鍊接】

李白的詩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格豪放,飄逸灑脫,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李白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屈原之後,李白第一個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中吸取其豐富的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稱贊李白:“千載獨步,惟公一人。”杜甫對李白評價甚高,稱贊他的詩“驚風雨”、“泣鬼神”,而且無敵于世、卓然不群。韓愈對李白極為推崇,在《調張籍》中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在《石鼓歌》中歎道:“少陵無人谪仙死。”白居易曾作《李白墓》詩,憑吊李白“可憐荒隴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唐文宗禦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李白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歌題材多種多樣。由于生于盛唐時期,詩歌以浪漫為主,豪放大氣。其代表作包括: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别》、《将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59首、《長幹行》、《子夜吳歌》、《宣州謝脁樓餞别校書叔雲》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等。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進步理想,畢生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他的大量詩篇既反映那個時代的繁榮氣象,也揭露、批判統治集團的荒淫和腐敗,表現出蔑視權貴、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積極精神。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調動一切浪漫主義手法,使詩歌内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在李白的詩中,充滿了極度的誇張、貼切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讓人感受到的卻是高度的真實。

在李白的詩中,常将想象、誇張、比喻、拟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形成神奇、瑰麗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韻緻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産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轼、陸遊、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夢遊天姥吟留别》

《夢遊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是一首記夢詩,也是遊仙詩。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由東魯(現在的山東)南遊越州,寫了這首描繪夢中遊曆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的朋友,所以也題作《夢遊天姥山别魯東諸公》。後世版本或題為《夢遊天姥吟留别諸公》,或作《夢遊天姥吟留别》,或作《别東魯諸公》。内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堪稱絕世名作。

原文:

海客談瀛(yíng)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渌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zhuó)謝公屐(jī),身登青雲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巅。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鸾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别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顔!

翻譯: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浙江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雲霧霞光中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雲,連着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嶽,遮掩過赤城山。天台山高一萬八千丈,對着天姥山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遊到了吳越,一天夜裡,飛渡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現在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腳上穿着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到了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着花,倚着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岩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雲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從中間打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銀做的宮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風作為馬來乘,雲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鸾鳥拉車。仙人們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驚醒起來而長長地歎息。醒來時隻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雲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不過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複返。與君分别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遊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川大山。我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高興!

不食嗟來之食。

——(漢)戴聖《禮記·檀弓下》

【注解】

(1)嗟:呵斥之聲。

(2)食:第一個“食”是吃的意思,第二個“食”是食物的意思。

【翻譯】

不吃人别人侮辱性施舍的食物。

【鍊接】

不食嗟來之食

春秋時齊國連年有災,有個姓黔敖的富戶在路邊設了一個粥攤來周濟逃荒的窮人。一天,黔敖看見一個人用袖子蒙着臉,拖着沉重的步子沒精打采地走過來,就高聲喊道:“喂,來吃粥。”來人擡眼看着黔敖說:“我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樣的地步。”說完他辭謝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終于餓死在路邊。

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

——(漢)桓寬《鹽鐵論·地廣》

【注解】

(1)窮:窮困。

(2)節:氣節。

(3)賤:貧賤。

(4)易:改變。

(5)志:志向。

【翻譯】

不因為窮困而改變氣節,不因為貧賤而改變志向。

【鍊接】

《鹽鐵論》

《鹽鐵論》是西漢時期的一本政論性散文集,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有關鹽鐵問題的結構嚴整、體制統一的專著,由西漢桓寬所著。

西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鹽鐵會議”召開,以賢良文學為一方,以禦史大夫桑弘羊為另一方,就鹽鐵專營、酒類專賣和平準均輸等問題展開辯論。桓寬根據當時的會議記錄,并加上與會儒生朱子伯的介紹,将其整理改編,撰成《鹽鐵論》。

《鹽鐵論》一共有60篇文章,第1篇至第41篇記述了會議正式辯論的經過及雙方的主要觀點。第42篇至第59篇寫會後雙方對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問題的争論要點。第60篇是後序。

《鹽鐵論》是研究西漢經濟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記》對桑弘羊的記述不夠完備,《漢書》又未立專傳,《鹽鐵論》因有桑弘羊的對話,可補此不足。另外,《鹽鐵論》采用對話體的寫法,并且各篇之間互相聯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見的。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先秦)《孟子·滕文公下》

【注解】

(1)淫:擾亂。

(2)移:改變。

(3)屈:屈服。

【翻譯】

富貴不能擾亂我的心意,貧賤不能改變我的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這就叫大丈夫。

【鍊接】

嵇康與山巨源絕交

魏晉名士嵇康不與貪官污吏合作,表現出高貴的氣節和操守。

嵇康曾在魏國擔任過一個小官,但他由于看不慣司馬氏集團的所作所為,便隐居起來。他的好友山濤給他寫來一封信,勸他不要與司馬氏集團頂撞,要克服自己的恃才傲物、自命清高的脾氣,好繼續去做官。

嵇康讀完信後,立即提筆寫了一封回信,這就是有名的《與山巨源(濤)絕交書》。在信中,他主張君子百行,循性而動,各附所安,論述了自己入山林而不返的理由。

嵇康采取莊子拒辭楚王之相的做法,表現出對貪官污吏批判的态度。他寫完信後,讓好友阮籍看,阮籍竟雙手顫抖,淚光瑩瑩,哽咽着對他說:“我從你身上看到了真正的人的骨氣,你真是一個與邪惡勢力格鬥的勇士!我即使不能像你這樣疾惡如仇,也可以在醉鄉沉睡不醒。而山濤,可惜我們尊他為兄長,想不到竟會為了官位而背叛自己的氣節。”後來,嵇康被司馬昭以“輕時傲世、亂群惑衆”的罪名加害。被害前,他還在刑上彈了一曲絕世之作《廣陵散》,琴聲不亂,音調激越,回蕩在刑場的上空,表現了高尚的情操。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先秦)《論語·子罕》

【注解】

(1)三軍:一國的軍隊。

(2)奪:喪失,失去。

(3)帥:主帥。

(3)匹夫:普通人。

(4)志:志向。

【翻譯】

一國的軍隊可以失去主帥,一個普通人的志向卻是不可喪失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