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和小熊貓的區别,不少人都科普過,簡單來說,圓臉、圓耳、紅毛、短腿、小隻的是小熊貓,V臉、尖耳、灰毛、尖爪、大隻的是浣熊。
其實,除了臉龐、耳朵、毛發、四肢、體型的差異外,看看它們打架時的模樣,也能輕易将二者區分開。
打架這事兒,小熊貓真是不太擅長,兩隻小熊貓玩兒急了眼打起來,招數就兩個:互相拍打和“攀比個頭”。
拍打很好理解,“攀比個頭”是因為小熊貓一旦發現自己難以脫身,就會保持直立,借此達到顯大的目的,再瞅準時機用爪子攻擊,雖然看起來萌,但多少還是有些攻擊力,隻不過跟浣熊比起來就弱多了。
與小熊貓完全不同,浣熊要是打起架,絕不是單純地站立顯高大,它們會充分利用爪子和牙齒,進行抓撓和啃咬。
世界範圍内,每年都有人和寵物被浣熊咬傷、抓傷的事件發生。
事實上,浣熊的戰鬥力之強,很大程度上源自它們異常靈活又不乏力量的爪子,畢竟在一些地區的土語中,浣熊直接就被稱為“用爪子抓撓的動物”,可見爪子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出鏡率”之高。
仔細觀察浣熊的爪子就不難發現,它們與靈長類動物一樣有五根手指,雖然沒有與其他四指對生的拇指,但本就足夠靈活的指頭,能夠幫助它們完成抓握、撥弄、彎曲等動作。
浣熊們甚至能夠熟練地打開門把手、拔開門栓插銷,而它們爪子上長且鋒利的指甲,能給對手造成嚴重的傷痕。
除此之外,浣熊啃咬的殺傷力也不小,不光是動物們懼怕浣熊,人類對浣熊也保持着警惕。
其次,浣熊不僅攜帶着多種病毒,它們的便便裡還有大量寄生蟲,這些都會對人類造成嚴重(緻命)的威脅。
先來說浣熊攜帶的病毒,這些病毒有的會通過咬傷傳播給人類,比如狂犬病病毒,有的則會給動物種群造成威脅,比如犬瘟熱。
再來看寄生蟲,浣熊是雜食動物,從瓜果到堅果,從昆蟲到鳥蛋,從水裡遊的魚到地上跑的鼠……隻要是能塞進嘴裡的,就沒有它們不吃的。
因此在食用各種食物的過程中,不少蟲卵也會被浣熊吞下肚,這些蟲卵孵化出的蟲子會寄生在浣熊的體内,有些會随着便便排出,人類接觸這些寄生蟲,或者不慎被浣熊咬傷而造成寄生蟲感染,輕則刺激皮膚,重則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傷。
更重要的是,浣熊适應性極強,而且不怎麼懼怕人類,它們随時都可能出現在人類聚居區附近,要麼翻垃圾桶找吃的,要麼直接造訪人們的院落,要是讓它們溜進了家門,翻箱倒櫃事小,打洞啃牆事大。
雖然浣熊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如果它們感受到壓力和威脅,很可能因為自衛而對人類發起進攻。
最後說個知識點,浣熊真的非常喜歡洗東西,是名副其實的“浣”(洗)熊。
當然,這不是追求幹淨,因為曾經有科學家研究過被浣熊清洗過的食物,他們發現浣熊并沒有洗掉食物上的昆蟲、蟲卵,而且就算沒有水,浣熊也會在吃東西之前,做出清洗的動作。之所以要“洗”,其實是因為浣熊的爪子上分布着大量神經,它們所帶來的觸感對浣熊來說格外重要,有助于它們感知物體的重量、大小、質地、溫度等,以此彌補視覺不佳的劣勢。
所以真不能被動物的外表騙了,說一種動物可愛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頭想想,任何一種生存至今的動物肯定都不是靠賣萌為生,且不說戰鬥力如何,至少它們都有各自應對環境和求生的過人本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