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狗不理”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面柔,底幫厚薄相同,吃起來一咬流油,但又肥而不膩,味道十分鮮美。
這種包子為什麼叫這麼一個怪名字呢?
據說在清朝的時候,武清縣楊村有一位少年,名叫高貴有。他性格倔強,有一股牛脾氣,逆了他的性子,天王老子也不認,任何人也不理。有一次,高貴有的牛脾氣又發了,父親吓他,母親勸他,他硬是擰着脖子一聲不哼,強着性子不理不睬。母親歎了口氣,說:“你呀,真是個‘狗不理’啊!”“狗不理”的綽号,就這樣叫出來了。
高貴有到了十四歲的時候,父親見他脾氣暴躁,怕他在村裡惹是生非,思謀着要讓他學些手藝。碰巧有位鄰居的親戚在天津做事,便拜托他把高貴有帶出去,找點事幹。
到了天津,高貴有被介紹到一家“劉家蒸吃鋪”裡當小夥計。劉家蒸吃鋪座落在天津舊城北邊,與南運河緊緊相鄰,來往的都是些船工、纖夫和小商小販。劉家蒸吃鋪便專做他們歡迎的蒸食和肉包。
高貴有從小吃慣了苦,所以幹活很勤快,加上人又聰明,什麼東西一學就會,後來鋪子裡就讓他專門做包子。兩位老師傅看他聰明好學,便處處指點他,所以他做包子的手藝提高很快。
三年滿師,高貴有已經精通技藝,于是便請人幫忙,在附近找了一間小屋,扯旗開張搞了一家專門經營包子的小鋪。高貴有拿出了全副本事,做出來的包子特别好吃。名聲一傳開,真個門庭若市,應接不暇。因為人們喊慣了他的小名“狗不理”,就把他經營的包子也叫作“狗不理”了。
俗話說:樹怕剝皮,人怕揭短。“狗不理”畢竟是自己的小名兒呀,怪難聽的!高貴有就給自己的包子鋪起了個牌号,叫“德聚号”。
有一次,幾位外埠客商慕名而來,進門就問:“老闆,這兒是‘狗不理’嗎?”高貴有此時已經二十多歲了,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一聽連外埠人都叫自己“狗不理”,犟脾氣又來了,粗聲粗氣地說:“咱這兒有招牌,你們長眼不長眼?‘狗不理’在那兒,要去趁早!”這幾位客人是專門來吃“狗不理”包子的,一聽找錯了門兒,返身就走。可是過了半晌,又找回來了,對高貴有說:“你就是‘狗不理’呀!嗨!開這樣的玩笑。”高貴有見“狗不理”的名字甩也甩不掉,隻得讓人家去叫了。
“狗不理”的名字就這樣叫來叫去的,一直叫到現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