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一直有熱度的小青柑火了幾年了,身邊好多朋友也經常和我提起小青柑,我建議朋友不要喝,為什麼我會有這個結論?首先,小青柑不等于陳皮 普洱茶;其次,小青柑本身的制作工藝決定了産品的弊端存在。
小青柑的制作流程小青柑的制作流程:摘果、洗果、切帽、取肉、清洗、晾曬、填茶、幹燥、包裝,簡單的說就是把還沒有成熟的柑果摘下來,去除裡面的果肉,填充滿普洱茶,然後幹燥打包。
小青柑的皮是還沒有成熟的柑果的皮,這并不是陳皮,三年以下為果皮,三年以上才是陳皮。況且陳皮是用成熟柑果的皮制作,小青柑用的是未成熟的柑果,這個皮更是不能吃的。關于這方面的詳細資料,大家可以去網上查一下。
柑果摘下來經過了沖洗,但是這樣的沖洗隻能是洗洗灰塵,并不能洗掉果皮上的農殘。很多“良心”的商人會說,我們用的柑都是沒有打農藥的,嗯,果農也是這樣說。現在市場上産陳皮的聖地應該是新會,新會每年要做大量的陳皮,還要做那麼多小青柑,沒有産量是不行的,要産量沒有農藥是不行的,呵呵,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小青柑都說是新會的吧?
小青柑裡填充的普洱茶條索不能太大,一是不好填充,二是條索太大會導緻裡面的空隙太多。所以填充小青柑的普洱茶基本上都是碎茶或者茶底,有用純芽茶的,數量絕對是少之又少,而且價格絕對是高高的。
小青柑挖掉果肉後需要清洗晾曬後再填充茶葉,但是這個晾曬隻能是把果皮清洗時的水分曬幹,果皮仍然是新鮮的。如果此時的果皮失去水分,會導緻果皮變形,不利于茶葉的填充以及成品的外形。填充茶葉進去後,茶葉會吸收果皮裡的水分,那麼問題出現了,如果不能使小青柑快速幹燥,時間長了茶葉會發黴,想快速幹燥就隻能用機器來烘幹,或者用機器轟個大半幹,再拿出去曬,而恰恰烘和曬對于普洱茶都是不利的。很多賣小青柑的都說,自家小青柑是生曬的,來,你給我說說,就算你曬小青柑的時候天天都是晴天,太陽高照,需要幾天才能曬幹?我們消費者有興趣可以自己試驗一下看看。
很多消費者喜歡小青柑,一是覺得小青柑的保健功能好,二是覺得小青柑的味道好。那麼小青柑不能喝,我們如何才能喝到既有營養又有好味道的茶呢?有兩種方式:1、買一些普洱熟茶和陳皮,用一個陶罐将普洱茶和陳皮一層一層鋪的到罐子裡,放置幾個月以後就可以開始喝了;2、用陳皮煮水沖泡普洱茶,或者将普洱茶和陳皮放在一起來沖泡。
以上是個人觀點,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意,很抱歉!有不同觀點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共同交流,更希望從業人員從良心出發,為消費者提供既安全又好喝的茶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