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濟、技術、軍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十九世紀國際交流日趨頻繁,了解其他國家語言文化的需求也随之蓬勃發展,各種外語學習方法層出不窮,其中有些建立在語言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基礎之上,有些則完全是個人學習經驗的總結提煉。這些方法中不乏以創建者或品牌來命名的,比如之前介紹過的羅氏、普氏、貝立茲等等。今天一并再介紹三個非常成功且流傳至今的外語學習方法。
法國人Alphonse Cherel(1882-1956)年輕時曾輾轉俄英德等多個國家,期間掌握了各國語言,不過他學習外語的方法無非就是上一所貝利茲式的語言學校或者找一位私人教師,對此他并不滿意,于是在46歲那年總結了一套自學外語的方法,并為其創建了一個品牌名為Assimil,迄今已近百年依舊長盛不衰,目前已涉及數十種語言學習。1929年他撰寫的English without toil(英譯名)是Assimil公司第一本出版物,彰顯其外語教育理念與品牌宗旨。
相比之下,波蘭人Michel Thomas(1914-2005)的經曆更為坎坷與傳奇。二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迫害,他移居到法國并參與了法國抵抗運動,後來又成為美國間諜,雖然多次被捕,卻每次都能死裡逃生,事後他将自己的生存歸功于優秀的語言能力。戰後他移民到美國加州并用自己的名字創辦了一所語言學校,其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誇張的宣傳套路(比如三天培訓就能達到熟練對話等等),在當時迅速吸引了伍迪·艾倫等多位好萊塢巨星為其站台,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學習法和課程至今仍然活躍在美國的語言培訓市場。
Paul Pimsleur博士(1927-1976)是三人中唯一科班出身并且擁有深厚學術背景的著名學者,因此用他名字命名的Pimsleur學習法背後有着強大的學術基因。他創建的聽力中心是全美最大的語言實驗室之一,在那裡他具備優越的條件來試驗這套外語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向美國政府提出許多卓有成效的建議。美國外語教學委員會(ACTFL)為了表彰其在學術領域的傑出貢獻,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項外語教育研究年度獎項,可見他在外語教學領域的學術地位。雖然英年早逝,但Pimsleur提出的理論與方法至今影響着外語教學研究。西蒙·舒斯特出版發行了Pimsleur的全部作品資料,自1963年第一門希臘語課程開始,迄今已覆蓋50多個語種。
Scott Thornbury在《英語教學30法》中把這三種方法歸納在一起,并非簡單地因為它們都是以人名或是商标命名,更主要是由于它們在課程模式或理念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首先,這三種方法都誕生于自學外語的背景下,而且具有清晰的結構化教學大綱,但語法和詞彙的學習又盡可能保持低負荷。其次,在教材方面,雖然Thomas和Pimsleur是典型的聽力口語課程,但不論它們提供的對話腳本還是Assimil提供的正式教材,都對外語和母語做了翻譯處理,尤其是Assimil課程設計為100個單元,前50個單元完全是聽力、閱讀的語言輸入,後50個單元則是對應的口語和寫作的語言輸出,雖然無從考證“100”這個單元數量背後的理論依據,但語言輸入與輸出的結構非常清晰。最後,這三種方法本質上都借鑒了之前介紹過的聽說教學法,互動主要發生在重複錄音中的句子,其中尤以Pimsleur間歇記憶法更加科學精準。
或許這些文字描述理解起來比較抽象,感興趣的讀者不妨花些時間看下面這段視頻,詳細介紹了這三種方法具體是如何操作的。
這三種方法數十年來長盛不衰的奧秘,除了其成功的商業運營因素外,Scott Thornbury認為重複播放語言材料和反複練習,對于詞彙短語的初期記憶肯定是有幫助的,盡管這種記憶并不意味着學習者真正掌握了語言交流能力,但這些語言輸入确實會為後期的浸入式學習奠定基礎。
事實上現代互聯網的社交網絡技術已經能夠彌補這些方法的一個共同缺陷:缺乏真實的交流。此外許多詞彙學習軟件、翻譯軟件通過富文本格式也能提供更加強大高效的學習環境。雖然這三種方法最初都起源于自學模式,但在今天的外語教學中如果将其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在現代外語教學中仍然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