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牙龈出血或者口腔潰瘍長久不愈時,周圍人關心地一般會建議吃些維C。确實,從現代醫學和營養學上講,在人體缺少維生素C的時候會出現牙龈出血牙龈炎等的一些症狀。
也是由于一些廣告的宣傳和常規量時維生素C确實不太有毒性的認知和經驗,當然還有各種保健品的盛行,導緻看上去不吃點維生素這個素那個素的好像就和這個時代脫節了。
維生素C有它的積極作用,這個自然不用多說。也正是為此,它的一些副作用反而會被人忽視。
圖片來自于:網絡
在這裡,主要談的是作為保健品使用的維生素制劑。
當然不是。來看一組數據,維生素C的吸收率與攝入量有關,但是它的吸收率會随着攝入量的增加而減少。維生素C攝入量在每天30~200 mg時,它幾乎可以被身體完全吸收,吸收率在80 %~100 %;攝入量在每天500 mg時,吸收率下降到75 %左右;攝入量在每天1250 mg時,吸收率在50 %時左右。
所以,過多的食用維生素C最顯而易見的一個現實是造成浪費。
從今天的題目來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都知道,吃進去的絕大多數營養素是會被身體分解成更小的成分然後再吸收的,然後再産生一些代謝産物也就是身體不需要的再排出來。維生素C分解後的其中一個代謝産物叫作草酸鹽。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現在科普的綠葉菜尤其是菠菜吃之前要抄下水,抄水的目的就是去掉大部分的草酸鹽。為什麼要抄掉草酸鹽,因為大量攝入容易引起骨質疏松。
所以,維生素C攝入過量的話,草酸鹽的排洩量也會增加,可能會導緻泌尿系統結石,比如腎結石。成人每天攝入超過2~3 g的維生素C,可引起滲透性腹瀉,同時小腸蠕動加速,人體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而且容易造成脫水。
這就涉及到前面說的了,對維生素C毫無戒備的人。因為常用劑量的安全性較高,忽視了高劑量下的風險。有一個案例,患者是位40歲左右的男性,因為大量食用了3個月的維生素C,導緻腰部疼痛,經檢查是出現了腎結石。腎結石屬于泥沙型,碎石都很困難。後來經過半年的治療以及停用維生素C,再次檢查時腎結石消除。
另外,市場上維生素C的保健品形式比較多,比如泡騰片和其他片劑,味道都比較容易讓人接受,有些人在不了解的情況下很可能就當糖果一樣一會兒一顆的吃了。網上的看了一下,國産的有每100g中含 225 mg的劑型,也有以高濃度為賣點的 每片1000mg(1 g)的劑型,以後者為例,兩三片吃下去就已經達到可能産生副作用的攝入量,如果長期服用,食用者如果出現腰疼的症狀未必會聯想到和這小小的維生素C有關系。
圖片來自于:網絡
還有,一些藥物比如維C銀翹片,每片含有49.5 mg的維生素C,每次兩片,一天三次,感冒的人一天從維C銀翹片中攝入的維生素C就有297.6 mg,如果此時再以多吃維生素C片增加免疫力,攝入超過2~3 g的維生素C是很輕松的事。
有句話說的好“損有餘而補不足”,其實,換在攝取營養上也一樣。當人體需要的時候,那麼它就是好的;而人體不太需要了或者是無法轉化為人體所用,那麼即使它的營養價值再高,對身體也是沒有益處的。
補益身體,如果身體營養過剩,那麼瀉出多餘的就是補。好不好還是多問問身體本身,不要盲從,“大家”說好,也許是某種需要,你說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