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衛生職稱評審?為科學客觀公正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制度保障,為實施健康湖南戰略提供人才支撐,湖南省衛健委于近日印發《湖南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健全評價體系”、“完善評價标準”以及“創新評價機制”等方面做出明确指示具體内容如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最新衛生職稱評審?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為科學客觀公正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提供制度保障,為實施健康湖南戰略提供人才支撐,湖南省衛健委于近日印發《湖南省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健全評價體系”、“完善評價标準”以及“創新評價機制”等方面做出明确指示。具體内容如下:
1
确定适用範圍與條件
《實施方案》指出,湖南省醫療衛生有關單位中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的在職在崗人員,滿足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标準中的基本條件和申報條件,可參加相應專業、層級的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或職稱評審。
2
科學規範層級和名稱
《實施方案》明确,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設初級、中級、高級,初級分設士級和師級,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劃分為醫、藥、護、技四個專業類别。
3
有效銜接執業與職稱
《實施方案》提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士職稱;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師職稱。
按照《中醫藥法》參加中醫醫師确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可視同取得醫師職稱。
按照《護士條例》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可視同取得護士職稱。
完善評價标準
1
注重醫德醫風考核
《實施方案》明确,要加強對醫德醫風和從業行為的評價,将醫務人員在重大自然災害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表現作為醫德醫風考核的重要内容。堅守道德底線,對醫德、師德等有問題的實行“零容忍”。
此外,用人單位須建立健全醫德醫風考核制度,将利用職務之便索要、非法收受财物或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等行為納入考核範圍。
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實行學術造假“一票否決制”,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
2
突出能力業績評價
《實施方案》指出,要破除唯論文、唯學曆、唯獎項、唯“帽子”傾向,不把論文、科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曆、博士學位等作為申報的必要條件。
科學合理對待論文,在職稱評審和崗位聘任各個環節,不把論文篇數和 SCI(科學引文索引)等相關指标作為前置條件和評審的直接依據。
針對衛生行業實踐性強的特點,對核心業務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重點評價。
對臨床、中醫、口腔專業申報參評人員,強化病案作為評價載體;
對公共衛生專業申報參評人員,重點評價健康危險因素風險評估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等;對藥學申報參評人員,重點評價全程參與用藥查房的病案、解決複雜疑難病例的多學科讨論會診病案、處方點評報告等;
對護理學申報參評人員,重點評價參與護理的搶救或死亡病案、解決本專業複雜疑難問題的病案、質量持續改進報告等;
對技術類專業申報參評人員,重點評價參與檢查的病案、解決複雜疑難病例的多學科讨論會診病案、特殊檢查操作優化方案等。
科技成果獎、國家發明專利、學術論文、著作、科普作品、衛生标準、技術規範、診療指南、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報告等均可作為申報參評人員的工作業績代表作參加評審。
用人單位根據《指導意見》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和病種範圍等特點制定能夠反映申報參評人員職業道德、工作貢獻、工作數量和工作質量等的評價指标。
對臨床醫師,将診療疾病覆蓋範圍、開展手術或操作的難度、單病種診療例數、并發症發生例數、平均住院日及次均費用等作為重要指标;
對公共衛生醫師,将公共衛生現場處置、技術規範和标準指南制定、健康教育和科普、循證決策、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内容作為重要指标;
對藥、護、技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各自特點,圍繞患者診療等建立評價指标體系。
3
強化激勵機制
《實施方案》明确,要激勵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通過繼續教育,完善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專業水平。将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作為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或申報評定上一級職稱的重要條件。激發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造活力,鼓勵其産出更多優秀科技成果,服務衛生健康事業發展。
4
制定分級分類評價标準
《實施方案》提出,要實行省級、市州、單位标準相結合。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會同省衛生健康委根據我省實際,制定省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标準。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州衛生健康委根據《湖南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指導意見》相關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市州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價标準。具備職稱自主評審權的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制定單位标準,單位标準不得低于國家和省級标準。
創新評價機制
1
完善評價方式
《實施方案》指出,中、初級職稱繼續實行以考代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組織,已統一考試的專業不再進行相應的職稱評審或認定;未開考的專業,根據湖南省實際情況,由省衛生健康委人才服務機構統一組織考試,考試合格人員由單位自行聘任。
高級職稱完善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内評價機制,通過面試(答辯)等方式突出專業能力和業績成果評價,結合用人單位評價和專業理論考試等情況,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綜合評價。
2
暢通評價渠道
《實施方案》明确,社會辦醫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申報、評審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享有同等待遇,不受戶籍、人事檔案、不同辦醫主體等限制。
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内的各類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申報、評審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黨政機關(含參公管理單位)和部隊轉業調入轉入企事業單位從事衛生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單列參加副高級職稱綜合評審。在省内工作的港澳台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持有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可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參加職稱評審。
3
提升數字化服務效能
《實施方案》明确,要積極利用數字化手段開展職稱申報、職稱評審、證書查驗等工作,逐步實現職稱評審全流程數字化管理與服務。
充分利用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系統,收集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工作量、病案、績效考核、專業工作時間等數據,作為職稱評價的重要依據。中、初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高級職稱評審結果納入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注冊信息系統。
4
建立不同特色評價體系
《實施方案》指出,要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中醫藥強省”戰略部署要求,适應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需要,根據不同類型中醫藥人才的特點,重點考察掌握運用中醫經典理論、運用中醫診療手段診療、辨證運用中藥處方、使用中醫非藥物療法等能力,建立中醫藥人才評價體系。
按照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的決策部署,創新公共衛生人才評價方式,對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表現優秀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予以政策傾斜。積極探索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等醫防融合崗位人才的評價方式。
5
優化優秀人才選拔途徑
另據《實施方案》指出,德才兼備,能力和業績特别突出且有卓越貢獻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雖不具備規定的申報條件,可破格申報高級職稱。
2022年度湖南省衛生系列高級職稱評審政策熱點問題的解答
問
哪些可作為專業能力評價材料?
(1)臨床醫學、中醫學、口腔醫學申報參評人員,提交本人主持、主診、主治的搶救、死亡或疑難病案;
(2)公共衛生專業申報參評人員提交健康危險因素風險評估報告、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疾病與健康危害因素監測(分析預警)報告、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預案和風險評估報告、技術指導方案等;
(3)藥學申報參評人員提交全程參與用藥查房的病案、解決複雜疑難病例的多學科讨論會診病案、處方點評報告、藥品質量分析檢測報告、藥品不良反應分析和處置報告等;護理學申報參評人員提交參與護理的搶救或死亡病案、解決本專業複雜疑難問題的病案、質量持續改進案例等;
(4)技術類專業申報參評人員提交參與檢查的病案、解決複雜疑難病例的多學科讨論會診病案、特殊檢查操作優化方案、質控考核與室内質控分析報告、衛生檢驗方法驗證(确認)報告或能力驗證報告、病案信息技術處理案例、現代醫院管理優化方案等。
或者其他可代表本人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材料。
劃重點:提交病案材料的,須複印(複印時隐去患者個人信息)完整的出院病案資料,包括住院病案首頁、入院記錄、出院記錄/死亡記錄、病程記錄、疑難病例讨論記錄/死亡病例讨論記錄、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同意書、會診記錄、病危(重)通知書、病理資料、輔助檢查報告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體溫單、醫囑單、病重(病危)患者護理記錄等,手術相關科室還包括術前讨論記錄、手術同意書、麻醉同意書、麻醉術前訪視記錄、 手術安全核查記錄、手術清點記錄、麻醉記錄、手術記錄、麻醉術後訪視記錄、術後病程記錄等。僅有門(急)診病曆的提供門(急)診病曆,包括病曆首頁、門診手冊封面記錄、化驗單、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如提供病例報告或案例的,則可用“張三”“A”等替代患者姓名。
問
對專業能力評價材料時間上有哪些要求?
任現職期間5個不同年度每年1份病案或其他材料(共5份)。
劃重點:時間為任現職期間,任現職超過5年的,由申報參評人員自己選擇其中任意5個不同年度,每年1份共5份(提交複印件即可),不必多提交。
問
哪些可作為成果代表作?
申報參評人員認為最能代表本人标志性工作業績的材料。以下内容中的任意一項均可作為成果代表作: (1)主持或參與的本專業科研課題(項目)研究報告,獲得的科技成果獎或教學獎勵等。 (2)作為主要完成人吸取本專業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形成的與本專業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 (3)結合本專業臨床實踐,作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在國家新聞出版署認可的公開出版發行專業期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 (4)本人主編或參與編寫的公開出版發行的本專業著作。 (5)本人主編或參與編寫公開出版發行的向大衆普及本專業科學知識的科普作品。 (6)其它成果代表作,包括參與研究并形成的本專業相關技術規範、衛生标準或診療指南;人才培養工作成效,包括帶教本專業領域的下級專業技術人員(含住培醫師)的數量和質量,以及所承擔本專業教學課題和所獲成果等;作為第一完成人,解決本專業複雜問題形成的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應急處置情況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等。
如沒有以上6項材料中的任何一項,也可選擇其他材料作為代表作參評,不拘形式,但内容要與本人申報的專業相關。
劃重點:論文不是必備條件,沒有論文的可提供其他材料,如作為第一完成人,解決本專業複雜問題形成的臨床病案、手術視頻、護理案例、應急處置情況報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等。
問
對業績成果代表作有哪些要求?
提供任現職期間的1項代表作(複印6份)。
劃重點:時間為任現職期間,隻要1項代表作,選自己認為最能代表本人标志性工作業績的,不必多提交,不必提交原件,複印6份即可。
問
答辯怎麼進行?
答辯由申報參評人員先口頭報告代表作情況,再由評委根據申報參評人員提交的專業能力評價材料和業績成果代表作現場提出問題,申報參評人員當場答辯,評委根據申報參評人員提交的材料和答辯情況評分。
劃重點:答辯由評委現場提問,申報參評人員當場作答。問題由評委根據申報參評人員提交的專業能力評價材料和業績成果代表作提出,所以一定要提前熟悉自己提交的材料。
問
進修、借調到其他單位的,可否用在進修、借調單位工作期間的病案?
隻要是申報參評人員主持、主診、主治或參與的病案均可。
回顧這次改革可以看出,“加強業績成果評價”方面,将科技成果獎、國家發明專利排在了前面;同時,也增加了科普作品的有效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