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持續,勝利日紅場閱兵有何深意?軍事裝備列隊,戰事會否升級?從衛國戰争到俄烏沖突,百年紅場見證時代更叠。”
5月9日,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争勝利77周年的紅場閱兵儀式。因延續70多天的俄烏沖突,這場閱兵受到了全世界的特别關注。之前有媒體猜測,俄羅斯有可能把這次的“勝利日”變成“宣戰日”。而閱兵式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演講中并未提出“宣戰”,不過他也明确指出“對烏特别軍事行動”。
俄羅斯是舉足輕重的大國,紅場閱兵式所傳達出的信息,不僅決定和預示着這個國家的未來,甚至也影響着世界局勢的走向。
當地時間2022年5月9日上午10時,俄羅斯莫斯科紅場,為紀念蘇聯衛國戰争勝利77周年,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在激昂的音樂聲中開始。
本次閱兵儀式,共有1.1萬名官兵及軍校學員、131件地面軍事武器裝備通過紅場接受了檢閱。勝利日開始的閱兵迎旗通常是俄羅斯聯邦三色旗在前,勝利旗在後。整個閱兵式的音樂演奏大約有30首左右,而《斯拉夫送行曲》是俄羅斯最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進行曲之一。每次紅場上響起這首歌,都會激發起俄羅斯人們對蘇德殘酷戰争的回憶和對如今和平的珍惜,這首歌曲也被譽為俄羅斯“第二國歌”。
【1】
閱兵既是多年傳統,也有當下的特殊政治用意。在俄烏戰火持續燃燒的時刻,在被西方一些國家制裁與邊緣化的時刻,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閱兵儀式上發表了講話:
“沖突變得不可避免。再次強調,我們已經看到了軍事基礎設施的發展,數百名外國顧問開始工作,北約國家定期提供最先進的武器。危險與日俱增,俄羅斯對侵略進行了先發制人的反擊。這是一個被迫的、及時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決定,一個主權的、強大的、獨立的國家作出的決定。為了俄羅斯!為了勝利!萬歲!”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 張弘:
“在俄烏沖突、俄與西方交惡的背景下,俄羅斯一如既往地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它會在俄羅斯國内社會起到一種團結凝聚力、提高士氣的政治效應。也向世人展示俄羅斯國内的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生活秩序沒有發生變化。俄羅斯無懼西方的制裁和外交孤立,甚至任何打壓。”
俄軍的受閱部隊以及軍事裝備悉數登場,“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系統、“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系統、S-400防空導彈系統、“阿瑪塔”主戰坦克和“天王星-9”戰鬥機器人等裝備,依次經過紅場接受檢閱。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普京總統和俄羅斯想要表明,俄羅斯軍事實力的強大以及一定要戰勝烏克蘭、包括烏克蘭背後美國和北約的決心。”
【2】
本次閱兵儀式,在接受檢閱的地面裝備方隊中,打頭陣的依然是被譽為“傳奇坦克”的T-34坦克。這款為衛國戰争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坦克,以其可靠性、操作簡單、易生産等諸多優點成為俄羅斯武器裝備史上的傳奇。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在俄羅斯老百姓的心目中,T-34坦克就象征着蘇聯紅軍所向披靡的力量。普京想宣傳的是俄軍和當年的蘇聯紅軍一脈相承,俄軍依然堅不可摧。”
根據俄媒報道,閱兵式的空中檢閱部分因為天氣原因而取消。但在此前的閱兵式彩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爾-80空中戰略指揮機,這是由前蘇聯伊爾-86客機改造而成。根據媒體披露,一旦發生核戰争,伊爾-80能夠充當空中指揮所,保障俄領導人和軍方對軍隊的有效指揮,其用途與美軍的波音E-4B戰機如出一轍,因此有“末日飛機”之稱。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伊爾-80是俄羅斯如今戰略核武庫裡面的重要組成部分。俄羅斯自2月24日以來,對烏克蘭發動的這一場特别軍事行動,要求美國、北約不能幹涉。這架飛機在其中起到重要的震懾作用。這一次紅場的閱兵中出動這樣的重磅武器也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
本次閱兵,俄羅斯并沒有邀請外國領導人參加。而在2005年紀念衛國戰争勝利60周年閱兵式上,50多個國家或組織的領導人受邀參加了儀式。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今年5月9日的紅場閱兵,由于俄烏戰争沒有結束,世界各方仍處在膠着的狀況之中,目前并沒有明朗的展望。另外,俄羅斯跟美國、歐盟、北約的關系現在基本上是勢不兩立。”
當今世界局勢動蕩,此一時、彼一時,而不變的則是每一次閱兵儀式上響徹紅場的“烏拉”口号。
【3】
1941年,蘇聯和往年一樣,在5月1日和11月7日都舉行了閱兵儀式。隻是兩次閱兵之間相隔的是蘇聯曆史上慘烈悲壯的衛國戰争的爆發。
同年6月22日,希特勒将“巴巴羅薩計劃”付諸行動,德軍的突襲讓蘇軍措手不及。9月30日,德軍對莫斯科發動了代号“台風”的大規模攻勢。蘇軍集結精銳部隊與兵臨城下的百萬德軍抗争。
戰事僵持一個月後,10月28日,斯大林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如期在莫斯科紅場開展閱兵并親自設計閱兵方案。他隻有一個信念,就是莫斯科不能丢。
1941年11月7日上午8時,閱兵儀式在大雪中開始。當天斯大林親自發表了演講:“偉大的解放使命已經落在你們的肩上,你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你們進行的戰争是解放戰争、正義戰争,讓偉大的列甯的勝利旗幟領導着你們,在列甯的旗幟下,向勝利前進!烏拉!烏拉!”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斯大林向全世界發出的聲音就是蘇聯不會投降,蘇聯一定要抵抗到底。”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 張弘:
“斯大林此次閱兵和發言對于整個蘇聯的士氣是有極大的鼓舞。讓蘇聯社會認識到德國法西斯暫時的軍事勝利是不可怕的。蘇聯有可能且有信心逆轉戰局,實現莫斯科保衛戰。”
【4】
紅場上的實況伴着口号聲、歡呼聲、掌聲,穿透陰霾大雪、穿過戰火硝煙,通過廣播電台傳向世界各地。
希特勒得知斯大林正在閱兵後,立即命令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司令出動戰鬥機,轟炸紅場。蘇聯在莫斯科周邊布置極為精密的防空預警,沒有一架德軍轟炸機飛到紅場上空,蘇軍擊落德軍25架轟炸機,其餘的轟炸機也被攔截。這次紅場閱兵25分鐘完成,接受完檢閱,背着行囊、荷槍實彈的戰士們直接奔赴前線。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1941年蘇聯的閱兵,給蘇聯整個國家、俄羅斯整個民族打下了強心劑。在俄羅斯的基因裡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就是要捍衛祖國,捍衛俄羅斯,捍衛‘母親’。”
1942年初,蘇軍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這是德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大失敗。1945年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六天後德國無條件投降。這場持續了四年的蘇德戰争,對蘇聯來說是“偉大的衛國戰争”。
【5】
1945年6月24日,斯大林在莫斯科舉行了一場“勝利者的閱兵遊行”。根據元帥朱可夫的回憶,莫斯科下着雨,他看到斯大林站在觀禮台上一動不動,莊嚴肅穆,仿佛一尊雕像一般。任由雨水滴流進衣服裡,審視着蘇聯最輝煌的時刻。
軍樂隊奏響了蘇聯國歌《牢不可破的聯盟》,克裡姆林宮城牆内放禮炮50響,随後分列式開始。在閱兵最後階段,士兵們倒持兩百多面繳獲的納粹軍旗走過檢閱台後,把旗子抛擲在列甯墓腳下,其中包括一面希特勒警衛旗隊軍旗。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蘇軍繳獲的不僅僅是一面軍旗,那是幾乎跟蘇軍交戰過的所有德國軍團被滅亡的部隊建制的軍旗。它包括希特勒納粹最精銳的部隊,各方面軍、各集團軍、各軍兵種。”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 張弘:
“士兵們把繳獲的德軍戰旗排列在一起扔在地上,來展示對法西斯德國的不屑,或者說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洩。”
1945年,蘇聯把5月9日定為衛國戰争勝利日。
1990年11月7日,衛國戰争勝利45周年,戈爾巴喬夫在紅場閱兵。半個月前,戈爾巴喬夫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此時意氣風發的戈爾巴喬夫并沒有想到,這次閱兵将會是蘇聯的最後一次紅場閱兵。1991年5月9日閱兵式之際,蘇聯政府允許反對派到紅場示威遊行。面對反對派震耳欲聾的抗議口号和巨幅抗議标語,戈爾巴喬夫被迫走下列甯墓,返回了克裡姆林宮。
蘇州大學講席教授 高志凱:
“1990年舉行的紅場閱兵,真的是蘇聯的回光返照。因為在外界看來,蘇聯還是蘇聯,紅軍還是紅軍,但是當時的蘇聯已經是今非昔比,搖搖欲墜了。”
經曆了68年風雨,見證了輝煌與榮耀的蘇聯紅場閱兵,成為了凝固的曆史。從1923年5月1日,蘇聯首次在紅場舉行閱兵開始,近百年來,這裡舉行了近200次閱兵。紅場閱兵的形式、内容,始終與時代背景、曆史變化密切相關。這座在俄語中的“美麗廣場”,背後的風雲也一直在曆史與現實中被不斷書寫。
本是紀念共同的勝利日,可紅場閱兵在盛大進行時,俄烏雙方的戰争卻沒有停止,城市在轟炸中被摧毀,平民在炮火中遭受苦難。
俄新社報道說,一些參與了俄對烏特别軍事行動的俄方将士也參加了這次閱兵,并且将在閱兵結束後重返戰場。俄空天軍的部分飛機也将直接奔赴俄烏前線。
同樣是閱兵後啟程,81年前是俄烏攜手抗擊納粹德國,而這次,卻是俄烏兄弟在戰場上相殘。紅場閱兵的目的,本該是銘記曆史,呼喚和平。而俄烏之間的和平,何時才能真正到來?
鳳凰衛視中文台《鳳凰聚焦》
《俄烏戰局-紅場閱兵風雲錄》
編導:張萌
作者:王津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